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的功用、演化及其构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体助词“中”和“间”的区别与联系

0. 前言

0.1  “中”和“间”是现、当代汉语中两个典型的方位词,可以附在体词性词语后面表示空间义或时间义,譬如“空中、雨中、实践中”“田间、晚间、一瞬间”,这无疑是“中、间”最基本的用法。然而,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功能已进一步虚化,可以附在谓词性甚至副词性词语后面,分别表示背景(background)化过程性持续义和背景化时段性持续义。比如(本文现代汉语的例句,均不标出处):

演讲中,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对所讲内容的印象,就必须重读某些词句。—演讲间,麦克风突然出了点儿小故障,鲍尔默风趣地说:“我以为是遇到了一个大的技术难题”,全场大笑。

恍惚中,秋芸已挽着金绮纹消失了。—正恍惚间,前面传来了脚步声,小道另一头晃出两人影。

0.2  一般认为,“体”是人们对情状内部的时间构成所持的不同观察方式(Comrie1976),体范畴是动词最主要的范畴之一,也是谓词语法特征的重要体现(Smith1991)。不过,与印欧语系诸语言相比,汉语的“体”有自己的特点:语法化程度不高;多用分析手段;“体(aspect)”和“时(tense)”常有兼属。我们认为,根据“中、间”所表示的时体义,总体上看,与“着”比较接近,都属于非完整(imperfective)的持续体。不过,这三个标记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果说“着”是典型的持续体标记,那么“中、间”就是非典型的持续体标记。

0.3  对于时体标记“中”,已有一些探讨和分析注23,但对于时体标记“间”的功能和特征,迄今尚未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至于两者在功能特征和表达倾向等方面的异同,更是鲜有论及。因此,本文准备从三个角度对“中”和“间”这两个时体标记进行考察和比较:首先考察句法特征,然后分析时体意义,最后辨析两者的个性差异。

0.4  时体标记“中”和“间”还有另外两个相关形式——“之中”和“之间”。从继承和发展看,“中、间”大多是由“之中、之间”简省而成的。注24然而,从功能和表达看,反而是前者比后者更加虚化,用法也更加多样。因此,本文只讨论现代汉语的“中”和“间”。

1. “中”和“间”的句法特征

1.0  在句法特征上,与典型的持续体标记“着”相比,“中”和“间”在附着对象的音节选择、句法分布的位置限制、功能性质的虚化程度三个方面,都具有一系列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附着对象的非单音化、句法分布的非中置化、词类性质的非匀质化。

1.1  非单音化。所谓非单音化,就是指就附着的对象而言,“着”在音节上不受限制,而“中、间”一般只能附在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后面,极少附着于单音节。例如:

(1) 已是凌晨两点多了,猛烈的暴风雨还在一个劲地下着(*中/*间),忽然,左岸江堤出现了险情。

(2) 蓓兰轻轻地说着(*中/*间),二牛呆呆地听着(*中/*间),两个人似乎都已忘记了自身的处境。

不过,尽管在音节上有所限制,但是在附着对象的句法特征方面,“中、间”比“着”反而更少受到限制。譬如,除了“VP”外,“中、间”也可以附在状态化“AP”后面。例如:

(3) 想想自己多年来一直想做室内设计师的梦想,看着新装修的小屋,发觉自己还有点天赋,得意中(?着)却感叹,为何我现在还在这里上班呢?

(4) 我信以为真,以为可以名正言顺地等着下课,正得意间(?着),她又给我找来一支圆珠笔,还坐在我身边不走,看着我又想怎么伺候它,这下我只有翻白眼了。

又比如,一些四音节的成语后面,也可以用“中、间”,而不宜用“着”。例如:

(5) 这几天心情颇为苦闷,百无聊赖中(?着)写了篇札记消磨我的浪费得够呛的时间,没读过李敖、沈从文等的大作,不好说王小波是中国当代白话文学第一大师。

(6) 上午我在家看书,百无聊赖间(?着)突然接到一好友电话:“告诉你个好消息:你考了个高分!政治90,英语80……”挂断电话,心里不知是什么感觉,扬眉吐气间又夹杂着苦涩和辛酸,久久难以平静。

再比如,“中、间”还可以附在重叠式短语后面,而“着”一般不能这样用。例如:

(7) 匆匆忙忙中(?着),一天很快过去了,初到鄱阳湖,我便被这儿的美景吸引了,但我知道我们不是为欣赏美景而来,是为了保护这美景而来,为了将环保意识撒播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而来!

(8) 沉寂了快一个月,匆匆忙忙间(*着)不停地变换着工作地点,是随波逐流还是与他人不同,我无从回答。

“中、间”甚至还可以附在副词性词语后面表时体,“着”也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例如:

(9) 我喜欢这首曲子,每每聆听之后便释然,豁然中(*着)还有一种充电的感觉,会平添一种力量和信心,久而久之,这曲子竟成了我人生道路上自慰、自激的良友。

(10) 一座山峰转下,豁然间(*着)眼前开阔,传说中的纳木错圣湖出现在面前,静静地蛰伏在雪山之间,散发出一片炫目的蓝色。

由此可见,从搭配对象的音节节律看,“中、间”受到的限制确实要比“着”严格;但是从搭配对象的功能和形类看,“中、间”要比“着”更加自由,也更加灵活。

1.2  非中置化。所谓非中置化,就是指“中”和“间”都具有极强的后附性特征——“V中”和“V间”都不能带宾语,或者说“中、间”都不能位于动宾之间。例如:

(11) 这两天一直感觉很不踏实,像等待着(*中)审判一样等待着(*中)学校那边的消息,以前我可从来没这样在乎过自己的成绩。

(12) 当可口可乐靠魔兽世界版广告推广着(*间)自己的品牌时,百事才发现,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其实也应该是自己大展拳脚的领域。

正因为“中、间”具有很强的后附性,所以,现在一般只能附在无宾式动词后面。当然,如果某些VO式短语,已经具有词汇化倾向了,也可以后附“中”或“间”。例如:

(13) 吃饭中,忽然想起家里的一道美食,那就是家里的家常小炒:炒田螺。

(14) 吃饭间听他们说话,原来都是我爸妈以前上山下乡去农场时的一群伙伴,算算也30年了。

真正的VO式短语后附“中、间”的用法,主要见于台湾、香港等地区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而且,其可接受度还不高。下面分别是台湾和大陆的用例:

(15) 警方对张某的说辞极重视,已经请他全力协助警方指证歹徒中

(16) 妈妈准备晚饭间,我上QQ碰到了我以前小学同学,跟她聊起来才得知现在出国留学很热,好友小贝已在澳大利亚待了两年了,小江听说也要去了,有钱有门路的都要出国,好像国外可以淘金似的!

细究起来,无论是非单音化还是非中置化,“中、间”之所以会与“着”存在这两方面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着”是从谓词补语虚化而来的,而“中、间”都是从方位词转化而来的。作为两个由后置(postposition)成分发展而来、虚化程度还不高的体标记,“中、间”在搭配方式和句法分布等方面必然会保留比较多的原后置方位词的句法特征。

1.3  非匀质化。所谓非匀质化,就是指与“着”的内部匀质化(homogeneous)状态(方梅2000)完全不同,“中”和“间”目前都还处在向体标记转化的过程中,而这种体标记化过程的演化进度是很不平衡的,从而导致了“中、间”这两个成分处于一种由表方位而表时体、由比较虚而更加虚的非匀质化(non-homogeneous)状态之中。换句话说,当代汉语的“中、间”,实际上还是两个由方位词到体标记依次演进的连续统(continuum)。

在这个连续统的最后段,“X中、X间”表时体时还只能充当介词“在”的宾语。例如:

(17) 没有不良嗜好,不沉溺于声色犬马,不追求奢靡豪华,在漫不经心中成为大贪,这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18) 分手间,我心中既感动又无奈,天知道这痴情的妮子在异国他乡这些年苦苦等候间吃尽了多少苦头,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啊。

这些“X中、X间”,确实也表示了一定的时体意义,但在功能上毕竟还处于由方位词向体标记转化的起步阶段,还保留着较多的原词特性,充其量只能算两个准时体标记。

在这个连续统的最前段,“中、间”都可以附在前景(foreground)句的谓词性宾语后面。这一分布已接近于“着”,是“中、间”体标记用法中典型化程度最高的。例如:

(19) 据120急救人员说,当他们赶到现场时,两位老人均已死亡。……此次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

(20) 据调查,该店家违规有三:一、无证经营,未到工商局注册登记。二、非法招工,涉嫌雇用未成年青少年。三、噪声过响,严重干扰附近居民生活。此案目前仍在侦查间

在这一分布中,“在”是谓语,“X中、X间”是谓词性宾语,其表体功能自然强于充当介宾时。相对而言,“间”的时体化程度远不如“中”,“间”附在前景句谓词后面表时体,目前还只能附在“在”的宾语后,而“中”附在前景句谓语后直接表时体已经很常见。请比较:

(21) 人类探索火星的行动今天又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其他相关的实验计划在进行中(正进行中)。

(22) 正像一个朋友说的那样:人生就应该像青青翠竹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总结一次,每总结一次,就提高一次,因此,我说,进步就在回首间(正在回首间/*就正回首间)。

在这个连续统的中间段,就是各种附在不同背景化的句法成分或句子成分后面的“中、间”。其中最常见的分布就是附在句中状语“VP”和句首修饰语“VP”的后面。例如:

(23) 蓦然回首中,我发现这次草原之行,自己除了兴奋和满足之外,也有不少的遗憾——没能在大草原上信马由缰、任意驰骋,没有体会一种在草原上纵马奔腾的感觉。

(24) 蓦然回首间,我突然感到:凡事皆应挣脱凡尘俗事的羁绊,用真心去感受,那么,即使再平凡的、司空见惯的景色,也有不平凡的美丽,就看你是否愿意欣赏和体会。

此外,大量的、经常附在插入语后面的“中”和“间”,也属于这类用法。例如:

(25) 我刚把酒端到嘴边,头一歪趴在了桌上,神情恍惚中,知道有人把我抬到我和蓝薇的新房中。

(26) 听着窗外那若有若无的雨声,望着那盏昏暗而孤独的吊灯,神情恍惚间,我渐渐进入了梦境。

正因为都还处在演进变化的过程中,所以体标记“中、间”的内部都是非匀质的。不过,就这个依次渐进的连续统的整体情况看,其中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而两头的差异是清楚的。

从这一部分的描写和分析可以看出,“中、间”虽然已经并且正在转化为体标记,但是由于本身的典型化程度还不高,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方位词的功能特征,加之各自内部的虚化程度很不匀称,所以,与典型的持续体标记“着”相比,目前都还处于辅助性的地位。

2. “中”和“间”的时体意义

2.0  在表达功用上,“中、间”作为持续体标记,必然会与“着”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即使同样是表持续体,“中、间”还是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系列看似矛盾实质一致的对立统一关系:背景化与非背景化、情状化与非情状化、过程化与非过程化。

2.1  背景化与非背景化。从所表时体特征看,“中、间”所表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背景化的持续体——或表示某个主体行为的发生,正处在另一相关动作进行的过程中。例如:

(27) 大学开始时,在班级自我简介的时候我们开始认识到他,而且认识到他来自农村,说话中带着些许的率真,平易近人。

(28) “我们都是学计算机的,在非洲不但能学到很多东西,还能帮助别人,这样的经历对我们一生很重要。”说话间,甜蜜的微笑一直挂在小两口脸上。

这两句表示:主体行为“带”和“挂”的发生,正处在“说话”的过程中和过程间。

或表示某个主体行为的发生,正处在另一相关状态持续的过程中。例如:

(29) 踌躇中,一口气把《历史深处的远虑》看完了,花了我整整3天的时间,一个字,酷,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纪实文学作品了。

(30) 踌躇间,一位朴实的老汉热情地邀请我到他那里暂住一宿,穷途末路的我绝望地望了一下落日的余晖,然后狠狠地点点头,感激万分地跟随着老人来到家中。

再或者,表示某个主体行为的发生,正处在另一相关性质延续的过程中。例如:

(31) 现在仍然觉得,在幸福中保持清醒,是多么难得的本领,因为幸福是如此来之不易,不可预期。

(32) 热恋的情感将你俩载入了至爱的小舟,新婚的甜蜜环绕在你们周围,幸福间一起播下“希望”的种子——小生命即将从这里开始,这是双方共同的期望和选择。

一般情况下,这种背景化“VP”的逻辑主语就是主体行为的主语,不过有时也可以不一致。

除了背景化以外,“中、间”也有非背景化用法,尤其是“中”常用于前景句。例如:

(33) “康欣家园”开盘以来,销售情况非常之火爆,目前一期已经告罄,二期正热卖中

(34) 据警方表示,该嫌犯极为凶险,为一号通缉要犯,现正追捕中

虽然“间”还没有典型的非背景化用法,但“中”表前景信息的用法,近年来发展得很快。

2.2  情状化与非情状化。所谓情状化,就是指“V中、V间”所表示的持续性,通常都不是具体的持续性动作,而是将各种背景化行为转化为持续性的情状。正因为“中、间”主要表示情状化持续,所以,凡是动态性较强的“V着”都不能换用“V中”或“V间”。例如:

(35) 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睛平视着(*中),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膀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

(36) 每月又有二十几元工薪,家里没有人惦记着(*间),又没有找女朋友,就买了烟学抽,不料越抽越凶。

而一些以表示情状化为主的“V着”,则通常都可以改用“V中”或“V间”。例如:

(37) 它不像别的毒蛇,哪怕是眼镜蛇,虽也剧毒,毕竟容易让人惊觉,出击时,必先高高地昂起头来,竖直身子,呼啸着(中/间),先要威吓住对方,人遇到也好防备,可以把手中的物件朝旁边扔去。

(38) 正吆喝着(中/间),这老头儿推着筐过来了,指着我说:“你个大小伙子,怎么抢我的买卖?”

反过来,凡是情状化特征较强的“V中”和“V间”,一般也都不宜换用“V着”。例如:

(39) 逛街可以购物,可以闲看,漫不经心中(?着)或许就找到了一份小觅清幽、顾盼流连的欣喜,或许只是带着自己的淡然在人群里走了一遭而已。

(40) 时光漫不经心间(?着)已经走过了一年多,……日子虽然平淡,幸福却始终萦绕在我和妻子的心田,可以说,我们是用互相理解和信任共同打造我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的。

即使同样都是背景化表述,“V着”与“V中、V间”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试比较:

(41) 等待着,每一次相遇,可以开口和你打一声招呼,听听你的声音;等待着,与你同行,与你闲聊,可以了解你的一点一滴。

(42) 这么多天来,等待中有很多幸福,但这种幸福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的,只有用心地去等待,用心地去感受,这种等待是幸福的。

(43) 媳妇终于熬成了婆,等待间有期许,期许会给出压力,如果老盼不到,伤感挫折就会跟着来。

“V着”即使作为背景,仍然表示动态化持续,而“V中、V间”则主要表示状态化持续。

除了情状化以外,“中、间”也可以直接表示非情状化的持续性,尤其是当“中”和“间”直接附在后续句的谓词性词语后面时,所表示的都是比较典型的动态化持续。例如:

(44) 连接宁波与沪杭的萧甬铁路在境内设站,洪(塘)镇(海)铁路横穿镇境,直通杭州。洪塘编组站设在本镇上邵村,目前正在兴建中

(45) 王杰诚恳地说,莫绮雯家十分保守,他正在追求中

(46) 坦率地讲,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还有很多地方不懂,目前还在学习间

当然,这种非情状体用法,“X中”还不够典型,而“X间”则刚刚起步,使用并不普遍。

2.3  过程化与非过程化。“中、间”所表持续体的另一特色,就是表示行为性状的过程化。所谓过程化,就是指“V中”和“V间”蕴涵有较强的过程义和期间义。请比较:

(47) 激动中,我只能用鬼使神差来形容这件事了,并且还是将信将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命中注定,也不了解这算不算坚持不懈的胜利?

(48) 若彤不满静芳的逆来顺受,激动间,静芳说出了与锦鸿父子之间的仇恨往事。

(49) 四年一回的世界杯,激动着亿万人的心,本人虽不是球迷,可每天混迹其间,也受到了感染。

同样都是表示“激动”的状态在持续,“激动中”和“激动间”在表示持续的同时还强调了“激动”这一状态持续的过程,而“激动着”只表明“激动”的持续,并不表示“激动”的过程。有时这种过程性差异不是很明显,但仔细辨析还是能够体会到的。例如:

(50) 正议论中,忽然探子急报:南北大军,约三万余,已快抵达铁网山,并两翼扯动,看来是欲构成环围之势!

(51) 正议论间,侍者送来一份报纸,上刊一条特别消息,报道张绮棠已将遗产全部捐赠政府,于是五人齐口同声大喊:“这不是完了吗?”

(52) 正议论着,服务员拿着一个尺把长的老式信封来找我,原来那两个穿袍子马褂的人是找我的,这个信封原来是“拜帖”。

细心体会可以感知,虽然都表示“议论”在持续,“议论中”还能显示正在议论的过程中,“议论间”还能显示正在议论的过程间,而“议论着”只能表达议论正在进行中。

除了过程化以外,在特定语境中,“间”也可以表非过程用法,主要是可以通过一些谓词或表意外的时间词注25,表示时间之短暂或变化之迅速,“中”偶尔也可以这样用。例如:

(53) 说话间,晚会开始了,红豆客栈里灯火通明,街舞、印度舞、走秀、小品、相声,节目精彩纷呈。

(54) 说话中,八月十五就快要到了,我们现在就提前给大家亮出各种美味的月饼啦!

(55) 猛然间,右眼一阵剧痛,冒着金花,剧痛之后,眼前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了!

(56) 猛然中,我发现了路标,没错,是卢沟桥,再不出去,真奔河北了。慌忙中我选择卢沟桥北出口,等出来后才发现,哟!这个地界怎么那么荒凉呀。

非过程化用法所占比率不高,比较而言,“间”用得比较多,且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中”很少这样用,两者的表达效果也有较大的区别(分析详后)。

上面三项对立性差异表明,由于自身的非匀质化,“中、间”的表达功能还保留着多样性的特点:背景化和情状化用法占据主导地位,表明二者的时体转化过程尚未完成,所受限制还较多;前景化和动态化用法的出现和发展,表明二者正在向较为典型的体标记演化;同一种标记可以分别表示过程化和非过程化,表明二者的持续体语法义尚未完全定型。总之,“中、间”所表的持续义既不典型也不稳定,在现代汉语时体系统中还处于辅助性的地位。

3. “中”和“间”的用法差异

3.0  本节讨论“中”和“间”在表达功用方面的差异。总体上看,“中”所表的时体义相对明确和稳定,而“间”所表的时体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间”在表示持续体时,由于还保留了较多的方位词义,还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可变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中”在表示持续体时,尽管一开始也保留了一定的原词汇义,但随着时体特征的逐渐范畴化,正在向一个相对比较典型的单一功能体标记发展,所以两者的差异多表现为缺项对立:主要是“间”有而“中”无,少数则是“中”有而“间”无。

3.1  阶段性特征。所谓阶段性,就是指虽然两个体标记都是由方位词进一步虚化而来,两者的隐喻机制也是一致的,都是从空间转向时间,但表义模式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间”转化为表时间后,主要表示“X”实施的期间,因而所表示的持续性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该动作行为在感觉上是有一定的时间界限的;而“中”转化为表时间后,主要表示“X”实施的过程,所表示的持续性具有较少的阶段性特征,至少该动作行为的起点和终点很少受关注。试比较:

(57) 大约我的虔诚感动了老天,给我些眷顾,昨夜沉睡间(重在“阶段性”,比较:沉睡中)果真落了雪,无声无息,一小时一小时地轻轻飘下来。

(58)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三轮车、四轮车等农用机械的轰鸣声就把人们从酣睡中(重在“过程性”,比较:酣睡间)唤醒,匆匆吃罢早饭就集合家里的男女老少奔赴劳动第一线。

前者重在说明在某个时间阶段内“沉睡”,后者重在说明处在“酣睡”这一行为过程中,虽然“间”和“中”可以互换,但互换后句子原来蕴涵的语义特征就有所改变了。再比如:

(59) 正高兴间,查太太又发愁了,说小小查将来在上海长大,不要成上海男人了吗,不过,仔细想想,身边的上海男人其实也都很正常。

(60) 所以,现在的我心情还不错,应该说是还在高兴中;同宿舍朋友说:看你不像在高兴中,简直像是在疯狂中,嘴角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

“高兴间”主要表示“高兴”的状态存在于目前这一阶段内,具有时段性特点;而“高兴中”只是表示“高兴”的状态目前正处在延续的过程中,并不关涉其起点和终点。换句话说,同样表示非完整的持续体,“间”具有阶段性,而“中”没有阶段性。正因为“X间”可以表示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持续体,所以“X间”有时可以充当补语,而“X中”不行。例如:

(61) 读了有两三段,正读得兴高采烈间(*兴高采烈中),忽然好像听见传来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周润华停了下来,这回听得真切,是鼾声。

(62) 旁边的几个不知谁先挑起了同系男女生谈恋爱的话题,正谈得兴高采烈间(*兴高采烈中),那个平时与我们外地学生交流甚少的哥们,突然慢条斯理地自顾自吟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为何偏在二系找。

前面已经指出,“中、间”在一定场合下都可以表时间的短暂和迅速,其实,“中”即使偶尔可以表示时间之短暂,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过程性,在这方面受到的限制仍然较多,而“间”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受到的限制要少得多。譬如,同样是附在“VP”后面,将某个“VP”发生的时段聚焦化,突出一个瞬间,一般的“VP+间”几乎都可以强调时间之短、变化之快,而大多数“VP+中”则不具有强调瞬间性的表达功能。试比较:

(63) 不会吧,说话间(?中)就涨到了三千啊,这些个开发商简直就是在抓紧时间抢钱嘛!

(64) 俗话说,功夫全在脚下,抬腿间(*中),我们已到了学校大门口,牌匾上书写着“十三中”,墙上写着“涛贝勒府”,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面的两个“VP间”都已不再表示动作的持续性,而是表示动作的瞬时性,“间”只是强调某个时点。而上述“VP中”表示瞬时性的用法,要么接受度不高,要么就不能说。

正因为“间”具有表瞬时性时点的功能,所以,可以附在一些表瞬间的时间词后面,以加强其瞬间性时间的表达效果,而“中”虽然有时也可以这样用,譬如例(56)所举的“猛然中”,但那些最典型的瞬间词“忽然、突然”等后面,还是不宜后附“中”。试比较:

(65) 终日忙于工作的男子汉们,可能会感到忽然间(?中)多了一分闲暇,公务家务一肩挑的主妇们,或许觉得俯仰间平添一分自在。

(66) 突然间(?中),广场上照明灯全部熄灭,一瞬间又全部打开,如同白昼。

有时候,即使可以附加“中”,其表达效果也是不同的。譬如一些“X然”拟声词,附上“间”以后,就可以强调瞬间性,而附上“中”以后,强调的还是过程性而不是瞬间性。例如:

(67) 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他,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被告知得了肺癌,就如他后来告诉父亲的那样,他的精神支柱在轰然间(比较:轰然中)倒塌了,而且毁得很彻底。

(68) 就像现场一样,气氛是戛然间(比较:?戛然中)转变的,从巫迪文超烂的现场演唱到天宇经典的哈利·波特造型,一点点放松了我们的戒心,直到宋晓波被直接送上对决台的那一刻……我傻眼了,因为我曾经很乌鸦嘴地开玩笑过,说要把天宇PK下台,除非派上宋晓波,不幸言中了。

“轰然间”和“戛然间”说的都是一刹那间的事情,而“轰然中”和“戛然中”说的还是表示一个过程,而“戛然中”这样的用法,即使可以说,其可接受度也是比较低的。

3.2  主观化用法。所谓主观化,就是指“X间”可以将客观上比较长甚至相当长的时间段,主观上看作很短的瞬间。换句话说,说话人在使用某些“X间”时,可以不顾客观时间的实际长短,主观上认为很短,而“X中”虽然可以表瞬间,但基本上没有主观化用法注26。例如:

(69) 据俄媒体披露,俄罗斯首富霍多尔可夫斯基趁着国际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大肆倒卖国家石油资源,经常转手间(?中)其财产就猛增几十万卢布。

(70) 减少了迷惘,增添了坚毅,曾经的丁香姑娘只剩一个模糊油纸伞的背影,回首间(?中),已是褪尽少年轻狂的淡定。

上面的“转手间”“回首间”实际所用的时间非常短暂,但说话人将它们用来转述现实世界中一段本来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就是一种主观化的表示法。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夸张:

(71) 弹指间(*中),40多年过去了,自淮河大堤建成后,方邱湖的“行洪”功能已有名无实,方邱湖畔相继建设起国家许多重要设施。

(72) 仿佛就在昨天,老舍先生笔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连自己名字也没有的长孙媳妇,整天围着锅台操持;转眼间(*中),今天的城乡大体三口之家中,“妻管严”成了丈夫们爱用的谐称。

尽管实际时间是“40年”甚至更长,但说话人主观上可以认为其很短,就像“弹指、转眼”这么快。这种借助于隐喻的主观化夸张用法显然是由瞬时化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再比如:

(73) 陆氏夫妇见她一眨眼间(*中)已连杀三人,明知无望,一咬牙,便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

(74) 也就是说,俯仰间(*中),你已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国各领域内有成就、有发现的人们进行了对话,倾听了他们的见解和妙论,使你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X间”的主观化表示法,是与“间”表瞬间性用法密切相关的,正因为“X间”的阶段性行为可以压缩,所以,才可以主观上强调其迅速。事实上,“X间”的夸张用法是一种历史继承,早在近代汉语中就已经有了,而“V中”表瞬间的用法是现代才形成的。例如:

(75) 那人就地撮把土,望着那前面海大般白浪滔天的水只一撒,转眼间就现出原来平地,对众人道:“汝等应有数日灾厄。今妖水已灭,可速归营,差人到卫州,方可解救。汝等勉力报国!”(《水浒传》九十五回)

(76) 弹指间,过了半年光景。济南府里有几个俗财主,也爱王冕的画,时常要买;又自己不来,遣几个粗夯小厮,动不动大呼小叫,闹的王冕不得安稳。(《儒林外史》一回)

也正因为“X间”很早就已经有了主观化夸张用法,所以现代汉语中大多已经习语化了。 注27

3.3  前景化趋势。前文已经指出,“X中”和“X间”所表的持续体几乎都是背景化的,“X中”和“X间”一般都是附在背景化的谓词性成分后面。然而,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直接附在表前景信息的谓语动词后面的用法,近年来正在日益增多。例如:

(77) 据报道,当地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而且目前仍在快速发展中

(78) 2004年5月17日夜,张洪进伙同赵智洋窜至张家港市长安路绿源机械公司,采取钻窗入室等手段,窃得绿篱机三台、吹风机一台,总价值一万余元,作案后一直在逃。……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

这种用法正在发展的一个有力的证据是,“V中”前面的“在”甚至“正”正在脱落。例如:

(79) 人类探索火星的行动今天又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其他相关的实验计划正进行中

(80) 北京牌电视“历史情”“手足情”40年庆典活动火热进行中

比较而言,“X间”目前还很少附在前景小句的后面,基本上还只能表示背景信息。例如:

(81) 据警方表示,该嫌犯极为凶险,为一号通缉要犯,现正追捕中

(82) 奉天来到偷鱼贼指定的交钱地点,按要求将银子装箱沉入河中,等着锦鲤鱼还回,不料绑匪突然现身拿起钱箱就逃,正追捕间,一名飞贼中了奉天的袖箭。

后句“一名飞贼中了奉天的袖箭”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句子似乎难以煞尾。再比如:

(83) 到了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睡眠时间已经减少到七至八个小时,而今天仍在减少中(?间)

(84) 因对天娱条约约束不满,成都赛区20强目前尚无一人签约,双方仍在僵持中(?间)

上面两句的“V中”都是非背景化的,所以,换成“间”后显得接受度不高。

由此可见,由于方位词“中”和“间”本身的语义内涵各不相同、各有侧重,虚化为时体标记之后,各自保留的语义积淀也各有特点,各自继承的习惯用法也不尽一致,所以,虽然两者都是由后置的方位词转化的体标记,但还是存在着一系列或大或小的差异。

4. 结语与余论

4.1  在印欧语中,“体”大多是通过动词的屈折变化表示的,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用分析手段。而汉语表示“体”的手段语法化程度还不高,“着、了、过”一般都认为还是体助词。与“着、了、过”相比,“中、间”的语法化程度更低,所以,也就具有更多的词汇义特点。我们想,“中、间”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是颇具特色的:首先,在来源和发展上,“中、间”与一般的体标记不同,都是体词后的方位词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由空间转向时间,由附体扩展到附谓再转化而成的。其次,在搭配和分布上,“中、间”虽然都只能后置,但搭配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附在谓词性词语后面,而且还可以附在副词性词语后面。最后,在表达和作用上,尽管“中、间”目前还处在时体化的起始阶段,还较少直接参与表示前景化的持续义,但是在表示背景化持续义时,无论是单用还是合用,所表的持续义丰富多样。

4.2  由于受印欧语语法的影响,汉语以往的体标记研究几乎都集中于虚化的谓词,其实,方位词虚化为体标记的现象,在其他类型的语言中并非没有。譬如,除了印欧语系以外,在汉语方言中,闽方言的某些次方言中,“X里”已经由表空间转向表时体,在汉藏语系中,景颇语中的“X处”也已经由表处所虚化为表时体注28。由此可见,在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已经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时,面对各种纷繁多变的现、当代汉语语法现象,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既要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语言理论,又要紧密结合汉语自身的特点;既要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又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唯有如此,庶几才能真正有所突破,有所创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