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阅读指导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在香港被捕入狱后,原载于1946年出版的《文艺春秋》第三卷,是诗人少见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初读感觉完全不是诗人一贯的写作风格,没有一丝的忧郁、哀伤、自艾自怨,反而充满了不屈的斗志、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正气。这首诗的创作可以视为诗人风格由象征到现实的过渡,也可以视为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带来诗人创作风格巨变的转型之作。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通过对祖国大地现在和过去的描写,点明了日军的侵略战争带给中国人民巨大的苦难。
“微凉”“冷到彻骨”“在指尖滑出”等具体感觉的描写,在虚拟的环境中传递出诗人真挚的情感。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1]
诗人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写出了对解放区的渴望,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的乳”来表现对于解放区的热爱。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诗歌鉴赏
这首创作于狱中的诗充满了战斗的激情,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也是写虚,写实来源于诗人在狱中曾受折磨,身体受到很大影响。写虚则是诗人幻想用自己的手掌来抚摸祖国大地,表达深切的爱国之情。据诗人好友冯亦代回忆:“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时,他几次谈到中国的疆土,犹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我用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香港文学》1985年2月号)
在这首诗中,前半段使用的词汇阴冷消极,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后半段的词汇明媚阳光,如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通过两类词汇间的对比,传递出对日军占领下的国土和解放区截然不同的感受,明确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另外,本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虚实之间的完美结合。除了用“残缺的手掌”这个意向之外,诗人还非常注意虚拟的现实与细节刻画之间的结合。虚拟的祖国大地对于诗人来说不仅存在在头脑当中,更引发了诗人一系列直观的感受。诗人在虚拟中能看到堤上的繁花如锦幛,闻到嫩柳枝奇异的芬芳,触到水的“微凉”,感觉到长白山“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这些调动了多种感官的细节描写,强化了虚拟的现实性,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虚拟幻觉的具体化。
注释
[1]发表在《文艺春秋》时,“尽那边”为“而那边”,这句诗下面空行,全诗分为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