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购买名牌产品是一种赌博
如今的市场促销手段中,最吸引入眼球的莫过于“打折”这两个字了。每逢节假日,商场的促销手段便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平时工作忙,因此节假日成了商场血拼的最好时机。而商家也早就与消费者达成了假日促销的默契,知道消费者们最经不住的就是打折与让利,只要你要买的,他全都在打折,看似便宜了但是你发现自己的口袋被商家掏空了。
在商场里,商家以种类繁多的商品吸引消费者,再用昂贵的价格获取利润,而为了能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他们就会适当地给予消费者折扣。因为存在这些折扣,消费者多会感到心里舒服些。渐渐地,我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销售模式。这就是所谓的折扣效应。
所谓折扣效应,是指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退让,即在价格上给予适当的优惠,从而诱使消费者再次消费。而折扣效应之所以能频频奏效,恰恰也是利用了消费者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即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便你明知打折是商家给我们挖的坑,然而我们依然照跳不误。是商家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演——“我已经赔了,看在老乡的分上就权当我给你捎一个了”——让我们心软了,还是我们天生就是上当的主?
事实上,消费者与商家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双方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利”的博弈。如今的市场促销手段中,打折花样繁多,最直接的就是在商品价格栏上贴上“五折优惠”的标签,此外还有“满200元立减100元”、“买一送一”、“满200送100”等等不计其数,外加“跳楼价”、“放血大甩卖”等惨烈的字眼,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一看里面全是实惠,赶紧去买吧。
当享尽“折扣”疯狂之后,“打折”的新鲜感逐渐退去,理性的消费者不免会心生疑问:商场打折广告接二连三,打折花样不断翻新,有时全场打折,有时部分商品打折,有时分楼层打折,有时按专柜打折,逢年过节打折,喜庆活动打折,某产品专项打折……仿佛没有不打折的时候。商家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大方,一年到头都在“让利”呢?商家把利润全给了消费者,难道他们不过日子了?
虽然这个个案中商家的做法有点极端,但是,商家的确永远都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很多“降价”其实不是真降,商品的标价是由商家随时调整的。比如说一台打印机实际能卖的价格是1500元,很有可能商家把价格定在1800元,然后来个“某某打印机狂降300元”的宣传,这样的所谓“降价”对消费者而言还是很具吸引力的。因此,“降价”不降利润,商家自有他获利的“奥妙”。消费者稍不注意,就会落入商家“高价低折扣”的陷阱。
此外,有的经营者在搞打折活动时,以次充好,把商店里的品牌商品暂时放进仓库,把仓库里的滞销商品“打折”出售,欺骗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一些商店里看到打折促销活动,不可盲目乐观。
消费者期望的是名品折扣,而不是这样的“次品”折扣,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品牌店中的商品时,也不应疏忽大意,应严把质量关,防止购买到价格质量都打折的商品。很多消费纠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商家在起劲打折叫卖的同时,质量与服务也打了折。
商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其对利润的敏感犹如苍蝇嗜血的本性。每一个打折的背后都有一笔精明的小算盘。有的人偏偏经受不住打折的诱惑,一看见这两个字便血脉贲张,结果上了商家的当。在超低价格的诱惑下,不少消费者失去了理智,看见什么买什么。所以,消费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面对促销商品不要盲目,要理性面对,不要一看到低至2折等字样的广告就乱了手脚,这样才不会吃大亏。别忘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再提醒: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