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真正的女神灵魂散发着香气

她是“万古人间四月天”,生于西子湖畔,长于书香世家。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造就了这么一位集才学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女人,不仅要有美丽的皮囊,更要有斐然的才思、超群的学识,如此才能称得上风华绝代,是一个真正的“女神”。

生活从最细微的美好开始

林徽因与建筑,看似格格不入。

一个柔婉灵动,一个死板沉闷。

可在热爱艺术的林徽因眼里,这些死板和沉闷的建筑是“石头的史诗”和“凝固的音乐”,是灵魂和思想创造出来的结晶体。

建筑、戏剧、诗词、绘画……艺术给了她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爱美的心灵,以及一副丰盈的灵魂。

林徽因是从江南走出来的女子。

这个空灵古雅、诗意盎然的地方,给她的出生添上了一股浪漫的艺术气息。祖母游氏工于书法,姑姑林泽民精通琴棋书画,两位才女的悉心培育,更是让小小的林徽因耳濡目染,早早在心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林徽因年少时,曾有一次乘火车的经历。列车从太原出发,这位充满好奇的少女睁着大大的眼睛,扭着头望向窗外,看那不断倏然后逝的风景。

当列车经过榆次时,远远地,一座隐藏在林中的建筑引起了她的注意。

虽然说不清道不明,可她总有种奇异的感觉:这座建筑十分与众不同,有种别样的吸引力。

后来经过考察得知,这座建筑就是雨花宫,建于公元1008年,即宋代初期。它体现了中国古建筑风格由唐到宋的过渡,在建筑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

可以说,林徽因从这时候起,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艺术给了她发现美的眼睛和审美情趣,这令她更愿意欣赏旅途的风景,而不去管车厢的拥挤和人流的嘈杂。

有人说,艺术太过高深莫测,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玩物。

有人说,我没有艺术细胞,名画和艺术品我欣赏不了。

其实艺术并不等于艺术品,喜欢艺术也并不等于强行欣赏与附庸风雅。艺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一枝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一缕阳光铺在灰白墙上的亮黄,一场春雨在风中的轻柔触感,都是美和艺术。

七七事变爆发,国家进入动荡的年代。原住北平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和营造学社的珍贵资料,开始南下逃亡的生活。

一行人,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一个重病缠身的林徽因,一个行走不便的梁思成。舟车劳顿的流亡生活,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们乘坐轮船,转乘火车,又搭上汽车,一路上上下下不知多少次,终于到达了武汉。整整九天时间,这对患有肺病的林徽因来说是极其煎熬的。然而到了武汉,一口气还没有完全松下来,又踏上漂泊流亡之路,最终抵达长沙。

战火纷飞,拖家带口,颠沛流离……对于林徽因来说,身体上的折磨让人痛苦不堪,苦恼与伤情甚至绝望更让人心力交瘁。

然而,林徽因毕竟是不同的。

她总是能在纷杂的事物中发现哪怕一丝的美好,将这些画面在心中细细地勾勒。

她在致好友沈从文的一封信中就写道:“在黑暗中,在车站铁篷子底分别很有种清凉的味道,尤其是走的人没有找着车位,车上又没有灯,送的打着雨伞,天上落着很凄楚的雨,地上一块亮一块黑的反映着泥水洼。”

清凉的味道,凄楚的雨,发亮的水洼……她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美,无论是鲜亮的美,还是凄楚的美,都能令她忘却痛苦与不适,润养她的心灵。

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有了爱美的情趣,生活处处都是艺术,处处都是愉悦的享受。

你不必逼迫自己去美术馆观赏油画,也不必定要说出一座雕塑如何巧夺天工。你只需要感受和发现,感受身边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

爱艺术的人其实更爱这个世界,培养艺术的感知,也更像是培养你对这个世界的容度。

林徽因能在发现和欣赏每一个细小的美时拥有洗涤心中痛苦和焦虑的力量,这也是她能在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坚强的一种能力。

你的眼里有美,世界就是美的,那如此一来痛苦就显得微不足道。

林徽因钟爱艺术,她将艺术的美渗透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

儿子梁从诫在回忆自己的母亲时,就提到过他印象深刻的北平的家,因为林徽因的悉心打理,整个家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里面有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中式平房中,几件从旧货店里买来的老式家具,一两尊在野外考察中拾到的残破石雕,还有无数的书,体现了父母的艺术趣味和学术追求。”

院子里有高大的马缨花树,和开着白色和紫色花朵的丁香树。穿着一身优雅旗袍的林徽因便在这里教女儿写字,写院落里“摇曳的树影”。

几枝花,几件旧家具,一两尊残破石像,经过林徽因巧心布置,就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既有美感,也有历史的厚重感。

这样的艺术氛围,对于儿子梁从诫、女儿梁再冰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熏陶。门口的三两枝海棠,阳光下藏着故事的雕像,书房里码放整齐的图书,都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感受到艺术之于生活的美好。

热爱艺术的人,更懂得生活。

因为他们观察事物的眼光不同,任何一件东西在他们的眼里所显露出来的并不是价值,而是背后的故事,历史的沉淀,以及精巧的韵味。

烦躁的时候,看一枝海棠如何花开花落;失落的时候,在书籍里重塑生活的信念;迷茫的时候,在雕像中追寻历史的指引……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他们便不会轻易被金钱追求、人情纷扰所牵绊,因而更能静下心来,去追寻心灵的栖身之所。

建筑之于林徽因,或许是宿命的安排。

对话这样沉闷而厚重的艺术,需要无比强大的耐力,以及细致缜密的观察力。

旁人或许觉得那些飞檐石柱、花纹雕像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林徽因却能以艺术家的眼光,敏锐地发现建筑隐藏在历史痕迹下的原始风采——就如同发现一朵花上的晨露,一抹阳光里的尘埃。

这一点,就连同样精通建筑的梁思成也无法企及。

不仅如此,那些看似枯燥的建筑报告在充满艺术思想的林徽因手中却变得丰盈生动起来。她的心中有情,她对建筑的迷醉和真诚的欣赏令她笔下的文字充满了渗透人心的力量。

她在《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报告中,是这样描述壁画上的飞仙的:

“而那后者,长裙飘逸的,有一些并着两腿,望一旁曳着腰身,裙末翘起,颇似人鱼,与汉刻中鱼尾托云的神话人物,则又显然同一根源。后者这种屈一膝作猛进姿势的,加以更飘散的裙裾,多脱去人鱼形状,更进一步,成为最生动灵敏的飞仙……”

两三笔勾勒,充满情感的语言,便让飞仙的灵巧轻盈跃然纸上。

艺术也是审美与情感的统一。无论是艺术的创造者还是艺术的观赏者,都必须具备对情感的认知和体验。

换句话说,风景美不美,在于观察者的角度,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对话艺术,无异于进行一场情感的触碰、灵魂的交流,它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丰盈。

其实就此敞开胸怀,去接纳艺术也未尝不可——就从生活中最细微的美好开始。

去感受一场春雨,观察雨滴的颜色;去等待一朵花开,细嗅刚刚吐蕊的鲜花;去寻找一丝触动,哪怕只是一片飘落的红叶……久而久之,你会发现生活百态皆是图画,嬉笑怒骂都是诗歌。

这样,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美好。

女人最好的香水,是书香

有一种女子,你走近她的身边,就能闻到馥郁的馨香。

不同于化妆品的香气,这种芬芳并不是通过嗅觉传达,而是淡雅轻盈,直接沁人心脾的,这种香气就是爱读书的女子所散发出的书卷香。

许多人都对林徽因不吝赞美,他们总是在见她的第一眼就深深被吸引。

女作家陈衡哲的妹妹曾这样评价林徽因:

“林徽因不但天生丽质,而且从容貌和眼神里透出她内心深处骨头缝里的文采和书香气息。我今生今世,认定了她是我所见到的第一美人。没有一个人使我一瞬难忘,一生倾倒。”

林徽因不是一个妖娆美艳的女人,她很美,也是别样的温婉柔润的美。饱读诗书的她美丽却不空洞,温柔却不怯懦,举止娴静优雅,谈吐怡然大方,令人不经意间便沉醉了进去。

书香才是女人最好的香水,任时间流逝,只会愈加芬芳。

有人说,林徽因的书卷气是与生俱来的。是江南氤氲的水汽滋润了她,是西子湖柔婉的灵气感染了她,也是林氏家族书香门第的氛围熏陶了她。

环境和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长而久远的。

林徽因的长辈们多是爱好读书的人。祖父林孝恂是私塾教师出身,除了喜爱研读诗书经文外,还曾经攻读医书,自学医术。

祖母游氏非常喜欢读书,且擅长书法。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个普通的妇女,游氏便手把手教育年幼的林徽因,领她读书写字。

林徽因早早便浸染了书香,从小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伴随她一生,使她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受益无穷。

宋代赵恒劝人读书,写下了著名的《励学篇》:“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我认为,“颜如玉”和“黄金屋”都是一种知识的象征,那些能使我们通明事理、充实学识的内容,都藏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之中。

尚在启蒙阶段,读书就已是林徽因最大的学识来源。小小的她,便能条理清晰地处理家务事,与长辈交谈起来头头是道。因此,尽管母亲备受冷落,林徽因却能成为长辈们最疼爱的孩子。

读书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捷径。

林家注重教育,家里的书架塞满了各种藏书。书的种类繁多,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经典,林徽因都有机会接触到。

东方文化的熏陶,西方文化的浸染,不仅给她植入了慧根,也塑造了她完全独立、自由的人格,令她能挣脱封建世俗的枷锁,保持本心,洒脱地过活。

如果说,你的经历塑造了你的人格、决定了你的性格,那么书籍就像一双妙手,将那丑陋的棱角抹去,再将美好的地方加以修饰完善。书籍就像你心灵的舵手,总是指引你走向正确的方向。

当你感到困惑的时候,可以在书籍里找到前人的智慧;当你感到孤单的时候,可以在书籍里找到良友和知己;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在书籍里找到人生的方向。

林徽因喜爱艺术,她对艺术最早的感知就是来源于书籍。那一个字一个字对美的描摹,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让美和艺术成为她一生的追寻。

费正清说:“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你读过的每一个文字,都会在你的精神上留下印痕。坚持读书,则是将这印痕不断加深,让其成为你受用一生的人格印记,最终让你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读书对于林徽因来说,如同普通人要吃饭、要喝水一般,书籍也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即便少年随父到了伦敦,她日常消遣时光的方式也是读书。

除了父亲日常安排的功课,林徽因在伦敦家中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泡上一杯咖啡,安静地独自坐在书房中,伴着伦敦连绵不绝的雨,近距离聆听伟大作家哲人的思想智慧。

在伦敦,徐志摩对她“一见钟情”。虽然上天眷顾,给了林徽因一副天生的好皮相,可见多了世面的徐志摩,并不是只看皮相的肤浅之人。

林徽因读雪莱、拜伦和济慈,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涉猎广泛,理解透彻。读得多了,再加上她自我的思考和消化,又能生出许多独特的感悟来,徐志摩听了,总感觉获益无穷。

在徐志摩心中,林徽因是一个与张幼仪决然不同的人,是一位读过书的“新式女性”。她身上有一种当时许多普通妇女都没有的独特魅力,就像一座藏着钻石的矿洞。

这种魅力来源于学识,是丰富学识下所表现出来的迷人气质。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林徽因的聪慧通达,正是从书中汲取的。做一个有智慧的女人,远远胜过做一个美丽的“花瓶”。

一个有智慧的女人,总能轻易看清周围的人和事物,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安排。因此,她便能始终保持娴雅淡定,由内而外散发出从容不迫的气质。

一个有智慧的女人,也总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她便能始终保持初心,无论风雨泥泞,都能毅然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爱读书的女人是美的,美不在她的相貌,而在她每个毛孔都透出的迷人气息——优雅,从容,淡然,坚定,勇敢。

同是才女的毕淑敏这样形容她所欣赏的女子: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当林徽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只有读书能令她沉静下来,让她暂时忘掉苦闷与烦恼,忘掉家国仇恨和身体病痛。

这时候,读书又给了她坦然面对生命、面对死亡的心境。

在香山养病期间,林徽因独自住在山上,书籍就成了她的“必备良药”。知妻莫如夫,林徽因上山以后,梁思成便专门将她平素喜爱读的书打包好,雇了挑夫送上山去。

林徽因处于肺结核晚期时,在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繁重工作之余,仍然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读书。

她在给梁思成的信中写道:“学习方面,可以报告的除了报上主要政治文章和理论文章外,我连着看了四本书,都是小说式传记,都是英雄的真人真事……”

爱读书的女人,心境始终是超然的。览遍了书中的嬉笑怒骂、人情冷暖,也就更加领悟自己的人生际遇。

爱读书的女人,精神永远不会匮乏。这令她们从不会因家庭的琐事而焦躁,也永远不会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或者失去独立的能力,将未来寄托在丈夫或者孩子身上。

读书使林徽因一生受益,待她做了母亲,她也将这份书香传了下去。

无论是在北平的家里,还是在南下逃亡的路上,林徽因总是不忘抽出时间来读书,也尽责地督促着梁再冰和梁从诫。林徽因曾如此劝说子女:“只有读书才是我们应该一生追求的事情。”

受到母亲书香熏陶的姐弟两人,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母亲虽早早去了,这份书香却传承了下来。

读书应是女人的终生事业。就像一瓶源源不断、香气隽永的香水,久读之,就沁进了生命里。

浸染书香,人生也会一路芬芳。

才学兼备,才是名门

林徽因是名门女子,出生于有名望的林氏家族。

良好的出身并没有给她带来刁蛮骄纵的“大小姐”脾气,也没有使她低眉顺眼,缺乏主见,任人摆布。她具有名门女子应有的气质和涵养,天生的美貌亦为她增色颇多。

但这还不够。

林徽因从小便在家庭的熏陶下培养出了才情,显露出了艺术天分,又在人生的成长历程中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真正做到了才学兼备、才貌双全。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曾自豪地宣称,论中西文学及品貌,当世女子舍其女莫属。

林家从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开始,就一直十分注重家庭的书香氛围。有人曾在浙江石门发现一副对联“书幌露寒青简湿,墨花润香紫毫圆”,该对联正是林孝恂读书泼墨的生活写照。

喜爱读书的人,学识和眼界比普通人更加宽广。林孝恂就是这样一位思想超前的人,他十分注重多元化的家庭教育,而不只是将子女培养成上流社会的“阔少”和“阔太太”。

譬如请国学大师林琴南讲析“四书五经”,又招加拿大籍教师华惠德、日本籍教师嵯峨峙来家教习英文、日文。

林徽因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了坚实基础。

她母亲本是林长民不受宠的妾,但她逐渐显露出惊人的艺术天赋,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在诗文、音乐、绘画、戏剧等方面展现了超乎同龄人的领悟力。因此尤得林家上上下下的喜爱和惠心栽培。

在林徽因年纪尚小时,父亲林长民就已经看出她是一块精美无瑕的原石,只要稍加打磨便能大放光彩。

林长民在对女儿的培养上下足了功夫。他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身份去往欧洲考察,唯独带了林徽因同去。

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琐碎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事实证明林长民的决定是对的。此次欧洲之旅,不仅令林徽因开阔了眼界,得到了徐志摩诗情地“灌溉”,还令她爱上了建筑,确定了将来的人生方向。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每个女人都有林徽因这样的出身和学习条件。现在年代也早已不同了,如今的女性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教育。

名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在学识上自我充实,在文艺的熏陶中培养才情。

当你看见一处美景时,能随口吟诵一首应景的诗词;当你有所触动的时候,能将自己的心绪用美丽的文字记录下来;或是能欣赏艺术,将生活过出美感;或是说话动听,与谁交流都能跟上话题……

打扮,让你的外表漂亮;才学,让你的内心漂亮。内心漂亮的女子,不流于表面,不轻浮聒噪,更不无知浅薄。她们有着吸引人的特殊魅力。

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只要给她一个舞台,就能轻易绽放光彩。

1924年四五月间,由林长民、梁启超主持的讲学社将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请到了中国。

这也是林徽因第一次在公众视野中崭露头角。

由于在欧洲习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林徽因在泰戈尔访问中国的日子里与徐志摩一起常伴他左右。她能用流利的口语与泰戈尔交谈,谈起文学上的任何话题,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令泰戈尔赞赏有加。

那段时间,国内的各大报纸都纷纷登出泰戈尔、徐志摩和林徽因站在一起的照片,并把他们比作“松竹梅岁寒三友”——留着长髯的泰戈尔是“松”,消瘦的徐志摩是“竹”,娇美的林徽因是“梅”。

各大媒体乐此不疲地将林徽因与泰戈尔、徐志摩放在一起,除了因为她的美貌,还因为她那不逊于美貌的才学。

这是林徽因自己争取来的殊荣。

当年的5月7日是泰戈尔63岁寿辰,北京的文化界名士为他举办了祝寿会,在晚宴结束之后,他们更是给泰戈尔准备了一个惊喜——一出改编自泰戈尔诗剧《齐德拉》的英文舞台剧。

《齐德拉》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马尼浦国王膝下无子,便将女儿齐德拉当作儿子来养,训练出了她一身好武艺。一天,齐德拉偶然遇见了王子安顺那,并对他一见倾心。她羞于自身身材魁梧、样貌丑陋,便乞求月神赐予她美貌,以博得王子的欢心。

月神答应给她一年的美貌。她摇身一变,成为如花似玉的美人。她成功吸引了王子安顺那,并与他结为夫妻。

然而王子在婚后告诉她,他十分爱慕女英雄齐德拉。齐德拉顿觉百感交集,于是乞求月神收回她的美貌,在丈夫面前显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在这部带有奇幻色彩的舞台剧中,出演齐德拉的正是林徽因。

当时的情形可谓盛况空前,在这个文人齐聚一堂的盛会上,并不缺美女或是才女,“校园皇后”陆小曼、才女凌叔华也都在场。可最终选定林徽因作为女主角,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林长民在此次活动中的影响力外,林徽因自身也具有许多闪光点。

她很美,符合齐德拉变身后的美女形象;她很喜爱戏剧,对戏剧的演出方式、艺术表现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精通英文,可以完全无障碍地使用英文演出,有丰富的语言表现力。

舍她其谁?

于是,幕布拉开了,一弯新月苍凉地照耀在丛林上空,一位身着印式服装、披着头巾的娇俏美女出现在大众面前。她的美令众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当她开口说话时,纯正的英文发音,充满感情的演绎,又迅速将观众们带入了故事当中。

那一天,林徽因是绝对的主角。

1925年9月,林徽因扮演齐德拉的剧照被刊登在上海《图画时报》上。照片旁的文字是这样写的:

“林徽音(因)女士为林长民先生之女公子,明慧妙丽,誉满京国。精通中英文,富美术思想……举凡美术兴趣、历史观感,随处流露,无往不足引人入胜,以视我国剧场,洵有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语也。”

在这段解说文字中,只有一句话提到了林徽因的家世,也只有一个“明慧妙丽”写到了她的美貌。更多的赞誉,都落在了林徽因的学识才华,以及对中国戏剧的推动与贡献上。

比起美貌,才学是对一个女子更高的赞誉。美貌或因天赐,但才学更显出一个女性后天的习得,显然,一个有内涵的女人更值得赞颂。

林徽因的确出身名门,后又嫁入名门。但多年后她与梁思成大婚再次登上《图画时报》时,外界对她的评价仍是“文思焕发,富有天才”。

《图画时报》是当年少有的摄影刊物,旨在彰显当时的进步典范,对社会有积极向上的导向作用。而林徽因对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的女性,都是一个良好的榜样。

她诠释了真正的名门女性该有的样子——过有品质的生活,但不奢靡享乐;性格大方、涵养丰富,但保有主见、不任人摆布;更重要的是才学兼备,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也为社会和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个愿意终生学习,使自己才学兼备的女人,总是能在任何场合脱颖而出。

无论出身如何,这样的你,本身就是“名门”。

所谓美人者,以鸟为声

会说话的女人,身上自带光芒,令旁人忍不住喜欢和靠近。

林徽因很会说话。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面对的是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还是经济学家,她都能成为话题的导向者。

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时说:

“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在围绕着她转。”

有人说,貌美的女人未必优雅,优雅的女人未必会说话。

会说话,是一个女人最高级的魅力。

林徽因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其父亲林长民的优点,尤其是好口才。

林长民是留日学生中公认的领袖人物,除了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善于交际、有胆有识,说起话来更是旁征博引、口若悬河。

会说话的人,首先应是具有一定学识、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人。林长民父女俩肚子里有墨水,且特别善于思考,因而无论面对什么人,说起话来都是滔滔不绝的,从来不会有词穷的时候。

林徽因爱好学习,且嗜书,无论什么类型的书她都有所涉猎——哲学、文学、经济学、艺术……这也让她的精神世界尤为丰富,让她总是能“有话可说”。

林徽因与徐志摩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文学和诗歌。

伦敦的大雾天,他们围坐在温暖的壁炉前,谈论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当谈到兴致浓烈时,林徽因就会站起身来用纯正的伦敦腔朗诵起她最爱的诗句。她朗诵的时候感情充沛,肢体语言也尤为丰富,令徐志摩大为赞叹。

林徽因良好的语言天赋,不仅吸引了徐志摩这位大诗人,也吸引了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文化领袖胡适等各个领域的人才。

他们都十分爱听林徽因说话,与她交谈,十分痛快。无论哪个领域,无论说什么话题,林徽因都能将众人的注意力逐渐吸引到自己身上来,只要她在讲话,所有人都会静下来倾听。

梁再冰曾“毫不客气”地这样形容自己的母亲:“很爱说话,她很健谈,所以人家都记得她。到了人多的时候,好像就我妈一人在那儿说,侃侃而谈……”

林徽因有着雄辩的才能,而且她说话时总能引得大家主动聚拢来倾听,足见她的话语有多么迷人。

这也是一个女人的魅力——口吐莲花,香气袭人,引得人驻足欣赏。

不像普通的已婚妇女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地喋喋不休,林徽因说话很有技巧,内容也多是与一众友人在学术上的较量。

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也曾是林徽因的忠实听众之一,他在作品《才女林徽因》中写道:

“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林徽因即便是批评别人,也从不令人生气,这也得益于林徽因的说话技巧。气氛沉闷时,她便会调动气氛;气氛紧张时,她用一句幽默轻松化解。

林徽因学识渊博,但从不死板沉闷,这也是朋友们爱与她交谈的原因之一。

在一次朋友们的聚会沙龙上,林徽因正在发表言论,瞥见梁思成倚着沙发正认真听着,她忽然指着沙发说:“沙发上几块挑花土布,是我用高价从一位苗族姑娘那儿买来的,那原来是要做在嫁衣上的一块袖头和裤脚。”

然后,她眼睛一亮,俏皮地说道:“你们看梁思成,他正躺在苗族姑娘的裤脚上!”在场的人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女人不管你长相美不美丽,衣着光不光鲜,一张会说话的嘴巴,就能令你有足够的吸引力。

林徽因就擅长抓住话题的重点,引出对方的兴趣,并且语调抑扬顿挫,甚是好听。有她在的地方,气氛总是快乐而活跃的,这样美丽聪慧又说话好听的女子,怎么能不令人喜欢呢?

连梁从诫都曾自豪地说过:“像我母亲那么美丽又有才气的女人,很多男人追求是很正常的,如果这么好的女人,身边竟没有一堆男人来爱,那才奇怪呢!”

说话,是一个女人内在最真实的表现。有的人外表美不胜收,但一开口,就令人“敬而远之”。因为你说话的方式和内容,就表明了你的学识、见识、思维能力,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

女人要会说话,首先就要丰富自己的内涵,话不在多,却能句句在理,说到别人的心坎儿上去。

说话的技巧也很重要,就算胸中墨水再多,也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般倾囊而出。

什么时候需要轻言,什么时候需要雄辩,什么时候需要适当的幽默感,要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把控好节奏、掌握好度数,才能令听者感到愉悦舒适。

林徽因会说话,并不仅限于交谈之中。在怎样的场合该如何说话,她都能拿捏得住分寸。

在她年纪尚小时,就有大人般的成熟稳重,与长辈说话,谦恭有礼。

父亲远游日本期间,林徽因受到文化思潮的鼓动,在家整理字画收藏。她做得很认真——将所有物件一一过目,一件件进行登记和分类,形成一套完整的目录检索。

做完这一切,小小的林徽因感到十分骄傲,她想将心中的喜悦告诉父亲,却不敢邀功。于是只对父亲说道:“徽自信能担任编字画目录,及爹爹归取阅,以为不适用,颇暗惭。”

知书达理,谦虚得体,即使做了一件好事,也不沾沾自喜。林徽因的这份认真而谦逊的态度,令父亲十分欣慰,亦十分欣赏。

林徽因不仅说话得体,而且言语间情感真挚,她总能令对方感觉到其话语都是出自真心。因此,不仅批评没有人记仇,赞美也从不令人感到虚假。

泰戈尔访华期间,是由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徐志摩担任全程翻译的。泰戈尔富有哲思和诗意的演讲,在徐志摩的翻译加持下,有了更多的美感和更深的含义。

林徽因被他的才华深深折服,真诚地对徐志摩说:“翻译得真是太好了,我都听得入迷了!”

当众人的目光都被泰戈尔吸引过去时,林徽因却能发现徐志摩的“功不可没”,并表达真切的赞美,这令他十分感动。

语言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再动听的语言如果缺少了真心,也照样无法打动人。语言既是一门需要技巧的表达艺术,也是一种心与心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若没了真心,再华丽的辞藻也掩饰不住情感的苍白空洞。

在东北大学时,梁思成曾对林徽因深情地说:“对于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中心,你在哪里,我就要跟随着你去哪里,你在哪儿,我们的家就在哪儿。你就像是我的心灯,让我再也不是一个人面对黑夜了。”

林徽因深受感动,笑着对丈夫说:“你应该去做个诗人!”

这句话算不得甜言蜜语,但形容梁思成的话像诗一般好听,不仅是对梁思成的赞美,也足以表达她内心真正的幸福感受。

像诗一般充满情意,像诗一般直抵她的心灵深处。

一句话,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情,这才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

可如百灵般轻快,亦可似夜莺般婉转,美人以鸟为声,才最是动听。

会打扮的姑娘,悦人亦悦己

人们常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会打扮的女人懂得取长补短、适当修饰,将自己最美的样子、最好的状态呈现给世人。

林徽因很会打扮自己。

林徽因的衣品很高,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时尚达人”。比较萧红打扮的老气,张爱玲着装的古怪,林徽因的打扮更符合她的气质,时尚又清丽。

无论何时来看林徽因,都是干净聪明地漂亮着;无论怎么来看,林徽因都是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美丽的女人,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

林徽因算得上是天生丽质。

生于江南的她,天生就有属于江南女子的娇俏,有一种温润如玉的美。

她的眼睛很美,笑起来弯弯的,眼光澄澈透亮,好像透着四月西湖的波光;她的笑容也很美,脸颊上两个深深的酒窝,将笑变作了深笑,仿佛能将人吸引进去。

徐志摩就对这深深的梨涡念念不忘,他给陆小曼的信上有这样一句话:“林大小姐则不然,风度无改,涡媚犹圆。”

一个会打扮的女人,懂得适宜地突出自己的优点,掩盖自己的不足。即便天生的丽质难以企及,女人也有权利选择后天的精致。

林徽因也有一些不足。她十分瘦,身材高挑却很单薄,“凹凸有致”这类的形容词自是与她无缘。但她很会穿衣打扮,用宽松的衣服,显出一丝慵懒的气质;或是将上衣扎起来,显出纤瘦迷人的大长腿。

她的每次打扮都能令人眼前一亮,如此一来,人们便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她身材不足上。

在民国时期,大家闺秀的着装打扮都是千篇一律的,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清一色的旗袍,再梳一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

而林徽因则会另辟蹊径。

豆蔻年华的她喜欢梳着两条小辫子,然后留着一点点刘海,非常活泼可爱,充满青春的气息。就算是同大家一样绑一根辫子,她也会用各种颜色的缎带,给辫子绑上一只蝴蝶结作为点缀。

在衣着上,她更有自己的巧思。她喜欢穿无袖的上衣,从而把雪白的手臂显露出来;一条刚刚过膝的中长小裙子,再蹬一双锃亮的小皮鞋,显得非常俏皮时髦。

在林徽因流传很广的一张照片中,她便身着宽松的短上衣,袖子上缀着蕾丝花边,露出纤细修长的藕臂。面前是几簇盛开的鲜花,她温柔地笑着,既有典雅的书卷气,又有不逊于花色的女性美。

陈钟英在《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采访札记》中写道:“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

而且,林徽因似乎很喜欢戴项链——细长的链子上加一个精巧的坠子,或是一圈时尚的毛衣链,有时候只是将丝巾随意地往脖子上一搭,就成了她整个穿搭的点睛之笔。

就像她的性格,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忘给生活添一抹亮色。

其实爱打扮的女人,表面上是修饰了外表,实则装点了心情。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在清晨给自己一个笑容,再美美地化一个妆时,心情总是大好。

不要哭,妆会花掉。人们说强悍的女子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其实“红妆”也是女人的“武装”。

收拾自己也是收拾心情。当你美了,看到周围的人投来倾慕的目光,心情也会变得异常明丽。

林徽因的美好,让她即使到了国外,也是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期间,林徽因不仅努力学习,尽显聪慧,而且善于打扮,走到哪里都令人瞩目。

学业与爱美两不误,这是林徽因的风格。

作为一个东方女子,林徽因的相貌和气质可以说是优雅清丽、温婉可人。她是一个全身洋溢着古典风韵的美人,又能很快适应异国的审美情趣,为自己挑选时尚前卫的衣着打扮。

她将辫子剪去,齐耳的短发轻微烫得卷曲,使刘海蓬松起来,轻柔地覆盖着前额。

她新颖的着装,曾经风靡大学校园。即便没有陆小曼“校园皇后”这样的美誉,林徽因也是人人称羡的美人。

据说,当她走在黑人聚集的大街上时,总有口哨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来,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身上。这时候,她便更加步履优雅、神态从容地走过去,留下一道若隐若现的倩影。

那时候,她已是梁思成的未婚妻。她被众人的目光所追逐,梁思成也并不恼怒,反倒十分自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男人来说也不例外。

虽然他爱你,就应该爱千面的你,因为爱不在皮囊而在灵魂,但他也有权利爱更美好的你,有趣的灵魂若有好看的皮囊做装点,一定也会更加赏心悦目。

对于林徽因的爱美,梁思成表现出了一百二十分的耐心与大度。他也爱她美丽的样子,这也实在是人之常情。

两人每次约会,林徽因都会花上二三十分钟打扮,希望能给恋人呈现出最好的状态。而梁思成也心领神会,从来不多加催促,林徽因打扮多久,他就静静地在楼下等多久。

梁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成的弟弟,他曾打趣地送了一副对联给他们——“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是“诚心诚意”。

梁思成耐心地等待是诚心诚意,林徽因用心地打扮也是诚心诚意,两人都非常珍惜彼此,珍惜每一次相处的机会。

也正因为如此,两人的感情逐渐趋于稳定,最终认定了彼此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林徽因是聪明的,可以说她完全了解男人的心思,明白一个女人无论内里再丰沛、再有情趣,也需要内外兼修。就这一点而言,林徽因是十足的完美主义者。

在加拿大举行婚礼时,林徽因买不到中式礼服,又不喜欢千篇一律的西式婚纱,于是自己着手设计了一套礼服。头饰更是别出心裁:冕冠似的帽子两侧,长长的披纱垂落下来;帽子中央一只别致的璎珞,点缀得恰到好处。

她对自己的要求一向不低,内在的功力,外表的美丽,样样不输旁人。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将“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永远留驻在人们心间。

她老去时,那份美丽亦随之渗入了骨子里。

再美的容颜,也抵不住岁月流逝,况且林徽因的一生大多都在奔波与操劳之中。她原本就偏瘦,到中年时饱受病痛折磨,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愈发干瘦虚弱。

即便她早已不如三月的桃花那样鲜艳明丽,那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美感却是无法抹去的。

林徽因在四川李庄时,已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可听见了抗战胜利的消息,她还是穿上了一件印花的旗袍,梳理好自己的头发,才和大家一起庆祝。

她那时只能卧床,但仍不忘收拾自己,以新的面貌、新的心情去迎接新的时代来临。终于,她得以走出西南,回到北平去继续她爱好的事业。

吴良镛受梁思成邀请,来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时,林徽因的变化令他惊讶。他说:“这一次看到林先生跟在重庆的时候看她,就完全不一样了。她当然也休息过来了,而且也打扮打扮,所以看她精神很好。”

林徽因美丽了一生,到老时,又为美丽赋予了新的意义——一份乐观,一份坚强,一份始终忠于美的心境。

有时候,打扮自己,也正说明你还爱着自己,爱着生活。这道风景线不仅是给别人看的,更是给自己看的。

会打扮的姑娘,悦人亦悦己。

修养,是女人永不过时的衣裳

一个女人的修养既藏不住,也偷不走。它会从女人的骨子里散发出来。

无论你于何时看她,何处看她,那种温婉柔和的光芒都会浸透你的心,让你不自觉想要再走近一些,蹲下身来,虔诚地聆听她的声音。

林徽因留存下来许多老照片,无论是年轻的她还是年老的她,活泼的她还是病重的她,都透过明亮的眼睛、嘴角的笑容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谁能从那抹淡然的笑靥中看出那是一位如此才貌双绝、成就斐然的伟大女性?

美貌给了林徽因外表的吸引力,才华与学识又给了她独立的自信,而修养又令她从看似高不可攀的云端降落了下来,既让人亲近,又叫人尊敬。

林徽因赴美求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中仍是一抹独特的风景。她不仅是那时在国外求学的极少数的中国女性之一,更是美丽大方、成绩出众的优秀学子。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从未想过,他们这次所见到的中国学生会如此不同。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学生都是非常死板和生硬的,被诸多的规矩束缚着。

有同学说:“林徽因是异乎寻常的美丽、活泼和聪明,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天生又善于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

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时,几乎成了学校的“明星”,学校里的小记者们都争相来采访她,她的存在完全颠覆了美国人眼里中国女孩的形象。

1926年,林徽因的一个美国同学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对林徽因的访谈。在这位美国同学的回忆中,采访那天的林徽因梳了一头严格按照美国女大学生式样的云鬓。

采访者先是询问了林徽因为何要远道而来学习建筑,林徽因答以自己曾随父到欧洲的见闻,以及自己愿意为中国带回一些西方先进的建筑理论。

接着,采访者又提出了一个略显刁钻的问题:“对于美国女孩子——那些小野鸭子们,你怎么看?”

林徽因听后先是轻轻一笑。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样的回答更加得体,脸颊上出现了一对色彩美妙的、浅浅的酒窝。而后,她略微抬了抬眉毛,似乎已经想到了合适的答案。

她微笑着答道:“开始我的姑姑阿姨们不肯让我到美国来。她们怕那些小野鸭子,也怕我受她们的影响变成像她们一样。我得承认,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她们很傻,但是后来当你已看透了表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伴侣。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

这是一份十分得体的回答,既不否认中西方在女子教育上的差异,也不失礼貌地表达了她对西方自由精神的尊重和欣赏。

有修养的女人,首先是会说话。

即使对别人的观点无法认同,也不会贸然地针锋相对,而是在顾全他人感受的同时,清楚而不失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林徽因曾说:“我受到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

她或许在骨子里无法完全接受西方女孩子的自由奔放,面对这个略显刁钻的提问,她那充满智慧的回答却给人如沐春风的舒服感。

因此,林徽因即便到了国外,也能结交许多的朋友。不仅因为她早年接受过的西式教育使她灵动活泼,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更因为她的智慧和修养使她随时都能保持亲切和愉悦。

一位她与梁思成共同的好友说:“当初刚和你们认识时,真有些担心,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你们谨严的规矩和宗教,想象着以后不知道要听多少孔夫子的道德经,想不到和你们在一起是这样轻松。”

而林徽因眨眼一笑,说道:“其实,从孔夫子庙到自由女神像之间并没有太大距离,我的房东太太就是极好的证明。她是位虔诚的教徒,我画的极寻常的人体素描曾经让她受了惊吓。我的男朋友来找我,从来只能在楼外站着。如果我们坐在楼梯边上说话,到了十点半,她一定是会咳嗽的。”

林徽因的话,引来了阵阵笑声。

有修养的女人,从来不会带着锐气。她们越是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就越是温柔幽默,平等而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人说:“要评判美,首先要有一颗有修养的心灵。”

与容貌美丑无关,有修养的女人总是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青睐。

林洙第一次去见林徽因时,心中既兴奋又忐忑。因为在家人的聊天当中,她早已不止一次听到有关这位江南才女的故事,也十分仰慕她在建筑上的成就。

她忍不住提醒自己——今天要见的,是一位传奇的、伟大的女建筑师。

她来到清华的教师住宅区,在新林院8号的梁家门口,只见院门口竖着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这里住着一个重病人,她需要休息,安静,希望小朋友们不要在此玩耍嬉闹。”

她一下子怔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作为需要求助林徽因的后辈,她不知道这样贸然的打扰会不会给对方增添麻烦。

可是想了想,她还是定下心来,轻轻扣了几下门。

保姆刘妈将她引进了门,她乖乖地跟随刘妈进入一个古色古香的起居室,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朴素而高雅的布置。她就在这样的惊叹中,兴奋又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这时候,卧室的门开了,林徽因轻咳着走了出来。

她一见到林洙,便微笑着握起她的手,自嘲地说:“对不起,早上总要咳这么一大阵子,等到喘息稍定了才能见人,否则是见不得人的。”

一句话,一个温柔的眼神,令林洙紧张的情绪瞬间松弛了下来。

有修养,便更懂得尊重。一个人越是优秀,就越会放低自己的姿态,去包容和接纳别人。

对于林徽因而言,林洙只是一个后生晚辈,一个来求助投奔她的人,她张狂点儿也好,高傲点儿也好,都在情理之中。而她却十分在意林洙的情绪,愿意放低姿态,尽量做到温婉谦和。

林洙恐怕也没有想到,将来的她会成为这个家新的女主人。可即便她成为梁思成的续弦,也对林徽因赞不绝口:

“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感受到的则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

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人,因为她能在功成名就后仍保持谦逊,因为她时时刻刻都在意别人的感受。站在高处还能看到脚下细微的尘埃,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

解放军文工团来清华演出秧歌剧《血泪仇》时,林徽因就很想去看看。可夜里天寒,没等走到礼堂,她就咳得喘不上气来。

她摆了摆手说:“得了,得了。自己看不成倒也罢了,别影响周围的人看不好。”

女人的修养,往往体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渗进了骨髓里,刻进了眼角的皱纹中,那是什么美丽都无法替代的。

能力是一个女人最可靠的自信,美貌是一个女人最精致的铠甲,而修养是一个女人最高尚的处世态度。

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练成的。但你仍可以从现在开始,丰富自己的内涵,降低自己的姿态,修炼自己的礼仪举止。

让修养,成为你的一件永不过时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