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文化和文化的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审美:人类头脑中的“倒三角形”

第二节 静静过有文化的生活

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大脑,但其本质起源是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和事件。因此,生活是文化存在的根基,文化成为生活的血液。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

这一章,我们就来谈谈语言、文字、艺术、建筑、民俗等人们最熟悉的文化,当然都是以中国文化为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形成,除了中华民族的创造,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在同其他文化的不断交流互鉴中,才形成了今日的文化局面。不过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正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感和崇高感,具有稳重、沉静、端庄的特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戴披纱的女子》、安格尔的《肖像》是正三角形构图。在古典肖像画中,此种构图最常见。

倒三角形构图具有不稳定和险峻的动感形式。塞尚的《苹果与橘子》,水果与衬布形成倒三角形,具有险绝之美。马蒂斯的《梦》是倒三角形构图,表现了梦的动荡。倒三角形是受到威胁的平衡,反而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许多人并不承认自己有文化,对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文化活动也不愿参与,害怕闹笑话。例如一说起“审美”,许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是美术、艺术等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我很少参加,去了也看不懂。”这可能是许多普通人在心里立即浮现出来的一句对白。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不仅对这类活动望而却步,甚至不敢跟朋友谈论任何相关的话题,总怕“见笑于大方之家”。直至大学里的一节选修课,颠覆了我对“审美”浅薄的认识。讲课教授的一句话,引领一个门外汉大胆迈进“文化之门”。因此本章第一篇,我以“审美”为例,遥遥感谢当年那位大学教授的启蒙。

1.穿中裤、尖头鞋的美术教授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经济学,每日泡在各种数据、曲线、模型中,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一种不真实又不寒而栗的想法。如果人类社会中那么多重要的活动,都可以靠各种数据、曲线、模型而推演出其变化规律,预测出未来的话,那我们只是这些计算机的执行者罢了。这个世界终将会发明出一台终极计算机,计算好一切,人类就算不会思考,只需执行预测出来的命令,地球就没什么意外之事了。

内心一旦有了这种可怕的想法,我立即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心灰意冷,再也提不起兴趣,模仿看到了世界尽头那冰冷、机械的样子。但无论是否对专业还有热情,学分还是要修完的。作为一个非典型学渣,我开始在排得满满的各种学科中挑一些不需要计算的学科选修。很庆幸的是,我的母校是一所百年侨校,涵盖的专业足够多,且可以跨学院选修。于是我跨到了隔壁文学院,选修了古代诗词欣赏、港台电影欣赏、西方美术欣赏、篆刻艺术等公共基础课。选这些课,并不是我意识到自己缺乏“文化钙”,而是听说这些学科考试很容易及格。

西方美术欣赏课,在文学院能容一百多人的阶梯大课室里上。坐在“山顶”上的我,远远看到美术教授走进课室时,以为自己眼花了。经济学院的老师多穿衬衫、西裤,甚至穿西装、打领带来上课,一看就是精英。可这位美术教授却让我大失所望。一头卷曲长发,上身一件T恤衫,下身一条宽松的及膝西装中裤,露出瘦削的小腿,脚蹬一双尖头黑皮鞋,没有袜子。

这样的搭配,在一二十年前来看,真的是丑爆了(现在,这样的搭配叫做潮,可惜当时的我水平有限,审美跟不上)。“这样审美观的老师教人如何欣赏美?”如果以现在的表情包来形容当时我的心情,应该是一头黑线。教授的姓名,现在我早已忘记,但他上课前双手插着裤袋,不经意说的那段开场白,我现在仍记得。

2.珍惜思想家和艺术家这几点星光吧

“什么是美术欣赏?不需要会画画、懂艺术,需要运用这些知识的叫鉴赏,不叫欣赏。任何人看这些画、这些艺术品,心中都会有美不美、喜不喜欢的感觉,这就是欣赏、审美的过程。生活中不需要那么多鉴赏,那是留给艺术家、专业家的事,我们只需要凭自己内心的喜好,欣赏美就行。”原本我只是一个惴惴不安的、充满自卑的文学艺术门外汉,教授的几句话像是猛的一脚,把我踹进了门。

随后一个学期,我在这门课上也学到了各种模型——正三角形构图、倒三角形构图、X形构图、黄金分割定律。但这些结构不是冰冷的、几何标准的,更不是为了控制人类而产生的。它们的存在是超功利性的,是为了给人以美的享受,或解放人类头脑中无法用数据、文字、模型所表达的情感与想象。

美学大师朱光潜举过一个“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例子。面对一棵古松,商人想到的是砍掉它能卖多少钱;科学家想到的则是这棵古松的科学分类及生长年代;而画家却会马上被古松的外形所吸引,沉醉于它的苍翠遒劲。在看到古松的这个过程中,商人思考价值是一种功利性的活动,而科学家思考分类则是运用知识去认知的活动,只有画家是在进行审美活动。

可见,人类对一件事物的看法或态度是多样的,从看的过程中生出来的态度也是多样的。朱光潜的举例,包括人类主要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持美感的态度去看事物,就能看到美。所谓美感的态度,就是不含利害关系的态度。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没有用处的。但这种无用之用,却是人类最自由和宝贵的创造利器。它使人有了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到精神的自由、自身的与众不同和存在价值,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语言之美、诗词之美、文字之美、建筑之美、舞蹈之美,要欣赏这些文化之美,不需要你有多高深的文化,只需要有一颗“爱美之心”。“美”就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通过头脑思考而产生的。“美”不是外在的、物化的词,而是内化的、主观的词。我们的生活中时常有“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美、丑的判断,但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深刻地烙上了其所处时代、种族、文明的鲜明文化特征。

3.“美育”教育的“无用之用”

在我们的传统学校教育里,美术、音乐等课程只是辅助类的学科,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艺术生除外)高考时并不需要考这几门课。对于高考的应试教育来说,这些学科就是“无用”的。计算机和数据的所有推断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前提,将人假设为不会变动,或情绪稳定,行为前后如一的人。但事实上,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生产要素”。

“审美”只是人类头脑中蕴藏的其中一个倒三角形,还有许多以人的自由意识为主体的文化活动,让人类的大脑处于活动状态,制造出无数个倒三角形、X形,让人类的行为变化难以捉摸。只要人类不放弃自己这个特性,计算机想要计算出一切的可能就不存在。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对人有这样的界定:“人是一个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动物;一个在团体中能够传达交通的社员;一个传统绵续的保证者;一个充为合作团体中的劳作单位;一个留恋着过去和希望着将来的怪物;最后,靠着分工合作和预先准备所获得的闲暇和机会,他又享受着色、形、声等所造成的美感。”

审美,不应只是文学院、艺术系的学生需要学习的活动,应该是所有人类都享有的自由感性活动。学乐器、学唱歌、学画画,只是美育的一部分,许多孩子也并不具备学习艺术的天赋,但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则应是所有孩子从小就接触的。

近年来,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中小学中开始倡导“美育”概念。我家孩子参加过学校的乐管团,她的音乐老师要为孩子排练《天空之城》《狮子王》等曲目。但她没有一开始就排练乐器,而是先花了几节课的时间给孩子看《天空之城》《狮子王》的电影,一边看一边给孩子分析剧情。看完之后,再让孩子听纯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最后才开始进行乐器的练习和排练。

很感谢这位老师,她教给孩子的不是一门乐器、一首曲子,而是教孩子感悟“美”。这种不带功利性的、纯思想的感性活动对高考“无用”,却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我们努力工作、储备,只为在获得的闲暇和机会中,可以享受这世界上各种色、形、声等所带来的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