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时必须扪心自问的10个理由
抄底时从来不用参考任何技术图形,更不会听信任何消息。我通常只问自己10个非常简单的为什么。
1.我是否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它是否只有一个主业?近年来,上市公司外延式扩张意愿增强,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涉足热门行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业绩持续承压,企业跨界转型的愿望强烈。环保行业的公司进军生物医药领域,服装行业的公司收购电商企业,烟花生产企业转型发展互联网金融,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手机游戏项目,多个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影视剧制作,不少公司采取双主业的发展战略。百货+金融、陶瓷+教育、LED+车联网、光电+传媒、电缆+紫砂壶、农业+光伏……各种组合的双主业战略频繁出现。例如,中超电缆先是巨资收购紫砂壶,接着开启以电缆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以紫砂为主的文化金融双主业驱动的多元化战略。对此,投资者心存疑虑,担心双主业可能成为双刃剑。
2.10年以后这家公司是否还会在?或者说它还在的可能性是否足够高?
伴随着五花八门的借壳重组,上市公司还掀起了换马甲热,热衷于更改公司名称及股票简称,不断涌现奇葩名称,甚至有的将其作为炒作股价的手段。
3.它所处的行业是否是一个正在快速增长,并且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在未来会超比例获益的行业?比如,是否是朝阳的新兴产业,而不是传统的夕阳产业?
4.这家公司是否跨界经营?
上市公司顺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不少公司概念先行的倾向明显,热衷于通过跨界并购重组进行概念炒作。
有市场人士提醒,跨界经营可以增加公司盈利来源,降低对单一主业的过分依赖,有利于降低行业风险,同时提高营业收入。
但弊端在于,跨界经营可能让资源分散,不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跨界经营不等于容易实现盈利升级,新进入的行业领域往往存在未知风险。
5.作为消费者,我及我周围的人是否愿意使用它的产品或者服务?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美誉度怎样?是否存在商誉减持问题?
6.它的行业地位是否很容易被取代?它相对于其追随者而言是否有一定的门槛?
7.它目前的市盈率、市净率倍数等估值参数是否相对合理?
8.它的平均交易量是否足够大?流动性是否足够好?
9.它的掌门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流露出来的思想和理念我自己是否认可?
10.这家公司是否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交易,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交易。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目前公司的关联交易也很难避免。通常情况下,公司会合理充分地利用关联交易来为企业带来益处。通过集团内部关联方适当安排,可以优化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有助于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益,也有助于向集团化和跨国公司方向发展。
但从长期看,关联交易产生的后果也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也蕴含很多法律风险。因为关联交易可能会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有可能产生坏账。如大股东提供担保、资金或大股东以其他方式占用公司资金,会给公司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
如果这10个问题的答案都让我觉得比较踏实,那么不管趋势是涨还是跌,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入。也许股价明天还会继续下探,也许市场明年还会有更好的买入时机,但是没关系,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抄到最低点,正如我永远不可能卖在最高点。我只要中间那段,剩下的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