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回溯中国交响乐百余年发展史,无数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表演艺术家、音乐理论学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为之付出了毕生精力并被载入史册。然而迄今为止,鲜有交响乐团的演奏家被提及,这无疑是一种缺失和遗憾。这些演奏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艺术园地中辛勤地耕耘,每一场看似平凡的音乐会后面却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是他们心怀虔诚,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实现指挥家的意图,并将作曲家的音符化为美妙的音响。刚刚从上海交响乐团退休离任的首席张曦仑先生便是众多乐团演奏家中的一位。将他介绍给读者和交响乐爱好者,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恪尽职守的首席,更是因为从他就任的那天起,无论工作、生活处于顺境、逆境,在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总能专注留心每一次与不同指挥家合作的艺术实践,并将感受和体会整理成文。这次与江浦琦先生共同写就这本《小提琴乐队演奏要则》,其难能可贵之处不言而喻。
我与曦仑老师的友情可谓源远流长:当我还在附中拉琴时,就被他优美的琴声所吸引;十八岁那年,当我开始在大学挥棒时,又为他优雅的台风所感叹;二十三岁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毕业音乐会上,他的鼓励和宽容,帮助当时尚缺乏自信的我摆脱窘境,从而结下不解之缘。他爱岗敬业、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中国的音乐学院培养出不少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的独奏人才,他们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独奏人才毕竟凤毛麟角。仅重视独奏的教育模式,对于绝大多数以交响乐演奏作为终生职业的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为他们走出校门时,在乐队演奏上可能只是个“半成品”。曦仑老师在本书中总结四十多年艺术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可谓是凝炼结晶。与本来就为数稀少的有关乐队演奏法的专著相比,他的有关“交响乐困难片段”的论述更具真实性。与乐队演奏家的回忆录或随笔相比,本书因实例丰富而让人感受深切,更有说服力。尤其对指挥专业学生来说,了解弦乐的性能特点,从而在排演过程中最大化地让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声部得到充分发挥是格外重要的。本书同时也开阔了年轻指挥的眼界,避免了在实践中出现“盲人摸象”的无奈。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江浦琦先生是曦仑老师志同道合的老同学、老朋友,也是一位精于交响乐艺术之道的指挥家。演奏家的心灵感悟经由指挥家概括辅佐,使本书更具可信性与理论性。指挥与首席共同执笔,大有“比翼双飞”“如虎添翼”之势。
受二位老师之邀为本书写序,我备感惶恐,但在恭敬不如从命之际,能有先睹为快之优,也万分激动。相信此书与“小提琴乐手宝典系列”丛书的出版定会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我借此向二位老师致敬,祝愿他们的艺术青春长存。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张国勇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