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固定要素收入的租金
关于土地资本,威尔·罗杰斯曾有一句妙语:“土地是一宗好投资,因为人们不可能再将它多创造那么一丁点。”除非你决定坐在气球上经营你的公司,否则土地对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的基本特征是,数量固定,对价格完全缺乏弹性。
租金是对使用供给固定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称为土地的租金,有时称纯经济租金。租金以单位时间的美元数计价。在我国古代,也把租金称为“租银”,是出租者所收或承租者所付的租赁田地房屋之类的代价。《管子·轻重乙》中就有关于租金的记载——“终年之租金四万二千金”。
数量固定的土地无论得到多少租金都会同样发生作用
支付租金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土地,同时也适用于任何一种供给固定的要素。例如达·芬神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就独一无二,如果你想在一个展览中展示它,你就要为这种临时使用支付租金。
就少数幸运者而言,也能够获得独特的“个人租金”。就像惠特尼·休斯顿这样的歌星,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价值技能在服务中赚取惊人的收入。
这些有才能的人都拥有一种在当今的经济中很有价值的技能。在其有特殊才能的领域之外,他们可能只能挣到其高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且,对于工资20%甚至50%的上升或下降,他们的劳动供给也不可能作出多大反应。经济学家将其工资高于他们在次优职业中取得的收入的部分称为纯经济租金。这些收入在逻辑上等于固定数量的土地获得的租金。
完全没有供给弹性是租金的特征。我们沿供给曲线往上移到与要素需求曲线相交处就可以决定租金。除土地外,我们可将租金分析运用到石油、黄金、7英尺高的篮球运动员以及任何一种供给固定的物品中去。
土地的供给曲线完全没有弹性,即形状是垂直的,因为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在上图中,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于点E,土地的租金必须趋近这个价。如果租金高于均衡价格,所有厂商需要的土地数量就会少于所能供给的现存土地数量。有些土地所有者就不能将其土地租出去;他们不得不以较低的租金出租自己的土地,于是土地租金就会降下来。同理,租金也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均衡水平以下。如果租金低于均衡价格,不满足租地数量的厂商会迫使要素价格回到均衡水平,只有在土地的需求量等于固定供给的竞争性价格时,市场才会处于均衡。
假定土地只能被用来种植玉米,如果对玉米的需求上升了,玉米地的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动,租金就会上升。这说明了土地的一个重要特征,土地价值高是因为玉米价格高。这也是要素需求作为一种派生需求的很好的例子——对要素的需求是由对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所以土地的价值完全是由产品的价值派生而来,反之则不成立。
对固定数量的土地征税完全由土地所有者承担,政府取得纯经济租金
在19世纪后期,由于世界各地的人都向美国移民,美国的人口迅速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铁路延伸到美国西部,地租飞涨,为那些幸运的或有远见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因为他们预先购买了土地。但是美国政府却允许这些土地所有者获得非常高的非劳动所得的土地增值。占人口多数的没有土地的人对此十分不满,要求政府对土地进行征税。
一位对经济学进行了大量思考的记者亨利·乔治,在其畅销书《贫困和进步》(1879年)里集中表达了这种情绪。他认为对土地征税能够在不损害经济生产效率的情况下,改善收入分配,并且建议应该主要通过对土地征税而为政府融资,同时削减或免除其他所有对资本、劳动以及土地改进的征税。这就是著名的纯经济租金理论。尽管美国经济显然没有向单一税理念的方向走得很远,但后来很多代经济学家都重视乔治的见解。纯经济租金理论后来成为19世纪后期单一税运动的思想基础。
国家在实施城市建设的同时,会尽量确保土地供给数量固定。而这就引出了土地税收这个概念。假设政府对所有的土地租金开始征收50%的税,但对于建筑或土地改良不征税,因为征税会影响建筑活动的规模。于是所征的税收系来自固定的农业和城市用地所带来的收入或租金。
那么,政府的征税行为给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租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征税后人们对土地的总体需求并没有改变。在上图中,当含税在内的土地价格为200美元时,人们仍然需求土地的全部固定供给。于是,由于土地供给是固定的,土地服务的市场租金也就完全不会变动,仍在初始的市场均衡点E。
由于需求和供给数量并没有变化,所以市场价格不会受税收影响,于是税收完全是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中支付的。我们可以在上图看到,农场主付出的款和土地所有者收到的钱现在是两件非常不同的事。对于农场主来说,当政府介入拿走50%的租金时,其效应与所有者的净需求从DD降到D'D'的影响一样。土地所有者税后的均衡收入现在只是E',仅相当于E的一半。税收完全由供给无弹性的要素所有者承担,这无疑增加了土地所有者的成本支出。
这对土地所有者而言的确不是一件好事,部分土地所有者肯定会抱怨。但是即使存在抱怨的心态,处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不能改变土地的总供给,而且土地总得被用来获得些什么,得到一半面包总比没有面包要好。
对此你可能想了解这种税收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令人吃惊的结果是,对租金征税不会引起经济扭曲或导致非效率。为什么?因为对纯经济租金征收的税不会改变任何人的经济行为:需求者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价格没有改变;供给者的行为也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不可能作出反应。于是,税后的经济会同税前同样地运行——土地税没有带来扭曲或非效率。
第三章 资源为王的新时代
资源增长是一个发展过程
所谓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一切东西。经济中的资源通常应包括:土地、劳动(工人可提供的劳动时间)、资本(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制造用生产性设备)和人力资本(教育程度和工人劳动技能)。
社会经济的五个时代——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后信息时代,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推进。在资源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进化与革命两种形式,在一个时代内部存在着进化,也就是量变,由一个时代更替到另一个时代称之为革命,也就是质变。
表现社会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以资源配置的方式为线索的,其中包括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范围。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扩大,提供了资源配置手段的更新和进步,手段的更新促使了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细化,社会分工效率的提高又会创造出适应发展更新的手段。资源的不断增长,使资源配置的手段和范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社会经济时代的发展,不是人类的经济状况自动发生变化,而是人类在不断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人类自己的历史。因此,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范围,在资源的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积极响应,甚至被责难。只有当某种资源配置手段进行了一段过程后,并显现了利大于弊,显示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人们才开始正视这种手段,并把它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加以倡导和发展。当新的资源配置手段与范围一旦成为主流,就显现了每一特定社会经济时代的性质和特征。
单个人甚至动物都具有配置资源的本能。游牧时代的资源配置首先从家庭、种群和部落开始,随着新资源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资源配置的范围不断扩大,原有的配置手段在家庭、种群和部落中变成生产发展的桎梏,影响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资源在更大范围如庄园、城镇、国家之中进行配置。配置手段和范围的扩大、产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导致经济时代更替。资源从家庭、种群和部落中配置的游牧时代就过渡到在庄园、城镇、国家范围内配置的农耕时代。
在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流动性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突破某一地域甚至国家的限制,特别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作坊式企业的产品,工业时代的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农耕时代的集市贸易让位于规模更大、分工更细的全球性现货市场。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手段的进步和更新,使人类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人类进入了壮丽辉煌的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的商品数量、品质都极大地增加和提高了,有形的现货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无法适应,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一个甚至数十个国家的大规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人类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要求和愿望是相悖的,资源的配置模式又一次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于是,人类社会资源配置的模式又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资本、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并以此为标志,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开始向信息时代过渡。
信息时代的资源配置渗透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哪个国家还是地区,无论穷国还是富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个人财富还是社会的财富,都可以通过资本、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参与资源配置。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使物流与配置产生了分离,促进了许多新兴产业和领域的诞生,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完成了资源配置的虚拟化,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信息时代的金融危机虽然也冲击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虚拟化,将逐步对实体经济实施有效的保护,遏制经济活动的大起大落,防止工业时代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生产与经营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以私有制为特征的传统资本主义社会将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桎梏。一旦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得以统一,人类社会将步入后信息时代。
在人类社会,资源的增长是一个发展过程。譬如能源的利用,游牧时代人类的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使用的种类极少,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农耕时代,人们对于能源的依赖主要是通过树木、粪肥、植物废料、木炭等实现的。工业时代,更有效的开采能源的技术出现了。
19世纪早期,煤的开采和使用,使铁的熔化和铸造、蒸气驱动的火车和海洋运输成为现实,工业化成为可能。到了19世纪晚期,电力、内燃机、汽车、飞机、化学和冶金工业又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换,石油作为主要的燃料开始出现。石油从遥远的地方被输送到城市,给工业、采热、照明、冷却、商业、运输、废物处理和其他服务以动力。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信息时代,化石燃料有可再生的替代物,全球能源短缺并不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