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国犹太政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与研究的意义

谁都难以否认,犹太民族是一个极为特殊、极为优秀、极为神奇的民族。有人把它称作“谜一般”参见肖宪:《犹太人:谜一般的民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的民族。正是这种“谜”的特性,赋予了“犹太人”独特的研究价值。一个千年流散,苦难深重,但又自强不息,富于创造的民族,理应值得人们去探索,去研究,去学习。作者甚为犹太民族所感动和启迪,因此怀着崇敬的心理专门从事犹太历史、犹太文化和犹太政治的研究。作者还认为,犹太民族在很多方面和中华民族有契合和融通之处,其表现在各个方面,真可谓是“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中国学者研究犹太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历史长达4000年。据《圣经·旧约》记载,约在公元前1900年,犹太人在亚伯拉罕的率领下,离开两河流域,定居在迦南。此后,犹太民族历经了很多的变故:犹太教的孕育和初步形成,出埃及,摩西十戒,希伯来王国的兴盛,第一圣殿的建造,希伯来王国的覆灭,第一次大流散,第二圣殿的建立,《托拉》的成文,第二次大流散,马卡比王朝的建立和灭亡,犹太战争,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第三次大流散。

古代犹太民族自亡国以后,便流散四方。在中世纪,犹太人向欧洲和俄罗斯等地流散。他们饱尝歧视、诽谤、排挤、压迫、驱逐,甚至是屠杀。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犹太人与其居住国的人民同化和共生。但是,虽然历经磨难,却作为一个整体得以延续和生存下来,并保持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近代以来,犹太人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犹太复国主义虽经受各种挫折与分歧,终于排上了议事日程。二战中,纳粹驱逐和屠杀犹太人的血淋淋的历史是犹太人无法抹去的记忆,同时也是他们复国理想最根本的理由。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下,一个崭新的犹太国家——以色列于1948年宣告成立。以色列的发展与壮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以色列建国60多年,历经了四次中东战争,最终在险恶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很快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中东地区强盛的民主国家。

现代犹太民族发展的另外一条重要线索就是美国犹太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这一条线索与犹太人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在以色列的成长与发展的线索并行不悖,并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增益。

美国犹太民族的生成与演变源于以下因素:美国的移民政策,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包容和接纳,犹太人自身的适应性和对反犹主义的抵抗。作为犹太人的精神皈依的犹太教,像其他宗教一样,自19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面临着宗教现代化的挑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原教旨主义的宗教都有反现代社会的倾向。在这种现代化语境当中,犹太教出现了分裂。在现代美国,犹太教的分裂与整合恰好催生了犹太人的政治要求和政治觉醒。因此,犹太复国主义在教派的纷争与整合之中应运而生,这种关系是微妙的。我们如果仅把大屠杀作为犹太复国主义的原因显然是偏颇的。况且,犹太复国主义的萌生早于大屠杀,而大屠杀仅能作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犹太复国主义是犹太人政治要求的原动力。同时,犹太复国主义也加速了犹太民族的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进程,扬弃了古老的弥赛亚拯救的神话式的等待。

美国犹太人的政治思想历程也是比较复杂的。作为美国的新移民,犹太人当初的生活境况十分艰难,这自然催生了犹太人的作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想。但是犹太人很快扬弃社会主义理想,接受了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并且成为自由主义阵营的中坚力量。因此,美国犹太人历来支持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民主党。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部分犹太人参与了激进的左派阵营,另一部分则加入了新保守主义的行列。作为左派的激进思潮已经消歇。而新保守主义历经曲折却至今方兴未艾。

美国犹太人在20世纪缔造了一个创业的神话。他们在金融、证券、新闻、报业、电影、娱乐诸多领域成就斐然,名声显赫。犹太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因此,犹太利益集团也自然产生了。为了保护和拓展美国犹太人的自身利益,犹太组织如网络般组建起来。其中,犹太院外集团在捍卫以色列和美国犹太人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积极而有效地游说美国国会、政府、总统、国务院,一次又一次地取得成功。有时,犹太院外集团在保护以色列的利益时,近乎带着一种疯狂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最终迫使美国当局不得不改变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动议和政策。美国犹太院外集团实现了对自身和以色列的利益的拓展和延伸。美国犹太势力、美以关系、美国的中东政策的三角关系的演变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态势:犹太人由于绝对地支持以色列,从而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利益指向是一致的。但是,美国犹太人对美国的中东政策的制定仍然只是参与性的,但这种参与很大限度上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半个世纪以来的三角关系深刻地表明: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美国是以色列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保护者;美国犹太人是以色列的坚强后盾。美国和以色列的战略同盟关系,是美以国家利益契合的结果,同时也有着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美国的一个少数族裔,犹太人发挥着与其人口比例极不相称的政治影响,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中东政策。这是美国其他少数民族难以做到的。这也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美国犹太人的政治和精神的母国以色列和美国在战略利益上的关联和互动,也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独特组合现象。美国犹太人的政治空间的拓展很大限度上受制于美国犹太人本身的发展。在当代美国,犹太人已经进入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主流,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为美国的“主人”,而远非“客人”,已经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参与者,而远非旁观者。给美国犹太人的政治前景做出定论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犹太人必将长期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和影响。必须看到,美国犹太人的绝对数量还是不足的,况且,美国犹太人是否经得起族裔认同和教内认同的考验,还是一个疑问。因为在当代美国,随着犹太人世俗化过程的加快和犹太教自我认同的降低,犹太民族和犹太教其实还面临着被同化的危机。犹太人要继续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还有待于突破其固有的政治策略,实行策略转型。

总之,美国犹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策略是美国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美国犹太政治,不仅对了解美国国内政治、外交政策,而且对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特别是对中东政策以及对中东和平进程进一步的加深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理解和前瞻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和把握中东局势,特别是美以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况且,对美国犹太政治研究有助于开拓少数族裔政治研究的领域,从而拓宽国际政治研究的空间和视野。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1.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作者所掌握的英文资料,国外学者,主要是美国、西欧和以色列的学者,对美国犹太人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此外,还有俄罗斯、阿拉伯国家的学者对美国犹太人有一定的研究,但作者苦于不懂俄语和阿拉伯语,只能放弃这些相关的资料。作者粗通日语,但迄今为止仅发现一部相关的日本人的著作,即佐藤唯行所著《美国的犹太人的势力》。此部著作在研究方法、理论深度上都不如美国、以色列和西欧的学者的研究成果。所以,作者把美国、以色列和西欧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当做主要的参考对象。

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著作是从犹太民族的历史出发,对犹太人、犹太教和犹太文化进行历史的整理和分析,如阿巴·埃班的《犹太史》、沃尔特·拉克的《犹太复国主义史》、戴维·鲁达夫斯基的《近现代犹太宗教运动:解放与调整的历史》、雅各布·瑞德·马库斯的《美国犹太人,1585—1990年:一部历史》、托马斯·卡希尔的《上帝选择了犹太人》(此五部著作都有相应的中文译本)。这些著作都对美国犹太人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另外,对美国犹太人的历史的研究还有相当多的专著,如Henry L. Feingold的《美国犹太历史》(A Mid-rash on American Jewish History),此部著作对美国犹太人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是研究美国犹太人历史和问题的代表作。此外,这类专著还有Lee J. Levinger的《美国犹太人历史》(A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arles E. Silberman的《一个特殊的民族:美国犹太人和他们今天的生活》(A Certain People:American Jews and Their Lives Today); Samuel C. Heilman的《美国犹太人画像》(Portrait of American Jew); Jonathan D. Sarna和Jonathan Golden合著的《20世纪美国犹太人的经历》(The American Jewish Exper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这些著作都没有超越历史研究的范畴,对犹太人的历史的分析各有侧重。其研究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

第二类著作是分析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中东政策,从中涉及美国犹太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中东政策的制定的问题。这些著作数量较多,论述的角度大同小异,共同的指向是犹太院外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这类著作有:Michael T. Benson的《哈里·S·杜鲁门和以色列的建立》(Harry S. Truman and the Founding of Israel); Cheryl A. Rubenberg的《以色列和美国国家利益》(Israel and 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Wolf Blitzer的《在华盛顿与耶路撒冷之间》(Betwwen Washington and Jerusalem); Mohamed Kabie的《外援政治:美国的对外援助和对以色列的援助》(The Politics of Foreign Aid:U. S Foreign Assistance and Aid to Israel); Bex Brynen的《巴以冲突的地区影响》(Echoes of the Intifada, Regional Repercussions of the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Edward B. Glick的《美国、以色列和美国犹太人的三角关系》(The Triangular Connection:America, Israel and the American Jews); Peter Grose的《美国心中的以色列》(Israel in the Mind of America); William B. Quandt的《作出决定的十年:美国对阿以冲突的政策》(Decade of Decision:American Policy towar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teven L. S. Piegle的《阿以冲突:从杜鲁门到里根时期的中东政策的制定》(The Other Arab-Israeli conflict:Making America's Middle East Policy from Truman to Reagan);Seth P. Tillman的《美国在中东:利益与障碍》(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dle East:Interests and Obstacles); Nadav Safran的《以色列:准备战斗的盟友》(Israel:The Embattled Ally); Camille Mansour的《结盟之外:以色列和美国的对外政策》(Beyond Alliance:Israel and U. S Foreign Policy); Morderchai Gazit的《肯尼迪总统的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政策》(President Kennedy's Policy Toward the Arab States and Israel)等等。此外,从美国历届政要的回忆录以及著作当中,如《杜鲁门回忆录》、《约翰逊回忆录》、《保持信心——吉米·卡特回忆录》,基辛格的《白宫岁月》、《动乱年代》等作品,我们都能找到与美国犹太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相关的记录。以上这类著作的史料价值比较大,但大多数都是描述性和记录性的内容,缺乏理论深度。

第三类著作是直接记录和分析美国犹太人的政治势力和政治影响。这类著作比较少见。其中的代表作是保罗·芬德利的《美国亲以色列势力内幕》。此外L. Sandy Marsel的《美国政治中的犹太人》(Jews in American Politics)以及Arthur A. Goren的《美国犹太人》(The American Jews)等专著也属于此类著作。其中,保罗·芬德利的《美国亲以色列势力内幕》以令人发怵的内幕材料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犹太人势力的无孔不入和巨大能量,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向世人展示了美国犹太人势力给美国国家利益带来的深重损害。但此类著作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也就是说,他们的学术性不够,缺乏理论分析和理性思考。其中有些观点颇为偏激,有失公正和客观。

第四类著作是把美国犹太人放在美国国内政治背景中来考察,从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的角度来研究美国犹太人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此类著作较多。如Marc Dolliger的《要求融入:犹太人与现代美国的自由主义》(Quest for Inclusion:Jews and Liberalism in Modern America)和《我们是一家吗?犹太人在美国和以色列的身份》(Are We One:Jewish Id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rael); Richard C. Hertz的《寻找自我的美国犹太人》(The American Jew in Search of Himself); Norman Linzer, David J. Schnall和Jerome A. Chanes合著的《美国犹太社会画像》(A Portrait of the American Jewish Community); Lenni Brenner的《当今美国的犹太人》(Jews in America Today); J. J. Goldberg的《犹太人的能量:美国犹太人的当权派》(Jewish Power:Inside the American Jewish Establishment); Charles Liebman的《模棱两可的美国犹太人》(The Ambivalent American Jew);Arnord Dashefsky和Howard M. Shapiro合著的《美国犹太人的族裔身份:社会化和社会结构》(Ethnic Identification Among American Jews: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Alan M. Deshowitz的《正在消失的美国犹太人》(The Vanishing American Jew)。此类著作只是研究犹太人的社会、民族和人口等方面的问题,一般不涉及国际问题和国际政治,但对于研究美国犹太人在美国国内的发展和影响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国外研究美国犹太人问题还是比较深入的,而且也涵盖了犹太问题的绝大多数。但是,迄今为止,还几乎没有一部从宏观角度全景式研究“美国犹太政治”的著作。国外犹太学家似乎缺失这方面的视角和兴趣。这正是作者要努力研究的方向。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专门研究犹太问题的学者为数不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有比较强的研究力量。中国国内专门从事犹太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有上海犹太学研究会、和平与发展研究所以色列·犹太研究中心、南京犹太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山东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犹太研究所、同济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犹太研究室。此外,一些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宗教研究机构也涉及犹太问题的研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问题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等。其中,上海犹太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犹太学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成立于1988年8月,并于1988年8月在杭州召开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犹太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和平与发展研究所以色列·犹太研究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以色列—犹太学研究的民间学术机构,并于1990年1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以色列研究年会。南京犹太文化研究会自建立以来,已举办“犹太学研究图书文献数据展览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犹太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如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犹太文化丛书”,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其中《'90中国犹太学研究总汇》(顾晓鸣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收集了来自全国学者的23篇论文,代表着当时中国犹太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中国犹太学研究学者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研究犹太文化和历史的学者占大多数,如徐新、刘洪一、潘光、张倩红、顾晓鸣等。他们的代表作有张倩红的《犹太人》(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犹太文化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刘洪一的《犹太文化要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徐新的《反犹主义解析》(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潘光、余建华、王健的《犹太民族复兴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研究犹太教和犹太哲学的学者有黄陵渝、傅有德、刘精忠等。其代表作有黄陵渝的《犹太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当代犹太教》(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等,傅有德的《现代犹太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和刘精忠的《宗教与犹太复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此外,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出发研究中东政治中涉及犹太—以色列问题的学者有陈双庆、殷罡、徐向群、王京烈、宫少朋、朱威烈、赵克仁、肖宪等。他们的代表作有徐向群、宫少朋的《中东和谈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张士智、赵慧杰的《美国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赵克仁的《美国与中东和平进程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等。除此之外,国内还出版了一些介绍犹太人的非学术性读物,涉及犹太人的智慧、赚钱术、经营术,如《犹太人与钱》、《犹太名人传》、《犹太人——谜一般的民族》、《以色列——谜一般的国家》、《犹太百科全书》等,这些书不具备学术性,对本论文的写作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犹太学研究学者也写作了相当数量的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杂志和学报之中,如《西亚非洲》、《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等。其中影响较大的论文有潘光的《美国犹太人的成功与犹太文化特征》(《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李一文的《美国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对以色列政策》(《外国问题研究》1993年第2期)、陈双庆的《美国犹太人对美中东政策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6期)、黄陵渝的《论犹太教伦理的核心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2期)等。

国内犹太学研究主要停留在译介犹太著作,整理犹太历史,研究犹太教、犹太哲学和犹太文化的层面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采用和借鉴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来分析犹太问题几乎还是空白。在研究犹太教的问题上甚至出现“理还乱”的现象。关于美国犹太人的政治行为的研究仅仅作为美国中东政策研究的附庸,没有独立专门的研究,更没有专著出现。可以说,全面研究美国犹太政治在国内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和国外的相关研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距离,不仅体现在方法上的陈旧,更体现在视角上的缺失。所以,全面研究美国犹太政治是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的盲区,有待于我们努力去填补和发掘。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1.犹太人

“犹太人”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犹太学学者对“犹太人”概念的看法始终莫衷一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犹太教的现代转型,以及年轻一代的对传统价值的背叛,特别是对犹太教的背叛,犹太人的身份认同正变得模糊起来。本书采用通用的犹太人的概念。“根据以色列1970年3月颁布的回归法修正案:‘凡犹太母亲所生,或已皈依了犹太教,而不属于另一宗教的人,就被认为是犹太人。'”张倩红:《犹太文化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具备如上两个条件之一的人都属于犹太人,不管他宣布自己是否是犹太人,是否信奉犹太教。

2.美国犹太人

“美国犹太人”是具有美国国籍的犹太人。但是在美国,犹太人往往有双重国籍,即美国国籍和以色列国籍,仅有以色列国籍的犹太人只能称为以色列人,而不能称为美国犹太人,他们虽然在美国工作、定居、参与政治活动并与美国犹太人和其他美国公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3.美国犹太政治

美国犹太政治是指美国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族群或团体参与美国政治的现象。美国犹太人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参与政治并不意味着执掌政权。在现代美国历史中,犹太人在美国政府、国会、法院等机构中担任过重要的职位,如布兰代斯、摩根索、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与戈尔联袂进行总统竞选的利伯曼参议员,还有布什政府中的沃尔福维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领域中的犹太人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美国政治,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投资家索罗斯等。而且,这些专业犹太人才的政治影响往往是巨大的,丝毫不亚于那些“从政”的犹太人。

但是,无论美国犹太人的政治影响有多大,也丝毫不能撼动和颠覆基督教白人政治在美国政治中的主导性和统治地位。美国犹太政治的内涵是美国犹太人影响和参与美国政治。其外延则是犹太人为了实现自身族裔利益和以色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利用自身超强的经济实力,掌管强大的新闻和舆论工具,建立政治组织和利益集团,形成一定的政治派别,提出一系列的政治思想,有限参与美国政治(即使少数美国犹太人在政府当中担任高官,其政治角色也仅仅是参与性的和影响性的,鲜有决策性角色),其核心是犹太院外集团直接游说美国政府、国会达到制定有利于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改变不利于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的目的。

四、研究的方法

美国犹太政治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美国犹太政治的研究,只有对美国犹太人的历史、犹太教的历史和现代化、美国的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美国的中东政策的沿革、美以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才可能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对美国犹太政治的研究也需要以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理论、政治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作为理论上的支撑。因此,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论文的写作上至关重要。

1.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国际问题的研究不能离开历史事实和历史真实。将历史事实还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背景,进行具体的分析,仍不失为国际问题研究的一种比较牢靠的方法。美国犹太政治的历史主要关涉美国外交史、中东国际关系史特别是美以关系史和美以阿关系史。美国犹太政治本身并不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而是贯穿在相关的国际关系史中。梳理这些相互联结的历史并作出关联性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美国犹太因素以及作用,是本书进行历史分析的基本构想。但仅仅分析具体的历史是不够的,历史分析必须跟理论分析相结合,方能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本书中,历史分析与国际政治理论、文化学理论、宗教学理论相结合,以期达到史实与理论、历史与现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和融通,从而寻求一种契合和统一。

2.国际政治理论综合运用的原则

国际政治理论的综合运用本身就是研究国际问题的一条合理的原则,因为没有哪一种理论是普适的,能够说明一切国际问题。国际问题本身就是文化、宗教、战争、经济、政治的复合物。即使某个国际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蕴涵着丰富的义理和内涵。美国犹太政治本身涵盖着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对它的诠释和解读需要运用多种理论,特别是国际政治理论。运用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理论解释美国—以色列的战略同盟关系背后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因素;同时,从文化学、宗教学的观点解释犹太教的现代化催生犹太人的政治的事实,运用建构主义解释美以关系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契合,运用博弈论来解释美国、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斗和妥协。但整本书的写作的理论基调还是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

五、写作的结构特点

1.章节的相对独立和内在关联

本书共分为六章。每一章都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美国犹太民族的生成,分析美国犹太民族的形成过程,特别注重犹太人在美国这块土壤中的同化与生存。这是全篇论文展开的历史基础和必要的背景交代。第二章论述犹太教的现代化,分析犹太教在20世纪中的分化与整合,从而揭示犹太人在现代化的语境中的政治觉醒,这一章承上启下,是分析犹太政治的逻辑起点。第三章从宏观上考察美国犹太人的政治思想历程,直接切入犹太政治的核心问题。第四章研究犹太人的政治行为,包括犹太人从政现象,犹太政治组织和院外集团,这构成了美国犹太政治的发生和运作机制。第五章是本书的重要部分,具体历时地描述美国犹太势力、美以关系和美国的中东政策之间的三角关系,这是犹太政治最为突出的表现形态和事实注脚。第六章对犹太人的政治前景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展望。综上所述,本书章节紧凑,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的和严密的整体。

2.专题论述与个案研究

本书采用专题论述,各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研究。专题论述的好处在于论述深入,说理透彻。为了不至于把本书写成一部单纯的国际关系史或美国犹太史,作者避免单纯从历时的角度进行历史描述,而是考虑写进犹太政治的空间因素,从而达到时空交错、史理互现的效果。在具体的章节中,又采用个案研究的写作方法。如在第五章当中,着重解析几例犹太院外集团成功游说的案例,分析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所以,有了重点案例的支撑,本书更显得说理有力,逻辑严谨。

六、特色与创新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任何墨守成规、拘泥于前人的成果而裹足不前的研究都只能算作是字数的积木游戏。篇幅的长短并不是论文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关键而在于立论的创新,或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国际问题的事实基础是客观的,不容篡改的。我们不能对历史事件本身进行曲解和截取,以图获得怪异的、故作高深的结论。我们能创新的只是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和理论对接。所以,进行论证和对接的方法论显得尤其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林林总总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抽取其中几种适用的、合理的理论,从而一针见血地解析所要论述的问题,是本书写作的重中之重。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立论和方法。

选题新是显而易见的,国内缺少研究美国犹太政治方面的专著,作者所要努力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即全面研究现代美国犹太政治的理论和实践,理清其脉络,揭示其内因,预测其发展。

立论新是多方面的。从犹太教的现代化中梳理出美国现代犹太政治的萌芽,这是很新颖的观点,也是其他学者研究犹太人问题时所忽视的观点。美国犹太人在其唯以色列利益是瞻的政治活动中对美国利益的损害以及他们对反犹主义的滥用造成美国犹太人自身的政治困境,这是本书突破前人的观点。

方法新是综合运用国际政治理论,特别是运用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博弈论,因事而异,进行较为独到和有创意的论证,这是本书最大的创新。此外,本书观照的不仅仅是美国犹太政治,还关涉国际机制和国际体系等理论问题,对于现实的国际政治问题,如对中东问题、阿以冲突的理解和解决都有借鉴意义。同时,对洞悉美国国内政治、外交政策、国际战略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