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学方书的形成与传播应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节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本章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1)宋朝皇帝和政府对医学方书的认识、态度及其重视,为《太平圣惠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其形成与传播的过程、史实和机制,包含“访求医书阶段”“方剂整理与验试阶段”“确定编撰体例与成书阶段”“皇帝御览与重校阶段”“雕版刊印阶段”“传播应用阶段”等。

(2)《太平圣惠方》广泛收集了宋代以前的医药方书、宫廷秘方及民间验方、效方和偏方等。书中有关方剂学理论、方剂分类、实用药方与临床实践的创新,是它在宋代社会得以广泛接受和传播的医学基础。书中确立的“凡诸论证,并该其中,品药功效,悉载其内。凡候疾之深浅,先辨虚实,次察表理,然后依方用药”新型知识分类体系,不仅成为政府官吏和医学家等防治疾病、配制成药、打击巫术、发展医学教育和维护地方治安的有力工具,而且也成为新儒学之外宣扬国家“仁政”思想和权威统治的新工具。

(3)《太平圣惠方》的编撰者有医官、道士、儒臣等,传播者有宋朝皇帝、各级官吏、医学家、士人、商人、外交使节等,受众者有普通民众、医家、医学生和宗教人士等。其传播载体有刊本、钞本、木板、墓葬壁画、教材、试题等,适应了不同社会阶层获取方书知识和应用方书知识的需求。《太平圣惠方》传播成效显著,宋朝政府不仅成功地将其颁行到诸路州县,而且也推广到西夏、高丽地区,在金、元、明、清时期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后世方书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4)《太平圣惠方》的编撰体例、疾病分类方法、方剂知识来源和传播应用等,对宋以后官修方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国方剂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太平圣惠方》形成与传播应用的史实和机制,是宋朝政府重视医学、发展医学和应用医学的结果,使许多宋以前的医学方书、宫廷内府秘方、地方官吏进呈医方等重新面世,对宋代医学的发展及其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惟宋代最重医学”[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04《子部·医家类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78页。的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官府对《太平圣惠方》的推广传播极为重视,但某些地方官吏对政府所赐医书管理甚严,广大民众自由传抄尚有一定的难度。如庆历六年(1046年)十二月,福州知州蔡襄指出,“诏颁州郡,传于吏民。然州郡承之,大率严管钥,谨曝晾而已,吏民莫得与其利焉”[宋]蔡襄撰,陈庆元、欧明俊、陈贻庭校注:《蔡襄全集》卷26《〈圣惠方〉后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3页。,这些都限制了《太平圣惠方》进一步向民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