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从·比·众
天地之间人为贵

古人造字,是一个认识世界,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他们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投向自己。无论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还是我们的身体,都是汉字的来源。

从一眨一眨的大眼睛,到灵巧能干的双手;从与人交流的口舌,到奔向远方的双足;从聪明机智的头脑,到健康强壮的骨骼肌肉——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解读汉字,就是解读我们自身。而对我们自身的解读,要从“人”开始。

/ 侧面站立的人 /

在汉字中,“人”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字。在遥远的古代,聪明的古人是怎么给“人”造字的呢?

你看古文字中的“人”,从甲骨文、金文再到小篆,这个字一脉相承,画出了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形,他姿态优雅,手自然下垂。这是个典型的象形字。什么是“象形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事物的形状,由于画得很像,所以这类字叫象形字。

1. 甲骨文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汉字,它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因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所以被叫作“甲骨文”。

2. 甲骨文之后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见到的青铜器大多数是青黑色的,但它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其实是耀眼夺目的金黄色,所以叫金文。

3.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不同,严重影响诸侯国之间的交流。秦灭六国之后,除了统一国土,也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规定了标准字体——小篆。

4.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小篆字形规整、端庄大方,但不易书写。秦国以法治国,政令繁多,大小官吏用小篆书写,效率不高,于是他们在办公过程中自觉地简化了汉字,用一种简便的字体书写了大量的公文,这便是隶书。从小篆到隶书发展演变的过程,叫作“隶变”。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讲解汉字字理的字典,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许慎。在体例上,它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在内容上,它用六书系统地解说汉字,并保存了部分早期古文字的写法,为我们研究甲骨文、金文等提供了依据。六书是六种汉字造字法,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在古人看来,人是天地万物之中最重要的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礼记·中庸》《礼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对周代礼仪制度的深入阐发,其中《大学》《中庸》《学记》《乐记》等篇目,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经典。中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说法,讲解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天的作用在于“化”。“化”就是运行变化,为万物的存在提供条件。上天运转不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未停止。清爽的微风、润泽的雨露、清冷的秋霜……这些都是万物生长的动力。

地的作用在于“育”。“育”就是养育,为万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基础。肥沃的土壤、清澈的溪流、茂密的青草……这些都是养育万物的环境。

天地是万物生存的自然条件。如果没有天地,没有空气、雨露、土壤、河流,人类和动物都将无法生存。

天地很重要,那人在其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人的作用是“赞”。请注意,这个“赞”可不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而是辅助、帮助、赞助的意思。人处于天地之间,不是索取者,更不是破坏者,而是承担责任者。这个责任就是尊重天地之间的规律,促成天地的“化”和“育”,辅助天地生养万物。在中国人心目中,天地人之间是互补关系,只有天地人三者和谐,才能形成完整而美好的大自然。人立足于天地之中,具有根本性的价值。天地之间若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智慧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哲学家。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讲的就是天地之间“人为贵”的道理。

/ 一前一后去跟从 /

在汉字中,“人”可以组成不同字。一个人是“人”,那两个人是什么呢?

两个人的方向不同,组成的字也不同。当两个人都朝向左边时,组成的字是“从”,是个会意字。

什么是“会意字”呢?会意字就像拼积木一样,把不同的字拼合在一起,组合这些字的含义,从而造出新字、表达新义。就比如“从”字,前面走着一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两个“人”字合起来就有了新的含义——跟从。

许慎先生说:“从,相听也。”“从”是互相听从的意思。在《论语》中,孔子感慨世道纷乱,说道:“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我的主张没办法推行,我想乘上竹筏出海漂流,跟从我的人,大概是子路(字仲由)吧。在这里,“从”用的就是“跟从”之义。

/ 两个人紧紧挨着 /

两人向左为“从”,如果把方向反转,两人都向右,则变成了“比”字。“比”的字义和“从”不同——“从”是前后跟从,“比”则是两个人紧紧挨着。《说文解字》中说:“比,密也。”“比”指两个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比”表示关系亲密时,可不仅仅是褒义的,它还可以是贬义词,有勾结起来做坏事的意思。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是紧密团结,“比”是狼狈为奸,一褒一贬,区别明显。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和周围的朋友紧密团结,那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小人呢,每天在一起称兄道弟、喝酒吃肉,看似关系亲密,却没有心灵上的内在认同,不过是短暂的利益勾结而已。

“比”虽然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但也可以指一般意义上亲密、紧密的关系。唐代大诗人王勃有两句很有名的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尽管我们告别了,但友情不会随着距离的遥远而消逝,人在天涯,依旧如同邻居一般亲密。所谓“比邻”,就是近邻。虽然距离遥远,但心灵上的相知可以把关系拉近。

“比”表示人与人之间紧密挨着,引申用法有“排比句”,就是把句式相同的句子,紧挨着排列在一起。此外,人与人离得近了,难免就会比一比,因此,“比”也引申出了比较、攀比的意思。

/ 三人为众 /

看完了两个“人”的组合,接下来还有三个“人”的。不过这不是寂寞的“对影成三人”,而是热热闹闹的“三人为众”。在古代,“三”往往用来表示多。三个人,就是很多人,也就是“众”。

“众”现在的字形既简约又明晰,但其实它最初被造出来时,还有更复杂的字形。在甲骨文中,三个“人”上面还有一个“日”字。不过,到了金文,上面却变成了“目”字。有的学者认为,甲骨文是一群人在太阳下劳作,而金文上的“目”是“日”的讹误。也有学者认为,金文上的“目”是有道理的,金文是指大家一起在众目睽睽之下劳作。各家说法不一,至今也未有定论。

随着汉字发展演变,金文又经历了小篆、隶书、楷书,最终从繁体字的“眾”演变为简体字的“众”,不再有灼灼日光,也不再有众目睽睽,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人为众”,表示大众、众多之义。不得不说,现在的“众”更加简约而美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