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以展现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的艺术摄影作品在蓬勃发展、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人们认为雷同的景观、浓艳的色彩、被复制的光影随处可见,就是“风光糖水片”,有人甚至断定风光艺术摄影已是穷途末路。这种观点虽有偏颇,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众多的风光摄影人是该静下心来思索了:人们对风光摄影的态度,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归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使得欣赏各类自然风景变得相对容易。
——摄影门槛的日渐降低,相机功能的日臻完善,后期软件的日益强大,使得一张曝光准确、色彩艳丽、影调丰富的风光摄影照片唾手可得。因此,传统的“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已近模糊。
——风光摄影队伍急剧扩大,但由于部分人员缺乏职业修养和操守,以至于不时出现“摄影师们每到一个地方,就破坏一个地方的风景”等负面消息。
——信息交流日益快捷方便,社会进入“读图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涌现,人们面对着海量重复雷同的照片,审美日渐疲劳。
但风光摄影是否就应该停止发展呢?当然不能,否则就是因噎废食。
首先,风光摄影是以自然景观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摄影这种媒介,赞美、歌颂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大好河山,能培养摄影人家国情怀的博大胸襟,是爱国主义的广义延伸。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心目中,热爱山河就是热爱祖国。远有“还我河山”“山河破碎”的呐喊与悲愤,近有“江山如此多娇”的千古豪情。
放眼中华大地,无论是北疆大漠傲然挺立的胡杨,还是徽州古镇宁静祥和的村落,无论是喜马拉雅雪山的绵延天际,还是南海西沙的万顷碧波,都是无数中华儿女心中萦绕不去的梦。正如《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所唱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其次,风光摄影作为审美的一个重要实践手段,在国内现阶段大众美学修养尚处于较低层次的情况下,还应该大力提倡。如果说中国目前的风光摄影大军已初具规模,那当务之急则是夯实基础,科学引导。假以时日,才有可能涌现出引领世界风光摄影艺术的大师。否则,没有群众基础,何来杰出人物?
再者,按照西方当代艺术教父杜尚“艺术应该回到生活,没有什么比生活更重要,生活就是艺术”的观点,任何一个摄影人进行风光摄影创作,无论风格的迥异和水平的高低,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而都是一种艺术。风光摄影实践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合理选择,也是对艺术的另一种诠释。
在一个世纪前的五四时期,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中曾发出过热情洋溢的号召:“我们常常走到自然境界流连观察,一定于我们的人格心襟很有影响……日间的花草虫鱼、山川云日,可以增长我们的神思幽意,夜间的星天森严,寥廓无际,可以阔大我们的心胸气节,至于观察生物界生活战争的剧烈,又使我们触目惊心,启发我们大悲救世的意志……所以,我向来主张我们青年须向大宇宙自然界中创造我们高尚健全的人格……”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高尚健全的人格”更具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风光摄影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摄影师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力求在繁杂无序中发现美的规律。这是塑造“高尚健全人格”一种极好的方式。
因此,中国的风光摄影没有理由停下发展的脚步。
但是,我们必须在继承中创新。
首先是继承。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当前,传统文化建设已得到高度重视,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创造力和辉煌的成就,是我们自豪和自信的源泉。风光摄影的创作,只有扎根中华大地这块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才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外来文化,而丢弃了自己的根本,是不会得到世界其他民族尊重的。
如何在继承中创新?笔者认为,应从人格的完美、平和的思想、总体的美感、兼容的心态四个方面进行。
一、追求人格的完美
对于摄影者来说,进行风光摄影创作,能培养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情怀;能锤炼自己“人格不高,艺作难求其高”的品德节操。在中国人眼中,人格第一,人品唯上。一个人艺术造诣再高,但如果德操不正,品行不端,最终一定会遭到唾弃。摄影艺术创作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不是偶得机巧,而是作者综合历练的过程,是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是仁厚还是狭隘,其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狭窄。只有具备强烈的人文精神,追求人格的完美,才能创作出不朽之作和传世之作。
二、体现平和的思想
平,注重平衡;和,体现和谐。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倡导“过犹不及”的中道观,《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在风光摄影中,要体现“和”的思想,就要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着力塑造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气势和意境。如果一味模仿西方理念,过于注重人的“强势”,强烈主张向外征服、支配自然的思想,最终只会走入死胡同。
三、强调总体的美感
中国哲学视天、地、人为一整体,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中注重的是整体意识,并不追求部分或全部的“形似”,而是通过对气势、神韵、意境等的把握,来给予欣赏者总体的美感。近年来国内大量的风光摄影作品之所以广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忽视整体意识,片面追求光影、质感、影调等细节,以至于越描越像,越像越描,离中国哲学艺术整体思维的本真意义却越来越远。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过于注重纯客观地描摹自然易造成内在精神性表达的缺失和弱化,耗时、耗力但缺乏艺术感染力。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通过来华耶稣会士为媒介,西方思想家和艺术家们对中国的哲学美学思想有所认识,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中国哲学和艺术的精神实质其实是更高一筹的。“欧洲理性时代的思想来源,一是希腊,一是中国。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孔子哲学的传播,为其外来条件……不同于宗教家的思想家们,则以孔子,作为他们启蒙运动的旗帜。”从远的来说,有笛卡尔、莱布尼茨、歌德、休谟、伏尔泰、狄德罗,近的则有荣格、雅斯贝尔斯、马丁·布伯、李约瑟等。如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他晚年悉心研究老子的思想学说并参与《道德经》的德文版翻译;在美术创作领域,西方现代艺术之父、被毕加索尊称为“唯一老师”的法国著名画家塞尚,其后期作品基本都放弃了焦点透视法,而运用类似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甚至是无透视的方法;在摄影领域,以当代欧洲著名画家、摄影家大卫·霍克尼的不少摄影作品为例,无论作者承认与否,其体现出的就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作品整体浮现着中国式的意象性以及无透视等特征,而非西方传统的焦点透视,从而让人们更多感受到作品的意境。西方在向我们学习,而我们自己却把优秀的传统给丢了,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四、具备兼容的心态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我们敢于、乐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更善于消化外来的文化,汲取其中的营养,使其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在风光摄影创作中,在坚持中国传统的整体观、平和观及气势、意境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借鉴西方美术的光影色彩学体系、成像透视原理以及黑白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法则是有必要的。中西思维方式的贯通融合,必定能使中华文化更加繁荣昌盛,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西方的造型艺术理念对当代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人的盲目崇拜。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导致文化艺术从曾经的“领跑”变成了如今的“跟跑”。但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可阻挡,中华文化必将重新领跑世界。作为一个从事风光摄影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不是迷信对方,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要挺起胸膛,坚定自信,融会贯通,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中国风光摄影格局,引领世界文化艺术的潮流,这才是中国风光摄影的最终发展方向。
当然,要开创中国风光摄影的新格局,在有限的篇幅内难以详尽阐述,也非个人之力所能完成。本书权当抛砖引玉,热忱希望有志于探索风光摄影的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