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1999年,我获得了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现代教育的边缘透析”。在论文中,结合我在南山进行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论述了自己一些关于教育的思考。
社会是教育的依据,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要求。面对着既分化又整合、不断变革的社会,教育做出了何等的反应呢?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吗?
随着社会的分化,教育内部也发生了各方面的分化。学生、教师、教育结构、教育形式、课程等方面都发生了分化,分化的结果导致了教育手段与教育目标的分离、教育结果与人性发展的分离、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的分离等诸多矛盾,从而破坏了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统一性。教育的不完整性突出地表现在:
1. 教育被局限于人生的某一阶段,而不是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各类教育之间、各种教育形式相互割裂,课程、学制等方面缺乏弹性,学生不能在各类教育之间自由转学或临时退学。一个人学习的机会被限制在固定的年龄、固定时限和狭小的范围内。各类各级教育机构缺乏终身教育的观念,忽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2. 学校缺乏开放性,与社会、与整个世界的联系被割裂。我国许多地方却把“封闭式管理”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学生长期被限制在极小的空间范围内,通常是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如此成长的学生除了学会关心分数,学会服从以外,不知道还能学会什么!
3.教育目的缺乏对完整的人的关心。我国历次的教育方针均未提到对完善人格的培养,而始终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等工具价值上。即使提到全面发展也没有把全面发展定位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上。
4.教育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包容性。完全独立、封闭和绝对自成体系的单科性学科课程一统天下,而大量课外读物、日新月异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无法进入学生的视野。
5.专业设置和学业管理缺乏融通性。文、理过早分科,专业划分过窄过细,课程设置过分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各专业之间相互封闭,学生不能跨专业流动。不完整的教育只会造就不完整的人。不完整的人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缺乏穿透力。常见的“高分低能”现象是其具体表现之一。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之所以缺乏穿透力,主要是由于教育忽视对学生复合精神、批判意识和普适能力的培养造成的。
缺乏复合精神,表现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常采取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僵硬态度,以致个体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
缺乏批判意识,既表现在对外部世界包括他人、社会现象、科学知识等缺乏批判意识,又表现在对自己的态度、行为方式和处境缺乏反思意识。
缺乏普适能力,普适能力不是一般的记忆力、观察力等,而是具备长久的适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的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和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迁移能力。
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应具有穿透力,而且应具有鲜明的合作精神。面对社会高度的期望,而教育现状又不能令人满意,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呢?
我认为,确立全面素质目标,进行通识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在目标上的最优选择。通识教育应该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精神塑造的统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愿望,掌握收集、整理、利用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根据全面素质目标和通识教育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上必须选择整合课程作为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和教学依据,整合课程应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是课程基础的全面性。1991年布什政府在《美国2000年教育策略》中规定了五门必修的课程: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1993年,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中继续强调上述五门课程,此外还将外国语和艺术列入核心学科,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七门核心课程的地位。我国中小学长期强调“双基”,这是可取的,但在实践中因考试的压力,往往忽视非统考科目,“双基”演变为对付考试的手段,不再指向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综合化可采取几种形式:(1)开设综合学科。在课程改革中要注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知识的综合,如在“进化”课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过程,还要了解政治制度的演变。(2)学科间的渗透、融合。例如:将人口、环境、能源等知识渗透到小学的思想品德、自然、社会和中学的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在某科教学中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本学科内容联系起来。(3)开展专题活动。
第三是课程结构的复合性。传统的课程结构是由学科必修课一统天下,活动课被当作课外活动,整合课程的课程结构则由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隐性课程)共同构成。
第四是课程形式的灵活性。整合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的时空局限性,课程时段和每节课课时可长可短,课程空间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如:有的学校已根据课程内容的数量和性质开设了微型课和长短课结合,建校外教育基地等。
第五是课程目标的主体性。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应当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整合课程是紧紧围绕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设计的,它兼顾社会、知识、学生几方面因素的平衡,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