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廣場文化之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Piazza San Pietro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卫星地图

“先知之地”梵蒂冈城国是意大利的“国中之国”、罗马的“城中之城”,是两千年来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雄伟宏大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巴洛克风格的圣彼得广场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建筑之一,是人类文明永恒的象征和不朽的丰碑,于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全世界信仰基督教者共有15亿至21亿人。基督教主要分为三大教派,即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梵蒂冈城国即天主教教廷所在地,故又称教皇国。

圣彼得广场和大教堂所在地原为古罗马皇帝尼禄的竞技场。公元64年10月13日,耶稣基督的第一位门徒、被天主教尊为罗马第一任教皇的彼得(Pietro,又译伯多禄)被倒钉十字架上悲壮殉教并埋葬于此。1940年至1950年的考古发掘指出,圣彼得墓前红墙处昔日刻有“彼得在此”(PIETRO EN)。1966年6月26日,第264任教皇保罗六世(Paulus Ⅵ,公元1897—1978)宣认:“新的极其耐心而周密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在权威人士高明与谨慎判断的安慰之下,相信其成果是肯定的:圣彼得的遗骸也受到鉴定,使我们认为其令人置信。”

彼得原名西门,成为基督门徒前以捕鱼为生,后来基督给他起名“彼得”,意为“磐石”,殉教后成为基督教中掌管“天国之钥”的“众圣之首”、“使徒之王”圣彼得。《新约·马太福音》第16章中记载基督的传世之言:“你是彼得(磐石),我将在这块磐石之上,建造我的教堂,……并将天国之钥交给你。” 这句名言雕刻在大教堂大穹顶环形鼓形柱的横饰带上,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建堂之源和立堂之基。

约在公元120年,梵蒂冈“殉道者之坡”已建有纪念圣彼得的小礼拜堂;324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公元280—337)下令在梵蒂冈山彼得堂原址建造宏伟的巴西利卡式彼得大教堂;326年,第33任教皇西尔维斯特一世(SilvesterⅠ,?—335)予以祝圣,后于349年竣工。410年、455年、846年和1084年,罗马先后四次被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萨克森人和诺曼人攻占并洗劫。756年,第92任教皇斯德望二世(Stephan Ⅱ,?—757)接受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Pepin)赠送的罗马城及其周围地区,教皇国开始出现,史称“丕平献土”。1305年至1377年,教权分裂,第195任教皇克雷芒五世(Clement Ⅴ,?—1314)于1309年将教廷迁至法国亚威农(Avignon),史称“教皇的亚威农之囚”,从而导致罗马彼得大教堂年久失修,逐渐荒废。1378年,罗马选举第202任教皇乌尔班六世(Urban Ⅵ,公元1317—1389),形成法国教皇、罗马教皇双教皇并立局面;1409年,比萨大公会议选出第206任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五世(Alexander Ⅴ,? —1410),但因被废黜的教皇决不退位,形成“三教皇鼎立”的局面。直至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选出第208任罗马教皇马丁五世(Martin Ⅴ,公元1368—1431),宗教大分裂才宣告结束。

1452年,史称“首任人文主义教皇”的第210任教皇尼古拉五世(Nicholas Ⅴ,公元1397—1455)委托人称“文艺复兴第一人”、“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的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公元1404—1472)草拟新的圣彼得教堂蓝图,并委任佛罗伦萨建筑师、雕塑家贝纳尔多·罗塞利诺(Bernardo Rosellino,公元1409—1464)担任大教堂的工程师负责重建施工,教堂奠基后却因尼古拉五世逝世导致工程中断。第212任教皇庇护二世(Pius Ⅱ,公元1405—1464)于1460年谕令贝纳尔多·罗塞利诺在皮恩察城设计建造了文艺复兴广场的开山之作——庇护二世广场。

1506年4月18日,第218任教皇尤里乌二世(Julius Ⅱ,公元1443—1513)为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了奠基礼,由“将精美的建筑引向光明的第一人” 布拉曼特(Bramante,公元1444—1514)负责大教堂的重建设计工作;1626年11月18日,第237任教皇乌尔班八世(Urban Ⅷ,公元1568—1644)为教堂重建工程举行了落成献堂礼。

在圣彼得大教堂长达174年的重建过程中,共经历了28任教皇,先后承担大教堂主要建筑设计的共有17位声名显赫、星光熠熠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大师,即: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贝纳尔多·罗塞利诺、布拉曼特、拉斐尔(Raffaèllo Sanzio,公元1483—1520)、朱利亚诺·达·桑加洛(Giuliano da Sangallo,公元1443—1516)、乔孔多·达·维罗纳(Giocondo do Verona)、安东尼奥·达·桑加洛(Antonio da Sangallo,公元1455—1534)、巴尔达萨雷·佩鲁齐(Baldassarre Peruzzi,公元1481—1536)、小安东尼奥· 达·桑加洛(Antonio da Sangalloil Giovane,公元1483—1546)、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公元1475—1564)、皮罗·利戈里奥(Pirro Ligorio,公元1500—1583)、贾科莫·巴罗齐·达·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公元1507—1573)、贾科莫·德拉·波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公元1532—1602)、卡尔洛·马代尔诺(Carlo Maderno,公元1556—1629)、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公元1598—1680) 、多米尼克·丰塔纳(Domenico Fontana,公元1543—1607)等。再加上参与内部装饰的设计师,总计达140多人。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公元1928— )在《新艺术的故事》中说:“谁建了圣彼得大教堂?是上帝和岁月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若一定要说由哪个人建造了它,那个人就是布拉曼特。”

大教堂位于广场西南侧,平面布局是拉丁十字形(短臂十字形),总长度(含前廊)为211.5米,大殿内部长度为186.36米,两翼宽137米,占地面积为2147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9737平方米;有1个主穹顶和8个副穹顶,主穹顶内径42.56米,穹顶高44米;内部至穹顶共有537级台阶;内部顶点高123.4米,外部十字架尖端高136.57米;大教堂正立面宽114.69米,高45.55米,8根圆立柱和4根方壁柱高27.6米;正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圆形钟亭;檐口上方石栏杆上立有13尊高5.7米的基督和圣人石雕像;圣彼得和圣保罗的石雕像于1847年安置在大殿正面台阶底层两侧;圣殿前廊有五扇青铜大门,名称分别为“死门”、“善恶门”、“中央门”(又称“菲拉雷泰门”)、“圣事门”和“圣门”(又称“大赦门”)。最右边的大门为“圣门”,每隔25年的圣年(大赦年)才会打开。圣门代表耶稣善牧和羊栈之门,羊在《旧约》中是众生的象征。《新约·约翰福音》中耶稣曾说:“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平安。”因此,圣年中进圣门而大赦,是天主教徒的人生信念。大教堂内共有11个礼拜堂、45座祭坛、778根立柱、395尊雕像和135幅马赛克镶嵌画。作为无与伦比的艺术殿堂,大教堂充分展现了文艺复兴盛期震烁古今的艺术水平,具有崇高感、神圣感、庄严感和壮丽感,是时代最伟大的建筑纪念碑。美国作家、诗人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公元1803—1882)由衷赞美大教堂是“地球最美的装饰品”。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旗手”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公元1788—1824)称颂:

你出众地矗立着,不可比拟——

和神圣而真实的上帝最相称不过。

圣彼得大教堂

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无所不能的通才”、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琪罗逝世以后,他所设计的棱纹大穹顶直到1590年5月21日才最终封顶,被建筑史家称为世界五大穹顶之一(即意大利罗马万神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并被誉为“罗马的皇冠”和“动人的戏剧”。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Ⅴ Emereur,公元1500—1558)由衷赞美:“世界上不只有一位皇帝,但不会有第二个米开朗琪罗。”法国著名作家斯丹达尔(Stendhal,公元1783—1842)在《罗马漫步》一文中慨叹:“……假如天主教士的罗马不是以古罗马的破坏为代价建立起来的,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古罗马文物将多得多。但是假如基督教同美学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如此亲密的联盟,我们今天就不会看到圣彼得大教堂。”德国天才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公元1809—1847)在其意大利游记中意犹未尽地记述:“看不完的罗马景致就在我跟前,就像教人去练习享受人生。我要慢慢欣赏和品味,每天游览不同的历史古迹,印象最深的有……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每一次观赏都带给我纯粹的心灵欢愉,真是乐趣无穷!”

大教堂的“镇堂三宝”是:米开朗琪罗唯一署名的雕塑《圣殇》(又译《母爱》、《圣母怜子》),“巴洛克之父”贝尼尼所铸高25.5米的螺旋纹四柱青铜华盖主祭坛(又称圣体伞,简称“四柱华盖”),以及镀金青铜圣彼得宝座,上面安放着“彼得之椅”。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圣殇》

四柱青铜华盖主祭坛

位于大教堂北侧的梵蒂冈博物馆始建于1377年,总面积5.5万平方米,拥有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大小展室1400间。该馆的“镇馆三宝”是:观景庭院中被古罗马人认为“胜过其他一切雕塑和绘画”的古罗马群雕《拉奥孔》、米开朗琪罗在有“人类神学圣地”之称的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的被誉为“绘画史上的神曲”的穹顶画《创世记》和圣坛画《最后的审判》、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拉斐尔陈列馆签字厅中的壁画《雅典学院》。这些作品早已超越宗教信仰的范畴,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当我们今天观赏大师们的成就,会惊异人类在当时的创造力,并坚定对人类无限可能性的信念。德国文化巨人、有“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之誉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公元1749—1832)曾评论说:“没有参观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法国文学的完美魔术师”泰奥菲尔·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公元1811—1872)在《三韵诗》中写道:

当年米开朗琪罗画完西斯廷教堂,

他从脚手架走下,返回罗马城城里,

走下时神态庄严,走下时满面红光,

可他低不下眼睛,也弯不下手臂;

他的双脚不知道如何在地上走路;

他在天花板顶上已经把世界忘记。

《创世记》

古罗马群雕——《拉奥孔》

圣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建造时耗资巨大,第219任教皇利奥十世(Leo X,公元1475—1521)于1517年派约翰内斯·台彻尔(Johannes Tetzel,公元1465—1519)为特使赴德意志推销“赎罪券”筹集资金。这促使伟大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人、基督新教的奠基者、奥古斯丁会修士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公元1483—1546)于1517年10月31日在德国维特堡教堂大门上公布了振聋发聩的《关于赎罪券功能的辩论》一文,因全文共有95条,故通称为《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揭开了欧洲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这也是横扫奢风的新教诞生的标志。

拉斐尔陈列馆签字厅中的壁画——《雅典学院》

圣彼得广场是大教堂的隆重入口,属于典型的空间导向主体建筑的支配型广场,是文艺复兴史上最具纪念性的公共空间,是17世纪意大利的“艺术独裁者”和“神奇的创造者”贝尼尼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巅峰之作,充分展现了他在轴向、动感和制造高潮等方面的设计水准。1656年至1667年,第239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Alexander Ⅶ,公元1599—1667)委托贝尼尼设计建造圣彼得广场。广场造型和谐,平面呈完美的横向椭圆形和纵向梯形组合,从空中看为钥匙孔形,寓意为圣彼得掌管的“天国之钥”。教堂正面梯形广场称为列塔广场,长边118米,短边92米,高1.21米,面积约12700平方米。列塔广场连接的椭圆形广场称为博利卡广场,长轴194米,短轴125米,面积约21000平方米。两广场共同组成的圣彼得广场总面积为33700平方米。广场中部由两组气势雄迈的列柱廊环抱,布局简练、柱式严谨,弧形列柱廊共由284根塔斯干式圆石柱和88根石灰岩方柱组成。每组柱廊分为四列石柱,廊宽17.4米,圆柱高15米,圆柱上方横檐梁上架有石栏杆,使柱廊总高达到22.9米;檐头白色的石栏杆上环立146尊高3.2米的圣人和殉道者的大理石雕像,以及委托贝尼尼设计广场的亚历山大七世教皇的石雕徽章。

圣彼得广场列柱廊

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

双柱廊象征基督张开双臂,拥抱上帝的子民。正如贝尼尼所说:“既然圣彼得大教堂为所有其他教堂之母,那么它就应当有一双手臂式的柱廊,慈母般地拥抱天主教信徒,予其以坚定信仰;拥抱异教徒,将其纳入教会之内;拥抱非信徒,使其受真正信仰之启迪。”歌德赞叹:“在圣彼得教堂广场的柱廊里散步,就好像是在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

广场史诗性、音乐性、戏剧性和象征性的空间气势宏阔,富于动感,不同凡响。1623年新任教皇乌尔班八世在接见第一批拜见者之一贝尼尼时说:“你能见到教皇真是幸运,但我们更加幸运,贝尼尼就生活在我当教皇的时代。”1682年,贝尔丁努奇(Baldinucci)在贝尼尼传记中写道:“众所周知,贝尼尼是将建筑、雕刻与绘画整合成一个完美整体的第一人。”

广场有两座高14米的三叠式盛水盘喷泉,顶层是一个石榴形的双重圆顶,水流从顶端正中喷出,象征基督是永世喷涌的活泉;右喷泉是马代尔诺于1613年按照第235任教皇保罗五世(Paul Ⅴ,公元1552—1621)的谕令设计建造,左喷泉是贝尼尼于1675年仿建。

圣彼得广场上的三叠式盛水盘喷泉

广场中央高25.31米的埃及方尖碑雕凿于公元前1935年,公元37年由古罗马帝国卡利戈拉皇帝下令运至尼禄竞技场。1585年,第229任教皇、有“近代第一个城市规划师”之称的西斯克特五世(Sixtus Ⅴ,公元1521—1590)与巴洛克建筑大师多米尼克·丰塔纳共同制定了大规模改造罗马的规划设想。1586年9月10日,教皇西斯克特五世委托多米尼克·丰塔纳组织指挥900名工人、140匹马、44部链式绞车费尽艰辛将方尖碑竖立于圣彼得广场中央。方尖碑顶端青铜十字架中据说保存有当年钉死基督的真木十字架碎片,玫瑰色花岗岩碑身上刻有“基督胜利,基督为王,基督统万邦”的字句。广场以方尖碑为圆心,强化了纵向空间轴线感,同时还用白色大理石顺着子午线嵌在“圣彼得方块石”之间,与环绕着方尖碑的白色圆圈相连,并按罗盘盘面标示出八个放射性的基本方位。

圣彼得广场上的埃及方尖碑

从广场中央方尖碑到左右喷泉的正中央的石砌地面上各铺装一个镌刻着“列柱廊中心”(Centro del Colonnato)字样的小圆盘石标志,这两个标志处就是椭圆广场的两个圆心。站在圆盘石上观望,原来交错排列的四列石柱,只能看到第一列石柱,形成“四柱如一”的绝妙奇观。

荷裔美国著名人文主义作家、历史学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公元1882—1944)在《建筑的故事》一书中如此评述:“圣彼得广场可以说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建筑杰作,被称为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广场建成以后与教堂融为一体。站在广场远观教堂,其全貌可一览无余,更显出教堂的壮丽与雄伟。”

笔者于千禧年到访圣彼得广场时,正巧赶上周日中午在广场上举行奉告祈祷会,第266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 Paul Ⅱ,公元1920—2005)用意大利语、波兰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捷克语、乌克兰语等10多种语言向全世界祝福。广场上人头攒动,人潮汹涌,巨型屏幕上直播教皇布道的场面。在这壮观的宗教仪式和浓重的宗教气氛之中,不禁使人感到:要了解欧洲文化,必须首先了解欧洲的基督教。

从列柱廊广场的戏剧性,到大教堂柱廊本堂的象征性,再到“四柱华盖”主祭坛的超凡性;从列柱廊广场至大教堂纵向柱廊本堂所象征的《旧约·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到达上帝应许之地的“信仰之路”,到“四柱华盖”教皇主祭坛下圣彼得之墓所展现的以身殉道、为信仰作证的“生命之火”,再到后殿圣彼得宝座祭坛荣耀龛光源窗照亮圣灵鸽的“永恒真理之光”,圣彼得广场和大教堂极其生动地以空间展现时间,以形态展现精神。步入上帝怀抱,踏上信仰之路,点燃生命之火,沐浴永恒之光——这正是基督徒毕生追求的人生旅程,诚如《新约·约翰福音》中耶稣基督所说:“我就是真理、生命、道路……”

基督教所创造的璀璨文化,全面、深刻地影响了亿万欧洲人的世俗生活和精神追求,法国拉门内(公元1782—1854)精辟地指出:“没有教宗就不可能有教会,没有教会就没有基督教,没有基督教就没有宗教,也没有社会……”

英国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1822)在《论基督教》一书中说:“上帝一词带给人类心灵的启示,如同人类心灵一样,是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