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立足实践的真义
1
你凭什么认识外在现实获得知识?
有的人喜欢感觉,总是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有的人喜欢经验,推崇的至理名言是“我的经验告诉我”;
有的人很理性,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思而不行;有的人钟爱推理,三思还不够,还要再思,还要比较,还要归纳,无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都要经过“辗转反侧”才能下定论。
感觉、经验、理性、推理,认识的基本方式无外乎这几种,当然也可以加上直觉、本能、顿悟,甚至第六感。不同的人,依赖的方式不同。
喜欢用某种方式去认识,无可厚非。任何一种认识方式,都可能会得到知识。人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以防陷入思维桎梏中。
可惜,我们常犯错误在于:我的心中只有“你”没有“他”,把某种方式当成唯一,或感觉至上,或经验主义,或纯粹理性,或完全推理。
结果只能是悲剧——人以为认识了对象,其实只不过是认识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化成分摇身一变成为客观对象。感觉经验或理性推理,不再是认识的方式,而成了认识的来源。主观主义由此悄然滋生。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个测试。有一次,他从袍子里拿出个很大的红苹果,举着它从每个学生旁边走过,然后问大家,是否闻到苹果的香味。
只有一个学生说没闻到,其他学生都断定闻到了香味。苏格拉底宣布的答案是,只有这位学生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说没闻到的学生是柏拉图。我们不讨论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当时希腊能否造出假苹果,都值得怀疑。我们要讨论的是,柏拉图以外的学生,本来是不可能闻到苹果香味的,却硬说闻到了,原因何在?
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不是在认识对象,而只是在认识自己的感觉或经验。如果正确感知对象,他们闻到的就应该是假苹果上的臭汗味。
观察认识问题,要杜绝让感觉经验或理性推理,变成认识的对象本身。
2
问:你的认识究竟从哪里来?
答:认识的来源是实践。人的认识绝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在头脑中天生固有,它只能来自于实践。
人总是属于一定社会,总是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他不能离开社会性,离开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感觉经验与理性逻辑,本身也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不能脱离“实践”去“认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有人反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秀才知天下事,是因为他读书了,他借助其他人的实践获得知识,他也没离开实践。再说,如果他不出门,他可能知道的不是天下事,而是其他人的胡编乱造。他要真知天下事,他必须出门。
也有人说,不出门看透世界的人,才是高人、是圣人。因为老子都说了:“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家门,不望窗外,能知天下,能识天道。开玩笑地说,那是因为家里有互联网。生下来就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绝对不是圣人,而是傻子。老子并非主张抛开实践去认识,而是建议在实践中沉淀下来,看透表象升华认识。其中,实践是前提。
有些人容易把自己想成“高人”,一旦头脑发热,就以为自己的经验足可以看懂一切,以为自己的智力水平已是无比高端,结果只能是轻视新的实践,产生不出新的认识,渐渐落伍于时代。
实践第一,不是不让人依赖经验去认识,而是要让人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认识,不至于让认识变成无源之水。
在认识活动中,强调实践第一,实践是来源,也才能避免主观要素成为认识的来源,从根本上避免主观主义。
毛泽东有个梨子的比喻,很有意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有人不服,不吃一吃,就不知道梨子是甜的吗?道理在于,我有了经验,不需要去实践,也知道梨子是甜的。但谁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梨子,都是甜的,也有酸的。经验有时是会骗人的,实践才是最可靠的。
有些看似梨子的东西,如果不去吃一吃,你还真不知道它是梨子,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更别提是什么滋味了。我们说,眼见为实,其实只说对了一半,用眼看见,有可能是真实,也有可能是错觉。
影视剧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一个人看到一男一女搂在一起,就相信两者相爱了,结果往往都是误会。这其实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
3
坚持实践第一,立足实践认识现实,搞清楚何谓“实践”,是前提。
我们无数次地说,要立足实践,但并不一定知道“实践”为何?而不知实践为何,就会空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口号,干理论与实践脱节之事。
什么是实践?一般理解,实践就是现实或实际。那么立足实践,就成了立足现实、根据实际。如此理解,有一定道理。但危险在于,实践成为宽泛性的、指谓不明的范畴。
毛泽东做出了简明界定,实践有三个方面: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或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我们的正确认识,从社会实践中来,就是从这三项活动中来。
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不同的人,注定从事不同的生产,干不同的活。人只要活着,就得生产,就得干活。干活干活,靠干才能活,不干不能活。生产活动因此是最基本的活动,人也正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政治生活对人的认识影响重大。人是政治的动物,不是说每个人都得搞政治,而是说,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现在,人们对阶级概念讳莫如深,似乎一谈阶级,就是在鼓吹阶级斗争。
说存在阶级不等于就是讲阶级对抗,不能在扔掉阶级斗争的同时,也扔掉阶级分析方式。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把小孩和洗澡水一块倒掉。
不同的人,会因从事职业、社会地位、利益诉求等方面的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者阶层。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总是会与同阶级、同阶层的人,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选人大代表,要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等。深层次依据就是:你是一个知识分子,再怎么想说出农民的话,再怎么想代表工人的利益,都没有工人、农民自身知道自己的想法。
科学和艺术的地位也不容小觑。人们相信科学的力量,认同科学呈现出的知识,凡是科学的,就更容易转化为人的认识。
文化艺术对人的认识的作用潜移默化,可以叫“润物细无声”。通过文化载体、艺术形式,人们也能获得对政治、对社会的新认识。
4
领导者该如何立足实践呢?
立足实践,就要透彻理解实践,尊重生产活动,重视阶级基础,维护各阶层现实利益,依靠科学和艺术的作用。
尊重生产活动是立足实践的根本点。
让人更舒适地生产,更有尊严地劳动,更公平地获得生产的成果,才能让他获得正面认识,增强对领导者的认同度。反过来,他被剥夺工作的机会,在屈辱中苦命干活,不能共享社会的财富,就自然会形成负面观念,质疑领导者的权威。
维护阶层利益是立足实践的落脚点。
领导者要有立场,要时刻铭记所代表阶级的利益与意志。绝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嘴里喊的是务实为民,干的却是劳民伤财之事。我为你服务,只体现在宣传上,而不体现在具体政策与行动中,不是真正地立足实践。
依靠科学和艺术是立足实践的关键点。
领导者要相信科学,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不能不信科学而信风水,不问苍生而问鬼神,陷入到愚昧迷信的窠臼中,还以为是“信仰”。伏尔泰说过,迷信是傻子遇上骗子并相信了骗子。成为傻子,又信骗子,谈何立足实践?
领导者也不能忽略文化艺术,要把文化艺术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艺术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并能通过改变人的观念而改变现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艺术呢?当然是好的,不是坏的。好的艺术形式,传播正思想能量,助推社会和谐。坏的艺术形式,传播负思想能量,阻碍社会和谐。
我们要防止好的变成坏的。艺术作品塑造的人过于完美,让人认为这不是人,而是神,或者说是神人、人神,就会让人无法相信。这就注定起不到效果,也是偏离了实践。
5
立足实践,当然要打破“不立足实践”的牢笼。
什么叫不立足实践?获得知识,靠“相面”、“求签”、“周公解梦”、“星座预测”,肯定是不立足实践。依靠山石、风水墙、转运球、辟邪剑,是可耻的愚昧。
唯感觉、唯经验、唯理性,唯书、唯上、唯言,也是不立足实践。书、上、言、感觉、经验、理性,可以运用,但不可“唯”。只看书本,只听报告,只靠网络,只信专家,只谈重要讲话,是不够的。
毛泽东众所周知的名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我们要获得真知,就要杜绝习惯、感觉、经验的支配,就要用事实来说话,善于利用准确的数字、反复的调研来说话。
要用事实说话,但事实怎么会说话呢?会说话的还是从事实践的人。从事实践的人,用事实说话,就要追求“实事求是”。
宽泛理解,我们说要实事求是,就是指要看实际、说实话、干实事。要避免的情况是:根本看不到实际情况,看到实际情况也不说实话,说了实话也不去干实事。
实事求是,还有深意。在毛泽东这里,“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规律,“求”就是去研究、去探求。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研究出、探求出规律,来指导工作和生活。
讲立足实践,如果只是看实际、说实话、干实事,那是低境界地立足实践,如果能从实际中找到规律,一切按规律办事,才是高境界地立足实践。
当代回响
为什么难以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的精髓,他曾于1943年亲笔题写这四个字,作为当时延安中央党校的校训。邓小平也极力推崇实事求是,他说过:“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时至今日,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已经被全社会所公认。
但现实是,被公认的实事求是,在贯彻执行上并不能令人满意。个别人讲实事求是,往往讲得比谁都多,比谁都好,但做起来,却是比谁都少,比谁都不好。我们为什么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找到病根,方能药到病除。究其病理,应有四个方面:不知、不想、不能、不敢。
不“知”实事求是。不是说,不知道实事求是,也不是说,不知道实事求是重要。而是说,有些人只认识到实事求是对一个执政党执政、对国家长远发展有意义,对一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来说,并无多大意义,反倒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
其道理是:做任何事,都是与人打交道,而人都愿意听好话,不一定愿意听真话。即使是假话,只要是好话,也会招人喜欢。因此,务虚处事,圆滑待人,变成其人生哲学。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猪更见水平,连猪话也会说了。在其字典里,根本没“实”,见人全都是“是”。
方圆人生,要处理好方圆辩证法。人生来是方的,方方正正,血气方刚,有棱有角。但棱和角会触碰到别人,所以要磨,要圆一点,才能与人更好交往,这无可厚非。但罔顾任何事实,没有任何立场,并不会受人尊重。实事求是,对个人发展也很重要。
不“想”实事求是。知道实事求是好,对个人的日常工作也有意义。但一想,凡事都讲实事求是,实在是太累了。反倒是在办公室里,学学讲话,听听汇报,看看网页,侃侃大山,轻松随意,而且也能把事情给解决了。整天想着去调查研究,去了解客观情况,去研究客观规律,工作不就成了负担了吗?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叫《再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画的是在一片绿草丛生的草地上,一群膘肥体壮的马勤奋地吃着草,与此不相协调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卧倒在那里,身边的草早已吃光,可它懒得站起,只能静静地、无奈地等待饿死。瘦马之惨,咎由自取,它想要什么东西都送到面前,怎么可能?
实事求是需要的是站起来找“草”吃,去蹲点、下乡、躬亲,去发现“实事”。领导者一旦养成养尊处优的习惯,就很难再想着去看到实事了,更别提探究到客观规律了。他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学到的只是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的讲话,看到的只是网络上的新闻,听到的只是秘书的汇报。他也就会渐渐成为一匹“瘦马”。
不“能”实事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着去实事求是,但却不能实事求是。
一是能力不行,没有达到实事求是的水平。有客观原因,“实事”过于纷繁复杂;有主观原因,领导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经验阅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能力有所限制。即使看到“实事”,也难以“求”出“是”来。客观原因难变,要改变的是领导者的素质、能力、思维与方法。陈云谈过实事求是的“十五字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可以借鉴。
二是利益考虑,实事求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领导者要提升,要有政绩。能做出政绩,当然好,但如果做不出政绩,只能搞假政绩。于是乎,假话连篇,假计划大张旗鼓,假数字满天飞,热热闹闹搞形式,轰轰烈烈造假象。大张旗鼓地讲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搞“虚事求假”。坚持实事求是,政治打假,正在行动。领导者要看长远利益,不要看短期利益,方能成全自己。
不“敢”实事求是。也知、也想、也能实事求是,但是不敢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有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史记》有“指鹿为马”的故事。说权臣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头鹿,说是马。秦二世笑着说,怎么能把鹿说成马呢?赵高就问群臣,群臣或沉默,或说是马。凡说是鹿的,均被迫害。说真话,在此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了,还涉及身家性命。无独有偶,大家都知道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皇帝本来没穿衣服,大家偏要说衣服很华丽,只有天真的小孩子戳破那层窗户纸,说出了实话。大人为什么不敢?因为大人会考虑到自己说真话的风险。
历史还会重演,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李瑞环在《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中曾指出,在事实同文件、讲话、理论相悖时,我们常常不是去修改文件,而是修改事实。这是削足适履的事,是缺乏实事求是勇气的表现。有时,事实摆在面前,稍加思考,就能辨认出来。但往往是众人无言,还按照明明是错的方法去做。造成一种恶劣的结果:说的,很好,大家不去做。做的,很坏,大家不去说。
实事求是的勇气,说到底是被权力的威力给压制了。谁是领导,谁说的就对,哪怕是错的,也对。一些人信奉的对联是:说你对,你就对,不对也对;说不对,就不对,对也不对。还有横批:领导都对。给人实事求是的勇气,就要求权力受到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绝对的权力不仅产生绝对的腐败,也产生绝对的谎话连篇。领导者个体,也需要营造鼓励说真话的风气,不要把个人意志强加到知识领域,以防让自己变得目空一切。
总之,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知”实事求是,“想”实事求是,然后才“能”去实事求是,最后还要“敢”实事求是。这不仅需要制度的更加包容,社会环境的改善,也需要个人观念的突破,个体能力的提升。
我们不能一味地将不能实事求是的原因归结到社会环境,将不能实事求是的责任推给制度、体制,恨体制不给自己实事求是的机会。体制是人建构的,社会是人构成的,人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