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交·要
叉腰站立的风姿

“大”张手伸脚,很有气魄。人站着的时候,要随时换换姿势,汉字也是一样,有各种风姿绰约的“站法”。这一讲要讲的“交”和“要”便与站姿有关。

/ 两腿交叉 /

“交”的样子很婀娜。你看它的甲骨文,虽然也是正面站立的人形,但两条腿舒舒服服地交叉起来,有一种柔美的感觉。《说文解字》中说:“交,交胫也。从大,象交形。”“胫”是小腿。在“大”的基础上把两腿交叉,就表示“交”的意思。

腿的交叉是“交”,人和人之间的交集也是“交”。“交”也用于“结交”“交往”“交朋友”等词。与朋友交往过程中,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呢?是守信!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自己的人生理想之一是“朋友信之”。朋友之间坦荡相对,坚守诚信。孔子的学生子夏也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另一位学生曾子还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是多次反省。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复地问自己:作为臣子,为国君出主意时是不是尽职尽责?作为朋友,和别人打交道时是否诚实守信?作为学生,能不能按时复习老师教给我的知识?”

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朋友交往的关键就是守信!

/ 叉腰站立 /

“要”也是个正面站立的人。你看金文、小篆,中间都是一个人。两个字形中,红色标记的部分是叉腰的双手,惟妙惟肖地表示出了腰的部位。

《说文解字》说:“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身中”指身体中部,也就是腰部,“自臼”是两手叉腰——我们将两只小手自然而然地一叉,就能表示腰!

在古书中,“要”常表示腰部,那时候的腰还没有加上肉月旁。比如《墨子》一书中记载“楚灵王好士细要”,其中的“细要”便是“细腰”。春秋时期的楚灵王特别喜欢腰肢纤细的臣子,朝中官员们纷纷迎合,开始减肥。有的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这就是著名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

腰在我们的身体中太重要了!转个身,俯下身,都要以腰为枢纽。古代有两种残忍的刑罚——腰斩和砍头。前者是将人拦腰斩断,后者是砍断脖子。古代脖子也被称为“领”,“要”和“领”都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一个都不能少。它们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要领”一词,用来表示要点,事物运转的关键。还有“要害”一词,指险要、关键之处,而把握住别人的要害,并以此胁迫,就是“要挟”。

除此以外,“要”渐渐从名词用为动词,有了把握、掌控之义,并引申出获取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读作四声的“要”。随着“要”字表达的含义越来越丰富,使用起来就难免混淆。比如“要缠万贯”这个词,是腰间缠着万贯钱财,还是想要发大财呢?想要避免混淆,怎么办呢?汉字必须分化!

渐渐地,“要”主要用来表示想要的意思。至于腰部的含义,古人就在“要”的旁边添加一个肉月旁,造出了“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