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拜师学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建设的汉剧团,大都设有随团的训练班培养人才。大埔民声汉剧团、东方红汉剧团、艺光汉剧团等均设有训练班,一般招收十三到十七岁的男女学员进行培训,担此重任的是老艺人,一批老艺人不遗余力地传授技艺。旧戏班中,师徒关系往往简单淡薄。教者调教严,体罚重;学者往往“倘有山水高低,各安天命,永不追究”。新的社会形势和剧团构架上,学员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平等、尊师爱徒的关系。教师不计得失,倾囊相授;学员勤于用功,认真领会。这种边学边实践,学、演结合的优势是学戏和演出多,学员成长快。以广东汉剧表演艺术为中心,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重视定型剧目的传承,重视口传心授的经验体悟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和传承的延续性。
为了成为艺光汉剧团的专业演员,梁素珍前后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所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勤学苦练,拜剧团名旦钟熙懿为师,工青衣、花旦。钟熙懿(1904—1956年),福建上杭人,工青衣,是广东汉剧第一代名旦。曾在“老三多”“新舞台”“荣天彩”“新天彩”“新华汉剧社”搭班。她以嗓音清脆,表演朴实,台步细腻著称。《对绣鞋》一剧的唱做功,为戏迷们津津乐道。在粤东、闽西及南洋一带享有盛誉。代表剧目有:《对绣鞋》《柴房会》《昭君出塞》《大香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钟熙懿加入梅县艺光剧团,挖掘传统艺术,培养人才。钟熙懿待人和善,与梁素珍情同母女。艺光汉剧团对进团的学员采用的是选拔淘汰机制,先安排简单的配角,让学员边学边实践,这种角色一般不用开口,动作比较简单,但已经可以看出学员的模仿能力和学戏的悟性。因为每个人分配的角色不一样,所以没有专门组织学习,主要靠模仿别人的演出,记住走位和动作。分配角色的时候,也不规定什么时候演出,就看学员的能动性。这种边学边实践的“土办法”对于很快地鉴定一个人适不适合演戏非常有效。分配给梁素珍的第一个角色是《牛郎织女》中的一个仙女,她偷下凡尘,在碧莲池里偷偷洗澡、戏耍,载歌载舞。《牛郎织女》演出的时候,梁素珍在围场、检票的时候仔细观察,记下了舞蹈动作和舞台调度。然后自己进行体会和琢磨,找钟熙懿老师规范动作,从指法、步法、水袖、眼神逐一规范。虽属于合唱,梁素珍音乐基础比较好,音准把握较好,所以唱起来也得心应手。不到半个月,她主动请缨,“钟老师,我想上台了,老师,你看我行吗?”钟熙懿老师看完梁素珍的表演:“那行,你上台吧。”于是,钟老师把关,由梁素珍在晚上演出《牛郎织女》。梁素珍不会化妆,剧团的小生帮忙化妆。一上台,她如鱼得水,一点怯场也没有,她一直就盼着有这么一天,在台上展现自己。团长看见梁素珍跳得有模有样,不慌不忙,表现不错,也很欣慰。
剧团的老师从此看出梁素珍的用心和用功,很快就给她分配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西施》里的女二号郑旦。《西施》以汉剧传统皮黄唱腔为主,梁素珍在永定木偶汉剧团已学过汉剧的基础唱腔,板式、曲调熟练,排练时,按照西皮、二黄的板式和曲调去唱,再请钟熙懿老师规范节奏和韵律,提醒不要犯调。身段以模仿为主,老师怎么演,她就怎么学。剧中西施一角的演员在表演时,梁素珍也在一旁认真地观摩、学习,记住舞台动作调度,唱腔唱词,其实她是在偷偷地学戏。练了一个多月,梁素珍就想上台锻炼,突破以前的表演水平。有一天吃完早饭以后,选几个重要的场景试戏,梁素珍唱、做都可以。好,晚上上台!在丙村,梅县一个大镇,观众比较爱好汉剧也比较内行的一个地方,梁素珍演下来,特别是西施、郑旦同夫差饮酒作乐后准备行刺的重头戏,头弦师、鼓师和演员梁素珍一起配戏合作得很好。梁素珍感觉到脑子像突然开了窍,在台上一点也不慌张,而是觉得很高兴,没有其他杂念,照着自己理解的去做,只想把戏演好。大家都在看,都很惊讶,都觉得这小家伙是个演戏的料子。最初考了很多人进剧团,像大浪淘沙一样,很多都没能留下来。梁素珍一直在坚守着。刚好剧团里演西施的女演员杨明秋结婚,跟随解放军丈夫北上,西施的角色就落到了梁素珍的身上。随后钟熙懿把自己的拿手剧目《对绣鞋》《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拾玉镯》,传授给梁素珍,这也成为梁素珍的启蒙戏,她由此学习汉剧的四功五法、音乐唱腔,进入汉剧艺术之门。自此,梁素珍开始步入汉剧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