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布局移动互联时代万亿级商业新蓝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我和付博士颇有渊源,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的,且都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几年前,我们共同做客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的《首席评论》节目,还共同探讨过“破解消费疲软与分化之谜”等话题。最近几年,付博士非常活跃,他对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经常见诸主流媒体。付博士年纪尚轻,谈吐中却展现出了超常的思维逻辑、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与年纪不太相符的老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我看完他的《下沉市场》审读本,更是被他的生动文笔、开阔思路和理论功底所吸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了1万美元,朝着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又前进了一步。毫无疑问,这一令人欣喜的成绩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取得的,实属不易,充分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韧性。其背后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和近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这是过去中国经济取得骄人业绩的动力源泉,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消费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2019年,最终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首次比肩美国。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娱乐、养老等新兴消费风生水起,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动能转换的内生动力。过去十几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逐渐从60%以上,下降到目前30%多一点的水平,但中国的内需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显不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将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变量。

中国经济供需的矛盾,不仅表现为总量缺口,还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从区域经济维度看,曾几何时,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往往意味着占用更多资源,而东南沿海地区多个城市又因其区位优势而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这些因素让部分城市抢占发展先机,导致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不过,近些年形势有所变化,很多级别不高、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经济活跃的城市纷纷涌现,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加之相关体制改革到位,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自然就释放出来,并带动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另一方面,从市场维度来看,早些年由于经济欠发达与基础设施不健全,很多优质商品和服务无法进入到低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而消费者也常常因缺乏充分有效信息难以做出最优消费选择。但如今,移动互联网与供应链体系的快速发展为低线城市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硬件支撑,同时电商平台又为消费市场供需的有效对接创造了便利友好的商务环境,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分享新时代的发展红利。这便是“下沉市场”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的基本逻辑。

然而也要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供给侧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供给结构仍有待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在发展阶段相对滞后的下沉市场中表现尤为明显。需要强调的是,下沉市场绝不是服务和产品质量低下的代名词。考虑到庞大的人口规模、消费意识的觉醒和正在释放的消费能力,未来下沉市场有望成为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载体;同时,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又将为商家和企业投资提供方向指引,最终带动新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动态平衡。这些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纷纷采取“封城封国”,全球供应链和金融体系遭受严重冲击,世界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我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内功显得愈发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下沉市场是中国经济的巨大金矿,它在很大程度上将左右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下沉市场繁荣了,国家自然就更加昌盛了。“下沉市场”概念的流行,是有其深刻现实背景的。看懂读透下沉市场的内涵、外延及未来趋势,变得十分迫切。

付一夫博士的《下沉市场》专著出版,可谓恰逢其时。该书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经济视角,对下沉市场进行全方位剖析和深度解读,结合大量生动翔实商业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它看似是一本“生意经”,却又不失其学术价值,更带有一丝“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书中给出的中肯建议,可以启发广大读者,也值得企业家和政府决策者参考。

是为序。

徐洪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

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