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英、土、俄三国的能源争夺——波斯战线
18世纪,波斯的萨珊王朝灭亡后,陷入了近一个世纪的混乱,最后土库曼恺加部落夺取权力,迁都现在的德黑兰,建立了恺加王朝。但恺加王朝在19世纪遭受列强入侵。俄国人夺取了它在外高加索和中亚的部分领土,英国人则夺取了波斯南部部分地区,1907年英俄协定更是划分了它们两国在波斯的势力范围,波斯政府所能控制的地方仅有德黑兰附近不大的地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波斯宣布中立,但是与它相邻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要求它驱逐其领土上的8000多名俄军,否则的话它将“代为驱逐”。然而地位跟英俄殖民地差不多的波斯是做不到这点的,于是土耳其的军队就开进波斯,击退了波斯西北部地区的俄军,并占领了波斯阿塞拜疆地区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在波斯的南部地区,土耳其军队占领了英波石油公司在巴格达和巴士拉的全部资产,并进而威胁到英波石油公司当时最大的油田——波斯西南端的阿巴丹。
波斯第五大城市阿巴丹是波斯石油输出的集散之地,也是英波石油公司所在地。在“一战”中,随着汽车、坦克、飞机和军舰等机动性很高的武器装备被大量运用于战场,石油和内燃机改变了战争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海、陆、空机动作战的基本含意。石油已经越来越多地为英国所依重,完全可以说,没有石油,战争机器将无法正常运行。为了保护英波石油公司在阿巴丹的油田和炼油企业,1914年底,英军在波斯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胡泽斯坦登陆,随后在阿拉伯河一带击退了土耳其军队的进攻。英军登陆前,德国的间谍曾企图在阿拉伯河炸船以堵塞前往阿巴丹的航道,但是这个计划没能得逞。
波斯是中东最早发现和生产石油的国家,从1912年到1918年,波斯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0倍以上,从每天1600桶增加到近两万桶。到1916年后期,英波公司满足了英国海军全部石油需要的五分之一。布什尔是波斯伊斯兰共和国布什尔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位于波斯湾沿岸,是该国主要的港口城市之一,1915年4月,德国驻布什尔领事、有“波斯的劳伦斯”之称的威廉·瓦思穆斯,利用波斯人仇恨英国和俄国的契机,把当地的各部族争取到了自己一边,在由亲德的波斯军官指挥的波斯军队的帮助下,驱逐了波斯南部广阔地区的英军,攻占了以绿洲花园和文化故都闻名的设拉子城。在德国和土耳其间谍的鼓动下,波斯西南部的阿拉伯游牧部落还切断了马斯杰德·苏莱曼和阿巴丹之间的几处主要输油管道,致使石油运输停顿了近半年之久。
半个多世纪以来,波斯饱受英俄的侵略和掠夺,因此朝野上下自然都同情英俄的敌人德国,而德国也想借着波斯这种反对英国和俄国的民情把波斯拉入同盟国的阵营,好共同对付英国和俄国。1915年,大批俄军在里海南岸的恩泽里港登陆,随后南下包围了波斯的首都德黑兰。波斯政府中的亲德分子带着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公使匆忙逃出了都城,在位于德黑兰以南约150公里处的库姆成立了“民族保卫委员会”,随即该组织就把总部迁到了300公里外由土耳其军队占领下的克尔曼沙赫城,成立了波斯的“临时政府”,还组建了一支近5000人的军队。
第二年春天到来时,英国的情报官员珀西·赛克斯爵士和少数英属印度当局的军官在南波斯地区招募当地部落的骑兵,组成了一支“南波斯洋枪队”,这只用英国武器武装起来的队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肃清了波斯南部地区的亲德势力以后,成为了波斯南部地区的霸主,并在实际上独自控制了法尔斯、锡斯坦和俾路支斯坦等几个省,迫使波斯政府不得不在一年后承认“南波斯洋枪队”的合法地位。
英军及其盟友曾发动过许多次攻势,但由于越来越多的协约国军队陷入困境,土军受到的伤害实在有限。
1916年夏,在波斯的西部地区,一支2万多人的土耳其军队占领了波斯的重要交通要道哈马丹,并直接威胁到波斯西部地处厄尔布尔士山南麓离德黑兰不到100公里的加兹温城。由俄国将军巴拉托夫指挥的约8万名俄国部队开到了此地,并对土耳其军队展开了反攻,而在南部的英国军队也展开了配合进攻,在英俄军队的两面夹击下,人多势众的俄军迅速攻占了土耳其军队占领下的伊斯法罕、哈马丹以及由亲德人物组成的波斯“临时政府”所在地克尔曼沙赫,土耳其军队被迫从波斯撤回到自己的边境内,由同盟国所支持的波斯“临时政府”也随同迁到了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7年2月,俄国和英国的军队在克尔曼沙赫会师,自此,奥斯曼土耳其在波斯的势力被驱逐了出去。
但是随后不久,俄国便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统治,留驻在波斯境内的俄国军队失去了来自国内的支持,很快就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8个月后,俄国又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了此前沙皇政府在波斯所签订的全部条约。对于英国来说,它在波斯的一个竞争对手消失了,这是它独霸波斯的大好机会。英国随即派出它的军队,解除了驻扎在伊斯法罕、哈马丹等地的俄军武装。至于驻扎在波斯北部阿塞拜疆省并由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俄军部队,英国虽然也派出了军队,但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而此时在法国的正面战场上大战正酣,英军也抽调不出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波斯方面。
俄国十月革命后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又发生了内战,高加索地区的局面非常混乱,宗教的、民族的以及与土耳其的纠纷不断,而由协约国支持的白俄军队在这一地区也有着很大的势力。面对这种情形,当时英国内阁中的一些死硬的帝国主义分子和反苏派都极力主张把波斯当作支持白俄分子对新生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开战的基地。1919年8月,英国与波斯政府签订了协议,由英国人的顾问去改组波斯的军队,实际上就是由英国人掌控了波斯的军队,以此为条件,波斯得到了英国的一笔贷款,通过贷款,英国人则进一步加强了对波斯的经济控制。英国政府兴高采烈地认为,波斯这个重要的能源产地,已经完全落入了英国人的手中。
但是革命后的俄国也很快显示出了它的力量,它对波斯的影响力在日渐加强,这使得英国人感到,要对付来自俄国的挑战,还需要继续投入代价高昂的力量,而此时才经过大战的英国,在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事务,而且它还正面临着一个令其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在它控制下的爱尔兰正在闹独立运动,英国人对此使用了大量的军队进行弹压。英国一贯善于去别的国家制造“民族独立”,现在轮到它自己面临这一问题了。在这种疲于应付的情况下,英国人在波斯的企图不得不半途而废,驻扎在波斯的英国陆军开始从波斯撤离,使自己离开那个大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