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与他的诗
阅读推广人 黎铮
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和翻译家戴望舒先生,虽然其诗歌产量不多,但是,他依托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资源,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手法,采取法国象征派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哀婉、清新、朦胧的艺术特点,使其在中国新诗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经过近百年的大浪淘沙,至今仍被人吟诵。
戴望舒最著名的诗歌莫过于其创作于1928年的《雨巷》,这首诗被叶圣陶称为:“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从而为诗人赢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作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不仅引领一个时代的风骚,更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雨巷”时期,其作品大都收录于《我的记忆》一书中,以抒写青年人的爱情与理想为主,情调低沉、阴郁。而创作于此时的《雨巷》则表现出了诗人由浪漫的抒情主义转为象征的表现手法,并且为诗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
《雨巷》之后,诗人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改变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他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人逐渐在诗歌的创作中找到了“新的情绪和表达这情绪的形式”,从而进入了诗歌创作的第二阶段——“我的记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诗人用散文化的笔触,营造了具有丰富情感的意境。其代表作《我的记忆》就呈现了诗人当时对于诗歌创作风格的大胆尝试与创新。
1938年之后,诗人避居香港,残酷的战争和多舛的命运让诗人从诗歌创作的象牙塔中走了出来,他的诗作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现实成份,此时的代表作为《我用残缺的手掌》、《狱中题壁》等。在这个时期,诗人的创作风格更加平实真挚,感情悲怆雄厚,风格多变,内容广泛,显示出了诗人诗歌创作日臻纯属。
《雨巷》为诗人的成名作,可以说是集众多艺术特色于一身。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诗歌的意境美与音韵美。诗人早期创作的作品,大量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雨巷》中形容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姑娘是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哀愁的姑娘”,单是这个比喻就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哀婉、清丽、孤高、冷傲的女性形象,她虽然有不能言说的悲伤,却仍旧孤独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这里使用的丁香是一种南方常见的植物,在众多古诗词中,无数诗人用“丁香结”来代表愁绪,但是诗人此处对于“丁香”这个意象的使用,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赋予了更多的新意,她虽然哀愁却不肯妥协,带着那遗世独立的孤傲,神秘而美丽,让人不止追求却又可望而不可即。
除了“丁香姑娘”之外,诗人还写了一个“悠长、寂寥”的雨巷,这取材于南方真实的生活,青石板的小巷与不停的梅雨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心中立刻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场景。但是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我们不难看出阴暗、没有出路的“雨巷”其实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此时的青年普遍感到压抑、迷茫,找不到出路,面对如山的现实无力反抗,又不肯屈服,难于忍受。而在如此的大背景下,诗人仍旧报有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那缥缈的“丁香姑娘”不仅可以视为是诗人现实中热爱的女人,更是诗人对于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深切渴望。
《雨巷》的音乐美是其另一个突出的特点。这首诗传递出来的情绪是哀婉、低沉的,所以诗人在字词句的选择和运用上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全诗共7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个别字词外,全部一样,首尾呼应,结构精巧。中间的五节,每节六行,字数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相隔几行就重复一次韵脚,使人读来朗朗上口,又娓娓道来。在复沓、叠句、重唱诸多手法的应用下,呈现出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优美的乐感。
这首诗意境朦胧、哀婉绮丽,音韵优美,如梦一般诗句流连缠绵,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