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人生如逆旅,未来亦可期》:愿你心怀热望,永远款款向上
1
你在伦敦。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9日下午4点。
亲爱的乔妍,你真的到了查令街84号,多么让我欢欣鼓舞!
我看到你在伦敦的晨光中,在络绎的人群中,你的笑容带着青青草香,跨过12304.76千米,携着大西洋东岸温暖的海风翩然而至。
虽然没能亲自去参观你的伦敦陶艺展,但是你一定能感受到我最诚挚的祝福和赞美。
我为你骄傲!
网上有不少你的陶艺展的照片和视频,有人还专门做成了MV,所以,我无须打扰你,就已经能身临其境。我的心在雀跃,在为你欢歌。
你今天很美。非常得体的装扮,淡雅的妆容以及恰到好处的话语,不得不说,你像个成功人士,不,其实现在你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
今天的你如众星捧月,整个展览中展出的近年来你的上百个作品,琳琅满目,让人惊讶,让人钦佩。你侃侃而谈,和众多媒体记者以及“粉丝”合影,所有人都看到你的光芒四射,你的眼中也充满幸福的喜悦和光辉。
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或者,你大概也从未想到会有这样一天,你是个纯粹又谦虚的女孩,只知道努力。
我想提醒你一句,你知不知道你自己遗失了一件东西?
是哦,一件伴随你成长很多年的东西,你终于还是把它给丢了。
这件东西丢了其实并不可惜,你甚至还要感谢自己终于丢失了它你的玻璃心。
2
我在北京。
伦敦格林尼治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8点。
你离开的北京现在已经是初夏了。北京的夏天,你知道的,总是热烈得不像话,让人猝不及防。我常常觉得每个城市的夏天就是一群刚刚从藩篱中获得自由的顽童,而北京的夏天便是那个最淘气的一个了。需要点什么来降降温,空调也不管用,所以大家都去学冥想去了,而我,我一冥想就想起你在北京的那些年。
那一年我研二,你才刚刚大二。那一次在刘教授的作品展览会上,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特别的女孩,展览会结束后大家都在高调地高谈阔论,只有你,在那些作品中来回逡巡,仔细端详。后来展览馆快要闭馆了,我已经开始核对作品数量,你迟疑地走过来问我,你可不可以转系学陶艺。
我有点儿诧异,但是我感受到了你的渴望,于是我告诉你,我可以帮你找导师问,你可以业余时间学习,明年再申请试试。
你非常开心,你的笑容让我很感动,就这一个小小的尚未达成的愿望就让你为之激动,你该是个多么善良和淳朴的女孩。
我们成了好朋友。
我没有想到你是一个那么敏感的女孩。
你学的是设计专业,我很快就在比赛中注意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带着极强的个人风格。可是,很快我就在学校的论坛看到了有关你的帖子,我才了解你想转系的原因。
当然帖子是有攻击性的,有人提到了你的师兄沈鹤。沈鹤蜚声校内外,俊逸潇洒,专业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有一副充满磁性的歌喉,让学校的迷妹们甚是痴迷。可是据帖子里所言,这样的翩翩“学霸”对许多女孩的主动示好不为所动,却对你情有独钟。他们在帖子里极尽挖苦和讽刺,讥讽你不过是一个来自小城的灰姑娘,没有惊艳的容颜,没有超凡的家世,拿什么来与大都市的公主们媲美。王子不过是一时受到你的蒙蔽,说不定你使了什么障眼法,博得他的一时好感,但也只不过是一时好感罢了。王子锦衣玉食惯了,想偶尔尝尝野味,换换口味而已,他怎么会看得上你这样平凡的女孩?学校里各系的校花加起来也有十几个,随便哪个都比你强不知多少倍,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的这个作品,他们也认为有沈鹤的风范,是故意讨好沈鹤。在他们的口中,你成了一个抛弃了前男友,会使迷魂术的妖孽。
于是你哭了。你很崩溃。
那晚正好我去宿舍找你,撞上你在痛哭流涕。没一会儿沈鹤也来了,他听见你在哭,推门而入。他着急地跟你解释:“你怎么那么傻,正因为你太出色,他们才制造事端,故意中伤你,因为显然你取得了好成绩。”
你倔强地摇头:“不,沈鹤,以后我们不要再有交集。”
“可是我真的喜欢你呀!”沈鹤说。
“对不起,我不喜欢你。”你擦干泪说。
沈鹤错愕地看着你,好久,他低下头伤心地说:“对不起,我不会再来给你添麻烦了。”
你真的和他保持了距离,可是关于你的帖子仍然还有,微博上,微信朋友圈,仍然偶尔能看见别人对你的诽谤和攻击。
你难过地说:“不懂这个世界,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我已经按照他们希望的去做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让他们满意?”
你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不论你做什么,总会有质疑。
你说你想变成一只蜗牛,藏在壳里是不是就可以不再惹人注意,就可以安然做自己。你更加沉默和不爱交际,我在校园里遥遥地望见你沉默的背影,在中午的日光下影子被拉得很长。
可是你没有一天放纵自己,从没放弃努力。
你开始专心和刘教授学陶艺。那一年的秋天恰好有个实践机会,刘教授带我们一起去了景德镇,盼望已久的景德镇之行终于实现了。
我没有想到,景德镇之行会是你新的人生起点,不知道你当时是否有感知。
刘教授是景德镇的熟人,他带着我们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参观巡访,家家店铺都很热情地招待我们。于是,我们从开始的揉泥拉胚,到后来的烧釉,都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当然,学习的过程中困难很多,我只是跟着学了几天,就没了耐心。可是你真的爱上了这门技艺,爱得如醉如痴。好几个深夜我卧在椅子上睡着,梦里惊醒见你还在那里专心地拉胚,泥坯因为干燥干裂,于是你一次又一次重来。我很好奇,热爱真是个好东西,有了它,你似乎有用之不竭的热情和耐力去忍受失败、挫折,踏平荆棘。
我没到一个星期就跑回北京,而你,在景德镇住了整整一个假期。
开学再见你,已经黑了好几个色度,手也不再细嫩,可是你的笑容让我很诧异,里面多了很多没有过的东西,它们来自心灵的丰沛。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毕业后同学们很多去了大的广告公司,而你,再次去了景德镇,并且留在了那里,你说,你爱上了那里。
你喜欢那种用双手创造美的过程带来的惊喜,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和审美融入作品的表达。你和你的创作一样,终于在这淬炼过程中变得坚硬又润泽。这份宁静之美,是时光与心灵的对话,是岁月的滋养,终于让你变得成熟,也渐渐剔掉了那份敏感。
这份由内而外滋生出来的自信和雍容,任何语言的中伤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毫无杀伤力可言。
所以,你成了今天的你,此刻在伦敦的你。我看到了你脸上神祇般的光辉,那是岁月的馈赠。
3
他在景德镇。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9日下午3点56分。
你的作品展是在今天傍晚结束,你原定的是明天晚上的航班。可是明天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很有远见地帮你订了今晚的航班,你明天早上就可以踏上久违的土地。(虽然你才离开几十个小时,我觉得你心里也一定很想念亲人们。)
当然,航班的终点不是北京,是景德镇。
有人在等你。
你猜到了吗?没错,是沈鹤。
沈鹤没有去伦敦看你的展览,因为他说你闪耀的时刻有太多人见证,他想陪你在所有平凡的日子。他仍然怀念那个还没有霓裳羽衣的你。
正如我们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那样,沈鹤毕业就被上海的一家广告公司邀请去做了创意策划,几年后的今天已经是创意总监,小有成就。可是你知道的,他一直没有恋爱,而你,也一直一个人。
你们该不是有默契吧?
沈鹤无论走到哪都会受到关注,没办法,大概就像人们调侃的那样,自带男主角光环。可是这位男主角心里,他的女主角一直都是那个总是想缩在蜗牛壳里的女孩。
其实,你不知道的是,沈鹤常常给我发来微信,问我你的近况,你的消息。你在景德镇的生活,还有你的作品,他都知晓。
有一次我问他:“那么多追你的女孩,你怎么不去和她们谈恋爱,偏偏对乔妍感兴趣。”他说,看遍了浮华,便更觉得质朴的可贵。
或许吸引他的,正是乔妍你身上的那种宁静的热忱,让人想到山川湖泊、碧波青草、花鸟鱼蝶和浩渺星空,任岁月汤汤,四季更迭,你兀自怡然。而今,你更是指尖流溢绚烂,巧思绣满芳华。走近你,如清风拂过,草木浸润,一颗流离浮躁的心便立刻找到安放之所。
沈鹤说,总有一天他会去打碎你的壳。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蜗牛的壳已经随着玻璃心的消逝蜕变成有力的翅膀,你已经飞起来了。
那些质疑,那些诋毁,那些诽谤和中伤,终将被岁月的洪流淹没,因为见不得光,必将成为腐朽。而你的勇气,成为托举你成长的力量,无可匹敌。
任世界繁华喧嚣,你自有柳岸长堤在江南安好。
你说过,你一定要去查令街的老书店看一看,《查令十字街84号》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多少人。你今天真的站在那里,想到那个老店主,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一种情绪在激荡?哦,我闭上眼想想就觉得心潮澎湃。
知道吗,沈鹤随身带的书也是《查令十字街84号》。所以,我们都是容易感怀和怀旧的人!
4
你的航班已经帮你定好,不过,还是坦白告诉你吧,订机票的人不是我,是沈鹤。
他在景德镇等你。
就让他看看你美丽的翅膀吧!
愿你永远心怀热望,永远款款向上。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