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长城区域史”的提出
对于明中期榆林长城修筑的研究,本书尝试采取“长城区域史”的研究模式。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巨的军事工程,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皆形成了长期性、结构性影响。贯穿中国北部的广阔的长城边疆一直处于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对峙、拉锯地带,并未长期、固定地归属于其中任何一方,相对于中原腹地、内亚腹地,在生态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文化面貌,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历史道路方面,都是独具特色的地理空间。可见,长城无论从历史内涵,还是地理空间而言,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既具重大影响力又具长期独立性的历史主体。因此,可以将长城边疆视作相对独立于中原腹地、内亚腹地的区域空间,即“长城区域”。从“长城区域”出发,审视其对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的研究范式,可称之为“长城区域史”(the Regional History of the Great Wall)。
“长城区域史”研究范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整体上审视长城区域对于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的影响;二是进一步将长城区域细化,审视某一长城区域社会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长城区域史”倡导利用包括政书、文集、方志、舆图、家谱、碑刻、壁画、传说等一切有关资料,从区域史的角度,考察某段包括边墙、镇城、营堡、城寨、墩台等在内的长城设施与地理环境、军事能力、国家政治、经济财政、周边社会、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弥补以往长城研究局限于军事防御的不足,全方位揭示长城与中国北方社会的历史关系,并进一步将其置于中国史乃至世界史视野之下,审视这种历史关系对于中国史乃至世界史整体进程的历史影响,从而构建长城史的全息图景。在此基础上,突破当前长城保护局限于军事设施的瓶颈,倡导对长城军事设施、生活聚落、社会族群、文化传统的整体保护,从而竭力保存与长城有关的一切历史遗产。“长城区域史”研究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在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长城具体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长城解释体系,以之作为长城保护的依据与指导。
本书便采用“长城区域史”研究模式,尝试揭示围绕榆林长城修筑,明代国家与榆林社会所形成的包括地理、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因素在内的多维互动关系,从而揭示榆林长城修筑的整体面相与复杂线索,在此基础上,倡导对榆林明长城进行整体保护。
2006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界定了长城保护的对象:“本条例所称长城,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这一界定相对于以往仅将墙体视作长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却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比如长城是一个立体纵深防御体系,许多城堡、军寨、墩台,脱离边墙主体区域之外,距离甚至十分遥远,由于该界定较为简单而笼统,不便于准确认定这些军事设施是否是保护的对象。但如果不将之也划入长城范畴之内,无疑会产生一定甚至重大的遗漏。另一大局限是未涉及非军事设施部分,使长城保护内容少了一半。长城历史遗产,除军事建筑以外,还包括周边生活聚落、社会文化内容。军事设施遗存传递的是长城军事防御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周边生活聚落、社会文化遗存传递的却是长城日常生活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在对长城军事设施保护的同时,对包括民间聚落、信仰场所、方志、民间文献、族谱、碑刻、戏曲、传说等在内的长城遗产加以保护,是从整体上保存长城历史遗产的必要环节。
长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在2006年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中,其他国家以举国之力宣传各自的历史遗迹,而长城却在大多中国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基本完全依靠国外的投票,以最高票数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波罗堡古民居(2009年摄)
因此,保护长城,不仅是保存中国历史遗产,也是保留世界文化记忆。但长城每天都在消失,我便曾亲见某一长城设施一年之内消失。可以说,长城现在正处于毁灭还是保存的十字路口。
河北以东的“东部长城”,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石,许多长城都修筑于山岭之间,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多数是砖石混筑,不仅坚固,而且由于处于崇山峻岭之间,远离喧闹繁华的人类社会,主要受自然因素的侵蚀,人为破坏因素相对少些。东部长城蜿蜒起伏,具有旅游观赏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物保护。在当前及以后,如果不再人为地拆毁长城,“东部长城”保护的前景是较为乐观的。
云蒙山长城(1)(2009年摄于密云县)
云蒙山长城(2)(2009年摄于密云县)
青山关长城(1)(2010年摄)
青山关长城(2)(2010年摄)
坍塌的山丹明长城(2016年摄)
嘉峪关边墙(2008年摄)
坍塌的旧安边营城墙(2009年摄)
与之不同,“西部长城”大都修筑于平原地带,采取夯土内筑、外砌包砖的形式。本来砖包之后,长城十分坚固,但由于大规模拆毁长城包砖,使夯土裸露了出来,不仅更容易受到自然侵蚀,而且由于距离人类社会较近,且夯土容易挖铲,因此不断受到人为因素的剧烈冲击。近二十年来,由于西部经济开发与能源开采,“西部长城”进一步受到经济建设的巨大冲击。而蔓延于平原之上的土长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没有什么观赏价值,难以得到关注与保护。
以榆林明长城为例,如果对榆林明长城现状加以概括的话,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辟为田地、夯土坍塌、道路斩断、垃圾满地、民居挖洞、坟地遍布是榆林明长城的基本现状。
如何保护长城,使其不致“人为”消失,是摆在我们这个时代面前的艰巨任务。长城如此巨大,只有发动国家与社会的全体力量,才能实现有效保护。
在讨论榆林明长城军事设施之外,本书对于长城周边社会情态、宗教信仰,也有详略不同的描述。之所以写这部分内容,是因为正如前面所述,这些内容也是长城历史文化内涵的一部分,是长城整体保护的一部分。即使当代社会与明代已大为不同,即使重修的建筑可能已失去原有风貌,但毕竟其中蕴含一定的历史继承,对于了解明代长城历史、当今长城情态,都具有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