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故事的戏剧重构:以楚汉战争主要人物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一、研究内容

楚汉战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前202年,在历史上长达五年时间。楚汉战争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包括了暗度陈仓、彭城之战、成皋之战、井陉之战、垓下之战等著名战役。涉及到的人物众多,影响大,引起了史学家与文学家的广泛关注。司马迁善于写战争,陈辽在《论〈史记〉对我国古典军事文学的杰出贡献》一文中认为《史记》在我国古典军事文学发展史上达到了第一个高峰(1)。《史记》中有关楚汉战争的描写极其生动精彩,与其他战争场面的描写相比,楚汉战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书拟从楚汉战争展开研究。《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探讨史传对戏曲的影响很有必要。韩兆琦在《史记通论》中认为,《史记》的成就是兼历史与文学两个方面的,它是后代“正史”的开宗,也是后代写人文学的始祖(2)。张新科教授在《史记学概论》中说:“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3)因此将《史记》与古代戏曲对比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形式。韩兆琦在《史记评论赏析》中把《史记》称为“写人文学的始祖”(4)。李少雍在《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中讲,司马迁对文学的贡献在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文学描写的基本对象——人,鲜明地突现出来。这对后世作家的启示,是极其深刻的。”(5)张新科教授在《〈史记〉与中国文学》中说:“《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形式,扩大了人物类型,丰富了人物性格,创造了各种艺术手法,表达了鲜明的思想倾向,对中国古典传记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后代传记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6)因此《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很有研究的必要。

《史记》人物故事经历了由历史到文学的戏剧重构。所谓戏剧重构,就是指戏剧对经典文本重新创造的行为。元明清戏剧作家利用重构的手法,在不改变《史记》人物主要特征以及历史结局的情况下,对《史记》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形象等细节进行调整,使得《史记》人物故事更易于底层百姓理解。戏剧对《史记》的重构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宫本杂剧段数”门,著录了楚汉战争主要人物相关的杂剧剧目。如《霸王中和乐》《霸王剑气》《诸宫调调霸王》《入庙霸王儿》《单调霸王儿》等项羽戏。元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还有霸王院本,如《悲怨霸王》《范增霸王》《草马霸王》《散楚霸王》《三官霸王》《补塑霸王》。本书主要以元明清三代现存的戏剧为研究对象。

本书选择了元明清戏剧中重构次数较多,且具有典型性的项羽、刘邦、萧何、张良、韩信这五个人物。萧何、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陈兰村、张金菊在《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中指出,“三杰”分别代表了三种功臣的出身,三种投奔刘汉的途径,以及三种结局下场(7)。萧何、张良、韩信在刘邦的开国功臣中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司马迁通过“三杰”的命运和遭遇,形象地反映了汉初君臣关系的实质。功臣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因而“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就不止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环境,而有着时代和历史的意义了。

现存描写《史记》楚汉战争主要人物形象的中国古代戏曲包括以下作品。元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汉公卿衣锦还乡》《韩元帅暗度陈仓》《赚蒯通》、尚仲贤《汉高祖濯足气英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明杂剧:《运机谋随何骗英布》《十样锦诸葛论功》、沈自征《杜秀才痛哭霸亭秋》。清杂剧:唐英《虞兮梦》、杨潮观《黄石婆授计逃关》、唐英《英雄报》。明传奇:庾庚《歌风记》《(张子房)赤松记》。清传奇:尤侗《均天乐·哭庙》、范希哲《双锤击》、丁耀亢《赤松游》。南戏:沈采《千金记》。

元明清戏剧的重构为《史记》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据统计,现存保存完整的元明清戏剧中,对项羽的重构共有16部,对刘邦的重构共有12部,对萧何的重构共有10部,对张良的重构共有13部,对韩信的重构共有11部。元明清戏剧对项羽人物的重构,突出了项羽威猛有余而谋略不足的人物形象以及项羽的性格悲剧。对刘邦人物的重构,突出了刘邦管理人才、使用人才的能力以及刘邦头脑睿智、善于纳谏、遇事冷静、思虑周详的明君形象。对萧何人物的重构,突出了萧何慧眼识人的忠臣形象。对张良人物的重构,突出了张良为国尽忠、心思缜密、谋略过人的形象。对韩信人物的重构,突出了韩信忍辱负重、才略过人的形象。《史记》人物故事在元明清戏剧中的重构,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元明清戏剧对楚汉战争人物故事重构的缘由是什么?楚汉战争人物故事的重构过程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元明清戏剧重构对《史记》及中国文学有什么意义?

本书通过《史记》与古代戏曲原文逐字逐句的对照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史记》楚汉战争中的人物形象由历史到戏曲的嬗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由实到虚这一嬗变过程。反过来,从戏曲溯源到《史记》,从文学到历史,由文学审美形象反观《史记》历史人物,可以体现出《史记》在后世戏曲中的文学价值。《史记》人物故事戏剧重构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在不同时代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使历史人物更具活力;二,使战争描写更多元化;三,使《史记》蕴含的民族精神更具生命力。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关于《史记》人物故事的戏剧重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了《史记》的戏剧材料整理研究,《史记》与戏剧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史记》人物与历代人物故事对比研究这三方面内容。

(一)《史记》戏剧材料整理研究

1.张新科、高益荣、高一农《史记研究资料萃编》(8)。书中梳理了与史记有关的戏曲。现存元杂剧21部,现存明杂剧11部,现存清杂剧10部,现存年代不清之杂剧9部,现存元传奇2部,现存明传奇26部,现存清传奇12部,现存清内廷大戏2部,现存元散曲9部,现存元南戏5部,现存明南戏3部。

2.杨燕起、俞樟华《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9)。书中梳理了和《史记》楚汉战争有关的古代戏剧。现存戏文:明代沈采的《千金记》。现存杂剧:元代李文蔚的《张子房圯桥进履》、尚仲贤的《汉高祖濯足气英布》、王伯成的《兴刘灭项》、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现存传奇:《赤松记》《楚汉春秋》。

3.俞樟华《〈史记〉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10)。书中梳理了和《史记》楚汉战争主要人物有关的戏剧。据统计,以项羽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戏曲共计14部,其中8部已佚,现存有6部。现存包括明杂剧:沈自征《杜秀才痛哭霸亭秋》、张韬《杜秀才痛哭霸亭庙》。清传奇:《楚汉春秋》、尤侗《均天乐·哭庙》。清杂剧:稽永仁《杜秀才痛哭泥神庙》、唐英《虞兮梦》。以刘邦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戏曲共计12部,其中10部已佚,现存有2部。现存包括元杂剧尚仲贤的《汉高祖濯足气英布》和明传奇庾庚《歌风记》。以萧何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戏曲共计3部。现存包括元杂剧《赚蒯通》、郑廷玉《萧丞相复勘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以张良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戏曲共计10部,其中4部已佚,现存有6部。现存包括李文蔚的元杂剧《张子房圯桥进履》;明传奇《(张子房)赤松记》、王万谶《椎秦记》;杨潮观的清杂剧《黄石婆授计逃关》;范希哲的清传奇《双锤击》、丁耀亢的清传奇《赤松游》。以韩信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戏曲共计10部,其中8部已佚,现存有3部。现存包括元杂剧《韩元帅暗度陈仓》;沈采的南戏《千金记》;唐英的清杂剧《英雄报》。

(二)《史记》与戏剧的关系研究

1.张大可、丁德科《史记论著集成》(11)。书中提到《史记》与古代戏曲的关系,认为《史记》为后世戏剧提供了丰富了素材,并举例论证《史记》与后世戏曲的关系。书中还梳理了明清时期对于《史记》与古代戏曲的观点。

2.俞樟华《〈史记〉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12)。书中梳理了史记戏的发展,做了史记戏研究综述,并列出史记戏剧目提要。书中还做了文献研究与数据统计,直观地展现出《史记》在后世不同时期的戏剧重构数量。《史记》在杂剧中的重构共计122部。其中包括曹本《录鬼簿》66部,《太和正音谱》76部,《今乐考证》112部,《重订曲海总目》23部。《史记》在传奇中的重构共计82部。包括《曲品》27部,《远山堂曲品》40部,《传奇品》33部,《传奇汇考标目》40部,《今乐考证》51部,《重订曲海总目》42部。该书认为,除了以上戏剧之外,《史记》的戏剧重构还存在其他失传不载的情况。该书将《史记》与戏剧研究重构归纳为三个方向:探讨“史记学”时,涉及到《史记》戏;探讨古代戏剧的创作理论时,论及《史记》戏篇目;针对某一时代、某一题材或者单篇戏剧的创作规律或艺术成就进行研究。

3.韩兆琦《史记通论》(13)。书中认为,从思想上说,首先,《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敢于揭露黑暗现实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后世的戏剧家。其次,司马迁写历史,其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他常常借古喻今,借秦言汉,寓自己的政治思想于具体的历史记叙之中。这一传统为后代戏剧家所继承,使大量的历史戏都在“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从情节结构上说,以《史记》为题材的后代剧作,也基本上是按《史记》旧有框架设计的。司马迁特别精于语言艺术,尤其善于用人物的对话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那些以《史记》为题材的戏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对《史记》中的个性化语言往往稍加修辑,直接录入,有的被用作唱词,有的被用作了对话。

4.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14)。书中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史记》与古代戏曲的关系。指出:“戏曲也是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也离不开戏剧化的场面、矛盾的冲突。”并且从三个角度分析《史记》对古代戏曲的影响。首先,《史记》在精神上对后代戏曲的影响,包括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悲剧精神。其次,《史记》给后代戏曲提供了大量素材。再次,《史记》在艺术上对后代戏曲的影响,包括传奇色彩、个性语言、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

5.高益荣《论〈史记〉对元杂剧的沾溉》(15)。文中认为:“《史记》对元杂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元杂剧的题材库,又对元杂剧作者的思想人格、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诸方面的形成有深刻的意义。《史记》是我国纪传文学的奠基之作,元杂剧是我国戏曲文学成熟的标志性作品,研究这二者间的相承关系,更能显示出《史记》对中华文学的巨大贡献。”文章分别从三个角度探讨《史记》对元杂剧的影响,包括:元杂剧继承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正直精神;元杂剧受到了司马迁“爱奇”审美观的影响;元杂剧受到了《史记》艺术形式,包括人物塑造、情节冲突安排、语言技巧等方面的影响。

6.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16)。书中以文化精神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元杂剧繁荣的原因。该书设立专节,分析了《史记》在文化精神以及艺术形式方面对元杂剧的影响。该书分别探讨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正直精神对元杂剧的影响,“爱奇”审美观的影响,艺术形式的影响。在举例分析《史记》对元杂剧的影响时,该书准确地把握了史记戏对现实的反映与超越。因此,该书认为史记戏蕴含着强烈的时代精神。

7.蔡丹《古代诗人接受〈史记〉论稿》(17)。书中以韩信为例,从古代诗人对韩信形象的接受角度展开研究。该书分别从志与众人异:胯下之辱、漂母饭信;国士形象:军事天才、师事李左车;悲剧形象:请立齐王、谋反夷族(功高震主、辩诬翻案)三个角度进行梳理分析。该书归纳出了历代诗人对韩信人物形象的接受特点。

8.另外还有很多学术论文对此问题有过相关研究。例如,赵洪梅《〈史记〉在元杂剧中的接受研究》(18)。文章举例论证了元杂剧在批判精神、侠义精神、悲剧精神上对《史记》的继承,以及元杂剧对《史记》的重构。文章认为,元杂剧接受《史记》的目的分别是借历史的外壳以古喻今,抒发自己的英雄情节,以及悲叹自身的命运。

(三)《史记》人物与历代人物故事对比研究

1.俞樟华《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19)。该书是第一部关于《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的专著。该书选择了《史记》中最有特色的项羽、范蠡、赵氏孤儿、伍子胥、屈原、韩信、司马相如等7个人物,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些人物故事在《史记》、戏剧、小说以及现代舞台中的整体发展情况。该书通过梳理人物故事的嬗变情况,揭示出《史记》人物故事恒久不息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

2.另外,还有很多著作及学术论文对此问题有过相关研究。姜涛的《古代戏曲同题材作品的文化嬗变与传播接受》(20)以张良为例,将古代戏曲中有关张良的戏曲进行分析,但篇幅有限,未能详尽展开研究。任荣的《项羽在戏曲中的形象嬗变》(21),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项羽人物形象在戏剧中的嬗变过程。任荣的《霸王戏演变考述》(22),研究了项羽人物形象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张艳艳的《张良故事研究三题》(23),概括了张良人物形象在话本小说、杂剧以及传奇戏中的变化特点。贾玉敏的《关于张良若干问题的释疑及其后世形象传播浅析》(24),专门研究了张良人物形象的变化。文章还简要地分析了张良人物形象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传播情况。袁智勇的《〈史记〉和元明戏曲小说中的刘邦形象研究》(25),研究了刘邦人物形象的变化。文章举例分析了元明戏剧中的刘邦形象,并简要论述了戏剧作家塑造刘邦形象的原因。现有的相关学术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史记》与戏剧关系进行了分析。但是碍于篇幅限制,只有针对个别例子的论述,没有对元明清戏剧与《史记》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悠罗的《张良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26),文章先整理了张良故事的嬗变过程,进而在文学化的视野下,导出张良故事嬗变的规律,但缺乏挖掘张良文本故事嬗变背后缘由的研究。

通过以上列举可以看出,有关古代“史记戏”文献材料整理的专著,研究《史记》与古代戏曲关系的著作,宏观把握《史记》与文学关系的论著,以及将《史记》人物与历代人物故事对比等研究,硕果累累。

但是,针对《史记》人物与古代戏曲人物的嬗变,虽然有个别现象的研究,以及宏观研究,但仍缺乏具体的《史记》与古代戏曲文本对照的研究,缺少由历史到文学的变化因素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没有以《史记》人物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史记》与古代戏曲文本对照,系统地梳理《史记》中人物如何从《史记》发展到古代戏曲,从实到虚,从历史人物发展到文学形象的研究内容。


(1) 陈辽.论《史记》对我国古典军事文学的杰出贡献[J].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23).

(2) 韩兆琦.史记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张新科.史记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 李少雍.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6)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 陈兰村,张金菊.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1995(2).

(8) 张新科,高益荣,高一农.史记研究资料萃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9) 杨燕起,俞樟华.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0) 俞樟华.《史记》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1) 张大可,丁德科.史记论著集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2) 俞樟华.《史记》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3) 韩兆琦.史记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4)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 高益荣.论《史记》对元杂剧的沾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6)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7) 蔡丹.古代诗人接受《史记》论稿[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

(18) 赵洪梅.《史记》在元杂剧中的接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0.

(19) 俞樟华.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0) 姜涛.古代戏曲同题材作品的文化嬗变与传播接受[D].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7.

(21) 任荣.项羽在戏曲中的形象嬗变[J].剧作家,2011(2).

(22) 任荣.霸王戏演变考述[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2(2).

(23) 张艳艳.张良故事研究三题[D].硕士学位论文.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2.

(24) 贾玉敏.关于张良若干问题的释疑及其后世形象传播浅析[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13.

(25) 袁智勇.《史记》和元明戏曲小说中的刘邦形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汉中:陕西理工学院,2013.

(26) 李悠罗.张良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