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Foreword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态,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互联网技术手段在教育上的应用,而且是利用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及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育与通信联系。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一个网和一个移动终端,就能同时容纳几百万名学生,并且学生可以任意挑选学校、老师、课程,随时随地即刻进入学习状态;提供微课、MOOC、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能力、兴趣点的变化,可以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

为了将互联网+教育这一新互联时代的优秀产物完整地呈现出来,本书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演变革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将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以及教育与技术相互促进的愿景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本书总结了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所一线研究人员在教育和在线教育系统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教训,从各章节的设计到内容的组织,从语言的把握到信息技术的讲解,都力争做到合情合理、深入浅出。可以说,编者们将平时研究、教学、系统开发及维护过程中积累的精华均凝聚在了本书的文字中,本书的成书过程就是集体智慧结晶的过程。

全书共9章。第1章“互联网+教育概述”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描述了“互联网+”对教育模式等的改变,以及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2章“互联网+教育解析”基于教育对技术需求的分析,阐明了互联网+教育的特征、技术应用路径及其深度融合的内涵;第3章“互联网+教育变革”介绍了教育内涵随着技术进步而发生的扩展及延伸,阐述了新技术对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以及整个教育产业的变革产生的影响;第4章“互联网+教育技术引领”介绍了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阐述了其对教育发展的巨大引领作用;第5章“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介绍了支撑教育的互联网基础技术,以及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应用系统涉及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第6章“互联网+教育智能化”介绍了前沿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第7章“面向教育实际需求的技术应用”介绍了开源软件edX 平台和Moodle 平台及其应用案例,展现了网络信息技术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与案例。第8章“互联网+教育实例”以本书编写团队在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过程中开发的雨虹学网为典型案例,对平台基本信息及运营情况等进行介绍;第9章“互联网+教育支撑产业发展”揭示了互联网+教育对我国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为读者勾勒出其在现代产业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互联网+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其中,第1章由刘云玲、阚道宏撰写;第2章由张领先撰写;第3章由张彦娥、冀荣华撰写;第4章由赵明撰写;第5章由郑立华撰写;第6章由李辉、陈瑛撰写;第7章由吕春利撰写;第8章由高万林撰写;第9章由王晓红撰写。全书主编为高万林。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引用了部分参考资料中的相关数据,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董亚峰对本书编写工作提供的帮助,他辛勤的劳动是本书能顺利出版的关键。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高万林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