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庇护所
蓝星。
今夜无眠。
无论男女老少,今晚全人类都牵挂着同一个人。
他们的火星boy遇到了困境,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一个人被丢弃在火星荒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向前,走不到“和平站”,向后,更回不去“鸟巢”。
就这样卡在中间了。
他能怎么办?
这也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一个小时的直播结束后,人类无法获取张帆的信息,不知道火星boy今晚会如何渡过。
人们自发地开始出主意,即便这些主意没办法送到火星,但人们也希望找到一种可能,仅仅是可能性就好。
琼州岛,文昌临时中心。
一群科研和技术人员围在那里。
“有没有可能爬到裂谷下面?也许火星车没有损毁得那么严重。”有人提出来一种可能。
“你这是嫌他死得不够快?先不管火星车还在不在。就从我们获取的图像分析,火星车坠落的地方深度超过300米,怎么下去?又怎么上来?地震形成的裂谷地质构造极其不稳定,进去分分钟被活埋。”
第一种假设很快被否了。
“不开制暖夜晚赶路行不行?动起来也许就没那么冷……”
“那你可以穿着宇航服去我东北老家试试,哪里冬天晚上才零下30°,保证你也很快就感觉不到冷——死人是不会觉得冷的。”
“呃……”
第二种方案也被否。
“那能不能搭一个庇护所?要求不高,只要能保暖就行。”
“怎么搭?叫贝爷还是德爷来搭?你以为这是蓝星吗?荒野求生吗?在火星钻木取火?”
“呃,我的意思是只要有办法让宇航服不开制暖,电力就能熬到第二天早上。”
“然后呢?第二天你还是要找个地方给宇航服充电。你以为是在蓝星吗?扫码借个移动充电宝?”
提出假设的人已经被怼得说不出话,第三种方案也被否。
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困局,无论是那种方案,都绕不开给宇航服充电的前提。
但是在火星野外,你去哪里找地方充电去啊?这就是个解不开的死结。
时间已经是深夜,临时中心的科研技术人员依旧拿不出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
里面的气氛越来越沉默,他们越来越觉得,此刻的张帆可能已经变成了火星野外的一座冰雕……
火星。
奥林匹斯山以南约80公里,一个银白色的小点在不断前近。
张帆看了一眼手臂显示器,现在是下午6点,宇航服的电力显示还可以维持14个小时,这是在不开制暖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开了制暖,电力将6小时内耗尽。
这将熬不到明天早上太阳出来。
张帆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沿着“水手谷”前进。
火星车已经没了,没必要继续按原路走,一些火星车无法通过的地方,走路是可以通过的,这能将去“和平站”的距离缩短一点点,也真的是一点点而已。
太阳落下地平线,寒意开始侵袭,张帆加快了赶路的步伐,只有运动起来才能让身体暖和一点,他现在还不敢开制暖。
张帆打开宇航服头盔上的射灯,站在原地转了一圈,向周围张望。
“应该就在附近了,怎么没看到?”
张帆自言自语,打开手臂显示器的地图又看了一遍,确认坐标无误,就是现在站的地方。
野外生存要素:庇护所、火、水。
张帆必须找到一个庇护所过夜,并生“火”取暖,这样他才能熬过火星寒冷的夜晚。水的问题可以先放一边,一天不喝水还不至于渴死。
在火星没办法自己搭建庇护所,用岩石搭建的庇护所和冰窖没有区别,火星没有氧气,也不可能在里面生火。
张帆小时候就从语文书上读过,大自然是一座宝库,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即便是在火星,这一点同样适用。
宇航服头盔上的射灯照亮了左前方的一处山洞。
找到了。
张帆立即向山洞走去,洞口附近都是焦黑裸露的岩石,这些是被火山岩浆侵蚀过的痕迹。
张帆迈步向洞穴深处走去,这里将是他今晚过夜之处。
人类的祖先在蓝星就是从穴居人开始的,后代在火星理所应当也从穴居人开始。
人类很脆弱,没有办法直接在火星地表定居,而建设像“鸟巢”基地那样的穹顶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资源来支持,才能创造出舒适的宜居环境。
在火星造个穹顶可不像在蓝星上造个蔬菜大棚那么简单。除了应付恶劣的气象环境以外,长期暴露在各种无形的宇宙辐射之下,也足以杀死人类。
“鸟巢”穹顶的玻璃并不是普通的玻璃,这种特殊玻璃一平方的造价和首都市中心一平方的房子价格相差无几。
在科学家设想的人类星际移民计划中,最早一批前往火星的移民者,最好也像祖先那样钻入地下当“穴居者”。
穴居的好处显而易见,在地下不会有小陨石来找你麻烦,各种辐射也没办法渗入地下,火星沙尘暴也只能在洞外咆哮。
在火星当穴居人的另一个好处是地下环境更容易保温。火星地表的最高温度也才27°C左右,夜晚都会降到0°C以下。
在火星地表建造穹顶基地,几乎就要建造相当于基地同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场,才能维持穹顶内部的宜居温度和日常消耗。
因此,在地下建造穹顶消耗的能源更低,对材料的要求也更低,这些都是能换算成钱的东西。但是大老远跑到火星挖洞也不切实际,更节省的办法是利用“现成洞穴”。
在火山附近,通常分布着大型脊状熔岩管系统。所谓的熔岩管,就是熔岩流动形成的天然通道,由于熔岩表面冷却较快,形成固体硬壳,而在表层硬壳的保温作用下,其内部仍保持熔岩的高温和流动,如此就形成管道。
熔岩管就是火星的地铁,熔岩就是行驶在其中的列车。如果地铁中没有了行驶的列车,那它就能成为一处非常安全的庇护所。
有些熔岩管要么塌陷了,要么充满冷却的岩浆,要么留下类似洞穴的深邃通道。
张帆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后者,他已经顺着洞穴前行了几百米。这个熔岩管的完整度非常好,非常适合作为火星的移民点。
只要将入口处进行封堵,再对内部进行整修,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此人类移民到达火星,几乎就算拎包入住了。
随着不断深入,洞内的温度在逐渐升高,洞穴深处应该还连通着别的仍在流动岩浆的熔岩管,在不断往洞内散发热量。
这样保暖问题就解决了,真是帮了大忙。
张帆停下来,倚在一块比较平坦的岩石上休息。宇航服的制暖系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手臂显示器显示这里的外部环境温度为22°C。
太好了。
没有了制暖系统的电力消耗,宇航服剩余的电力足以支撑到明天太阳升起。
张帆在手臂显示器上调好闹钟,就这样倚在岩石上睡觉。
宇航服自带环境感知异常警报装置,张帆不用担心自己睡觉的时候意外变成烤乳猪。
庇护所和取暖的问题都解决了。
那么明天要解决的,就是找到火星上的“移动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