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阳、补虚祛寒不生病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从中医口中听到这样一些话,“你的身体阴阳有些失调”,“他体寒太重”,“她的身体太虚”。那么,究竟什么是“阴阳失调”,什么又是“虚”“寒”?这些状况又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呢?中医认为阴阳失调、身体虚寒是百病之源,而阴阳调和,寒邪不入,身体不虚才是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因此,滋阴补阳、补虚祛寒,祛病保健势在必行。

阴阳平衡是养生治病的根本,一旦保养不慎,就很容易出现阴阳失衡,导致疾病。阳邪致病,可引起阳盛阴伤的热证;阴邪致病,可引起阴盛阳伤的寒证。阳气虚,不足以制阴,可引起虚寒证。阴液亏,不足以制阳,可引起虚热证。所以说,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那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呢?这就需要滋阴补阳。滋阴补阳,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法宝。所谓滋阴补阳,就是用具有滋阴温阳作用的方法,治疗阴阳两虚证。例如,一些人三天两头会感觉不舒服,不是头痛,就是胸闷气短,再就是四肢乏力,如果不是由于外伤所致,那就是身体内的阴阳失调了。这时候,如果单纯地治疗头痛或胸闷,属于治标不治本,而且不适症状会出现反复现象。如果从调和阴阳入手,根据症状来调节体内脏腑功能,就会彻底消除不适症状。

关于滋阴补阳,不仅仅适用于产生不适或病变后对身体的调节,更主要的是能够起到绝好的养生效果。中医讲求,一年四季,乃至一天的不同时辰,滋阴补阳的方法和效果都是不尽相同的;而滋阴补阳的手法,更是不胜枚举,有食疗、药膳、运动、按摩,等等。身体有疾患的朋友,平时在家采用一些办法滋阴补阳,对治疗大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对治疗小病则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帮助身体快速恢复健康。

疾病易趁“虚”而入,遇“寒”则猖。虚寒与阴阳一样,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阴阳调和是保证人体不生病的根本,但要想保持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实现无病到天年的目的,补虚祛寒是关键。人体如果受寒的话,会引起感冒、颈椎病、关节炎等疾病;人体如果虚了,会导致失眠、心悸、肠胃病、便秘等疾病。体质虚寒有的是先天所致,有的则是久病、生育、营养不良、压力过重等后天原因造成的。生活中,体质虚寒的人随处可见。比如,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才爬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干一点儿力气活就浑身酸痛难耐;上班的时候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天气刚转凉就冻得瑟瑟发抖;稍微吃凉的东西就腹泻不止;晚上睡觉盖着厚厚的棉被也不觉得暖和……这些现象就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可以说,每10人中至少有5人的身体符合以上的状况。可见,体质虚寒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困扰,给健康增添了许多危险的因素。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预防寒邪乘“虚”而入。

想要化解体内的虚寒,其实并不难,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知道是哪里虚,哪里寒,然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症调养,必能做到去除虚寒,获得健康。比如阳虚的人,可用拔罐来祛寒湿;喝生姜红糖水可以辅助治疗宫寒;多晒背部补阳气;手脚冰凉,多按阳池穴;在膻中穴、百会穴刮痧,补阳气……

要想寿命长,全靠调阴阳,要想身体健,补虚祛寒要做好。本书对阴阳失调、身体虚寒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了一一分析,读者只要对应自己的症状找到病因,就可以辨证施治,协调阴阳、直面虚寒,彻底根治身体所患疾病。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详细讲述滋阴补阳的要点,从食补、神补、人体经络、生活环境、脏腑功能、季节交替等多个方面,阐述保证身体健康的多种方法以及家庭常用中药方、药膳食疗方。下篇重点分析了补虚祛寒的相关知识,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体寒、腹寒等角度,论述补虚祛寒的方法,以及常用的保暖养虚的方法。全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所涉及的食疗方、药膳方、中药方以及其他的保健方法,都十分适合普通家庭使用,是一本适合日常滋补、调养的“健康秘籍”。翻开本书,您所有健康问题便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