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一天的24小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超越现状的渴望

“但是”,有人以英国人特有的直率说道,“他一天24小时都忙什么去了?我一天24小时可以过得很充实。我能做所有我想做的事,还能有时间看报纸上的竞赛。显然这是很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24小时,这24小时要过得让自己心满意足!”

亲爱的先生,冒昧打扰一下。四十年来您正是我想遇到的人。您能否能告知您的名字和地址,请问告诉我如果能做到这样需要付给您多少费用?不是我给您说什么,而是我应该洗耳恭听您的教导。请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深信您是真正存在的,从未谋面是我的损失。同时,在您出现之前,我还是要继续和无数我那些苦恼的同伴们聊天——他们经年累月遭受虚掷时光的痛苦,还未能让自己的生活走向正轨。

如果我们分析这种感受,我们会主要把它理解成一种对未来和远景的不安。在我们享受人间美味和快乐的时候,这种感觉像幽灵一般时隐时现。我们去剧院哈哈大笑,但是剧幕间隙,一个瘦骨嶙峋的幽灵把手指指向了我们。我们飞跑去赶最后一班火车,我们在站台上歇息,静候最后那辆车的时候,它拖着长长的身躯,来到我们身边,问我们:“亲爱的,你的青春是怎么度过的?你这一生要怎么度过?”你可能会说,这种对未来的期望和不安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可避免。没错!

但是程度不同。有个人想去麦加,他的意念告诉他应该去麦加。他动身前往,无论是在库克旅游公司[1]的帮助下,还是独自前往。可能他永远到不了麦加;可能他还没到塞得港口就淹死了。也可能在到达红海的海边就无声无息消失了。他的愿望可能永远不能实现。不能实现夙愿将永远折磨着他,但是和一个想去麦加,被想去麦加的想法所扰,但是永远没有离开布里斯顿的人来比,他所遭受的痛苦是不同的。

就离开布里斯顿这样的小事来说,我们中大部分从未做到过。我们甚至没有坐出租车去拉德盖特马戏团到库克那里问问票价。我们给自己的理由是每天只有24小时。

如果仔细思量我们时隐时现的不安,我想是我们内心深处觉得在必尽的义务之外还应该做点什么。各种成文或是不成文的规定让我们必须让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要通过努力付账、存钱或是增加收入。这是相当难的任务!我们中很少有人能做到!经常力不从心!但是如果我们做到了,就像我们有时能做到一样,我们并不满足,幽灵总是和我们相伴。

而且即便我们意识到这任务非我们能力所及,我们无法完成,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走得更远些,让能力再接受一些锤炼,否则我们就会不满足。

这种不满于现状,追求能力范围之外的意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共有的需求。

除非满足这一需求,否则这种因等待而不满足的状态会一直折磨灵魂。这一需求有很多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对知识的渴求。但是这种需求太过强烈,就是那些受过系统训练的人也是要进一步挑战他们的极限。即便赫伯特·斯宾塞[2],我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经常困惑于人类的一些小问题。

我认为大多数追求生活意义的人——也就是那些有求知欲的人——希望突破自我的人都会以读书为乐。他们应该会选择读书作为一种改变的途径。毫无疑问,英国人越来越有学问。但是我想澄清的是:文学并不是知识的全部,那种超越自己的迫切愿望——增长学识,可能和文学相距甚远。接下来的内容我会举例说明各种其他的方法,这里我针对那些不喜欢文学的人,说明文学并不是唯一的救赎。

注释

[1]库克旅游公司:由托马斯·库克在19世纪中期创立的世界知名旅游公司。

[2]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