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梁素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巡演南国,艺传千里

广东汉剧长期扎根于粤东山区海隅,很少与外界交流接触,受其他戏曲剧种影响小,因而传统的、古朴的声腔和表演,保留得比较完整,但同时也因缺乏交流,容易因循守旧。1957年晋京会演回来,广东汉剧演艺人员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认识:广东汉剧要发展,必须走出山区,与其他兄弟剧种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1959年秋天,广东省文化局决定以广东汉剧团一团为基础,成立广东汉剧院,由院长黄一清,副院长黄桂珠、黄粦传带队,受命到佛山、江门、肇庆、茂名、湛江、海南巡回演出。接着1960年3月至10月经广西玉林入南宁,开始了广西、湖南、湖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八省十市巡回演出。这是广东汉剧史上跨越省份、巡回走点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演出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广东汉剧院为八省十市观众演出达三百场,观众人数三十多万,扩大了广东汉剧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在巡回演出的同时,广东汉剧和川剧、评剧、桂剧、湘剧、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徽剧、庐剧、越剧、扬剧、京剧、沪剧、淮剧、婺剧、韶剧、赣剧等几十个兄弟剧种进行交流学习,会见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登门请教盖叫天等大师,听阳友鹤等艺术家讲课……大巡演也是广东汉剧界的一次大学习,给广东汉剧艺术的提高、丰富,对广东汉剧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年代末60年代初,梁素珍艺术上已比较成熟,表演上已具备一定的独创能力。同时通过交流演出,也学习和吸纳了其他剧种表演上的一些长处。在海南观看了四川川剧院演出的《白蛇传》,梁素珍还特别向著名川剧男旦阳友鹤虚心学习了川剧名戏《别洞观景》,梁素珍还将其改编移植成汉剧《别洞观景》,充实了她的演出剧目;在湖南学习湘剧《李慧娘》的身段表演,丰富了旦角表演基础功,随后衡阳湘剧团也特意来广东汉剧院向梁素珍学习《盘夫》。在南京,学了昆曲《刘四姐下山》(现代戏),向昆曲名家李继青老师学习昆曲《游园惊梦》,昆曲旦角的古典美丰富了汉剧青衣的表演形式。上海越剧院院长看了梁素珍的《盘夫》后认为,才子佳人戏本是越剧擅长的剧目,没想到汉剧的表演比他们更细腻、丰富。向华文漪学习昆曲《游园惊梦》,提高了梁素珍演才子佳人戏的表演功力。在武汉,向武汉汉剧学《宇宙锋》,武汉汉剧学向梁素珍学《盘夫》。1955年梅县汉剧团到江西演出《梁四珍与赵玉粦》,在赣南采茶剧团演出一个多月,梁素珍看到丘慕兰(赣州京剧,荀派)表演的《红娘》《桃花扇》,运用水袖出神入化。汉剧前辈旦角表演中水袖运用比较简单。梁素珍受到启发,在水袖上下功夫,丰富了广东汉剧旦角水袖功的运用。60年代,广东汉剧团到赣州巡演期间,丘羡兰老师也虚心地向梁素珍学习《丛台别》一剧。

通过这样的观摩交流,梁素珍打开了艺术眼界,同时丰富了戏曲基础,表演技巧更加醇熟。每到一个地方梁素珍都不失时机地去看其他剧种的戏,向其他剧种学习,充实自己。所到之处,碰到其他剧团,无论大小剧团,梁素珍都主动去看他们的表演,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一些别出心裁的新东西,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从而汲取艺术的元素,得到一种艺术的启迪,如赣南采茶戏的旦角表演,京剧中的水袖表演等,然后结合自身的表演去融合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元素,去充实、实验、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

梁素珍同时还向剧院的前辈同行学习,互补有无,博采众长。学习黄群老师表演上的轻松活泼,黄桂珠老师唱腔上的细腻,姚叔枢老师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学习萧雪梅台步轻盈婀娜,她的搓步,云步,表演上的传神,身段的优美。每个戏里面不同的人物,必须根据不同的身份、处境、性格特点,设计不同的唱腔,不同的表现手法,因此需要不断地充实吸纳更多的艺术养分。

此次巡演,梁素珍演出《丛台别》《盘夫》《血掌印》《货郎计》(现代戏)剧目。《盘夫》《丛台别》在1959年省里会演中评为优秀剧目,作为汉剧闺门旦的代表性剧目代表剧团交流演出。《丛台别》是《二度梅》中的一折,表现陈杏元离家去国的离愁别绪:

陈杏元:(唱二黄慢板)

陈杏元坐车辇泪如雨点,

朔风起黄叶落孤雁南飞。

思家乡想爹娘不能得见,

梅公子坐雕鞍珠泪不干。

陈杏元被迫和番,离家乡、离亲人、离恋人,坐在和番的车辇当中,古道荒郊,一路触景伤情,泪流满面,打开车帘来看,朔风满面,满地黄花,看到孤雁南飞,在动态当中,在前进当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悲哀,发现旁边坐在马上的弟弟和未婚夫,在那里哭泣,这种情感之下,在唱腔处理上用哀怨、悲切的情感,腔与情吻合,创造不同的旋律,实现人物此情此景沉郁、悲伤之情。

上丛台,核心唱段,陈杏元与梅良玉两恋人道别:

陈杏元:(哭科)

梅兄,兄长,罢了呀!

〔马嘶,二人向台下观看。

(唱二黄中三眼)

四下观无闲人正好叙谈,听梅兄临别语心乱如麻。

曾记得梅开二度婚姻许下,卢杞贼拆散了并蒂莲花。

南朝女出塞外怎不害怕,妹岂肯弃琴瑟别抱琵琶。

妹岂肯失名节惹人唾骂,妹岂肯丧廉耻贪享荣华。

舍不得故国中江山如画,舍不得兄妹们情投意洽。

舍不得春生弟挥泪台下,舍不得撇双亲海角天涯。

在头上取凤钗黄金无价,它随妹度过了锦绣年华。

(唱二黄原板)

鬓上插枕边横那分春夏,见金钗就如同见了结发。

愿兄长展宏才雨龙变化,愿兄长去愁眉宝剑出匣。

得意时你莫恋玉堂金马,愿只愿除国恨、报家仇,

将卢贼剑下斩杀。

(唱二黄慢板转调头)

那时节你妹妹含笑泉下。

(哭头)

梅兄长,我的……我的梅郎夫呀!生为人死为鬼魂归你梅家。

《丛台别》最重要的场景:丛台别、界河别,主要的汉剧戏曲程式是:摆四门、三上马、三回头。

身段:摆四门,坐在车辇上,动作不是很多,但必须表达得恰到好处,掌握节奏,踩锣鼓点,水袖展现端庄、柔美,控制呼吸,拉开车帘,扑面而来的朔风,把水袖一翻,打到脸上,遮脸,眼睛给风一吹,要让观众在你身上感觉到那种扑面而来的风,抬眼一看,孤雁在飞,眼神、指法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开始在舞台中间,然后走四边,在下场门的台角,旋转,圆场;又跑到上场门,在那儿哭泣,想到离家乡越来越远了,思家乡想爹娘,两个袖翻起来,盼望家乡,看不到,脑海里在想,一想到爹娘,又掩袖哭起来,悲悲切切,唱念做结合,展现给观众。倒回舞台中间,向后转,一个半拍的圆场,站好,踩着音乐锣鼓点,又来开车帘,看到未婚夫梅良玉在马上掩面而哭,那情景,有泪不能哭,太难受了,梅良玉是隐姓埋名,身份不能暴露,这种表达要准确,而且要感人。

“三上马、三回头”:运用“腰腿功”、“翎子功”、身、手、眼、步的高难度动作,把形体动作和内心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回头”,当番将牵马上场催促趱行时,见未婚夫梅良玉和胞弟春生恸哭流涕,回头抽了一鞭,夺过缰绳,单腿串,随即串边,旋步脱缰,下腰画个双翎,急碎步回去,接着“叫头”,表现出含情脉脉、依依难舍的动人情景。“二回头”,番将夺回缰绳,再次催逼登程,想起父母养育之恩未报,深感不孝,来个左右抽旋步,脱缰,连续蹦子翻身,挑双翎,接着跨腿碎步趋上“叫头”,表现“舍不得撇双亲海角天涯”的痛苦心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三回头”,番将用力抽回缰绳,扭转马头强行上路,陈杏元运用“探海”“下腰”“鹞子翻身”等身段动作表示万般无奈,接着左手掏翎,右手托鞭胸前,含泪凝视亲人,悲泪盈眶,用云步后退,随着“水波浪”锣鼓点,悲苦地走横行磨步下场。这些高难度的技艺,梁素珍表演得巧妙而又余味无穷,现已成为广东汉剧旦角特技,该戏也是梁素珍的传承代表剧目。

大段的唱腔,“临别时,心乱如麻”西皮慢板,逐快,然后唱到西皮原板2/4拍,散板,自由体,梁素珍已开始设计自己的唱腔、记谱,在师承的基础上,遵循剧种唱腔的严格戒律,增加自己的感悟创作新腔,不变当中去求变,万变不离其宗,根据人物的需要,行腔运体,唱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梁派”由此开始慢慢形成。

肖荻这样评价梁素珍在《丛台别》中的表演:

她唱出第一句“陈杏元坐车辇泪如雨点”时,梁素珍在“辇”字的行腔上挑了个高腔,来表达她呜咽伤心的感情,同时她用了极朴素的身段:右手水袖向外一翻,左手水袖绕起,微举双手,轻轻拭去泪痕。这个分寸掌握得好,含蓄而深沉。唱第二句“朔风起黄叶落孤雁飞南”时,车辇转到下场门的台口(左台角),她轻轻撩开车帷,举目望远,故国之情油然而生,她在“朔风”两个字的行腔上,用了颤音,这是因为她撩起车帏,朔风扑面而来,寒风袭人,而举目四顾,景物尽殊,家乡故国之情油然而生,展望前程,更加不寒而栗,这个颤音的内涵意义也是极深刻的。

唱第三句“思家乡想爹娘不能得见”时,车辇归到舞台中央,感情从景、物联系到人,当唱到“想爹娘”三字时,音若游丝,续而不断,悲伤之情更进了一步。等到车辇转到上场门口(右台口)时,她重又撩开车帷,一眼望到左台口木然伤神的梅良玉,这时她简直是不忍卒睹了,头儿低垂,步儿迟缓,她又随着车驾归到台中。……

第二场“丛台”,虽陈杏元和梅良玉盼望家乡、互诉离情的戏。它又分成登楼前后两个片断。登楼之前,人物的心情复杂万千。陈、梅虽已在“三日之内、梅开二度”下缔结了婚姻,但是由于陈的被迫奉旨和番,这个合法的婚姻,已经变成“不合法”了。梅良玉是“犯官”之子,不敢露出真面目,而且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未婚夫妻单独在一起叙别,也不是很常有的事。因而她对梅的关系需要演得较含蓄些。在这里,梁素珍用了较复杂的身段来表达她的感情。她先是向梅良玉走去,将要接近时,却又惊羞交集,回转身来扬起水袖遮住面孔。然后,她又转过身,向左面绕去,抬头一望又和梅良玉的眼光撞在一处,她仍然难以向前,重又退了回来,水袖一翻、一扬,镂画出欲言辄止、欲即又退的心情。最后,她一抖水袖,重又下定决心,左手拉着右手水袖,向呆立在舞台中央的梅良玉慢慢移近,她伸出手,轻抚着梅良玉的手,梅也不能自禁地把手加在她的手上。然而,这时他们还在丛台之下,是否会被被人看见呢?于是他俩又突然分开,回身左右顾盼,四下没有人,这才对挽起双手,一同上了重楼。这一段细致的刻画,并不是多余的,它是陈、梅此时此地心情的必要写照,通过这些表演,才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丛台别》是梁素珍五六十年代表演、唱功上的代表性剧目。1959年获省优秀剧目奖。同时,1960年上半年八省十市的文化交流巡回演出中,该剧成为重点演出剧目(包括《盘夫》)。武汉汉剧团、湖南衡阳湘剧团、江西赣州丘慕兰也向梁素珍学习《丛台别》的表演。在广西柳州梁素珍演出《丛台别》时,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评论梁素珍的表演细腻,身段唱做俱佳。第二天,新凤霞看到梁素珍了:“你是不是演《丛台别》的梁素珍?你演得太好了,你的身段动作很美。”后来在南宁再次遇到新凤霞,梁素珍观看了新凤霞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向新凤霞观摩学习。

《丛台别》是梁素珍艺术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摆四门”与“丛台上”的唱段,在唱腔上丰富了汉剧旦角的唱腔,梁素珍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新的唱段,在艺术上梁素珍从模仿阶段,开始独立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戏也成为60年代剧团外出艺术交流的代表性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