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全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土耳其的“自由英雄”——恩维尔·帕夏

1881年11月22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领袖恩维尔·帕夏生于伊斯坦布尔一富商家庭,他的父亲埃米尼·阿赫梅德是土木工程师,恩维尔从小就跟随父亲到摩拿斯提,在那里上学,直到进入摩拿斯提的军校,毕业后又到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继续深造。恩维尔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军官报效国家,在军校上学期间,他只是专心于学习,而对那些与军事无关的事从不上心。在君士坦丁堡军事学院毕业后,获骑兵上尉军衔的恩维尔被派到马其顿的第三军参加对当地游击队的镇压。当时的马其顿是奥斯曼帝国各种矛盾的焦点,当地的各种势力非常活跃,也是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活动中心,那里的现实对恩维尔产生了影响,他渐渐卷入了青年军官的政治活动中,而且还加入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组织。到1908年,恩维尔已成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中央委员。

在1908年时,英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等国家都对奥斯曼帝国虎视眈眈,想要瓜分其所辖的巴尔干地区。为了推翻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统治,也为了不让土耳其被外国进一步瓜分,青年土耳其党人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909年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包围了议会,要求驱逐议长,并取缔青年土耳其党人的组织。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随即下令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面对这个局面,在马其顿的青年土耳其党人立即组成由恩维尔统率的“行动军”,在4月23日开进君士坦丁堡,三天后控制了土耳其的首都。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议会废黜了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把他的弟弟穆罕默德·赖希德立为新的苏丹,也就是穆罕默德五世,恩维尔由此成为了全国瞩目的“自由英雄”而受到推崇和赞扬。

刚开始时,恩维尔很赞成奥斯曼帝国中的各民族团结平等,曾说从此以后在蓝天之下奥斯曼各民族兄弟一律平等,再也不分什么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犹太人,都要以身为奥斯曼人而感到光荣。其实他的这个主张,从根本上来说,是希望奥斯曼帝国不要再闹分裂。可事情并不像恩维尔所希望的那样,奥斯曼帝国属下的各民族是不可能安于现状的,在各种外国势力的插手下,奥斯曼帝国属下的各民族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越演越烈。青年土耳其党人掌握政权以后不久,就开始推行大奥斯曼主义,镇压各民族的独立运动,对外奉行亲德政策。曾做过奥斯曼帝国驻德武官的恩维尔对于德国人的效率和组织性非常赞赏,是个彻底的亲德派,他曾说“土耳其是土耳其人的,但要有德国的帮助”,把土耳其的命运同德国拴到了一起。

当时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被人们被为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上一口,1911年秋,意大利利用动荡的国际局势和土耳其的严重困难,决定向的黎波里塔尼亚派遣海军舰队,并对土提出领土要求。遭拒绝后于28日以当地意大利人受到伤害为由发出最后通牒,29日对土耳其宣战,从海上炮击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地,意土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恩维尔自告奋勇亲自前往北非前线指挥战事,在那段时间里,恩维尔同他的部下青年军官凯末尔发生了摩擦。这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恩维尔是个沉醉于大的计划、大的理想而忽略细节的人,而凯末尔是个现实主义者,他重视可靠的材料和数据,沉醉于大计划而忽略细节的恩维尔后来终于走上了投机冒险的道路。

意土战争正酣之际,巴尔干半岛又起风波。巴尔干地区的诸小国,在列强的支持下,发动了巴尔干战争。疲于奔命的土尔其为了应付巴尔干地区的危机,不得不被迫向意大利让步。1912年10月,意土两国在洛桑签订和约,土耳其放弃了它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主权,恢复两地的旧称利比亚,并承认意大利继续占有佐泽卡尼索斯群岛。签订《意土和约》后恩维尔离开班加西回到伊斯坦布尔。由于在巴尔干战争中的连连失败,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威望开始动摇,亲英的自由和睦党人趁机推翻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政权,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自由和睦党人也是接连失败,不得不割地求和,返回首都的恩维尔再次参与并领导了一次政变,使政权再次回到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手中。

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恩维尔担任土耳其军队的总参谋长,在德国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奥托·冯·桑德斯将军的帮助下收复了故都亚得里亚堡,赢得了民族英雄的声誉。1913年建立的恩维尔·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阿赫迈德·杰马勒·帕夏“三雄”寡头政权,将土耳其拖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1914年11月2日,土耳其在德国拉拢下,宣布同英、法、俄断交,12日宣布开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恩维尔本来还想观望一下战局的发展情况,但英国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欺人太甚,把土耳其用民众的捐款在英国买的两艘大型战舰无理扣下了,而且根本不提赔偿问题,把奥斯曼帝国看得还不如两艘军舰值钱,这种耻辱令土耳其人忍无可忍,正好这时德国由索罗钦率领的两艘战舰“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因受到英国海军的堵截而送给了土耳其,以恩维尔为首的土耳其政府接收了这两艘战舰。1914年10月,索罗钦率领由“戈本”号改名的“亚沃士”号突然袭击了俄国在黑海的港口塞瓦斯托波尔和奥德赛,造成既成事实,迅速把土耳其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恩维尔以拯救土耳其的使命自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土耳其开辟了三个战场。第一个战场是在自己家中打的,1915年2月,英国人气势汹汹的打上门来了,土英之间爆发了达达尼尔战役,这场战役共打了三个多月,土耳其人固然伤亡惨重,但英国人更是惨败而归,这是一场土耳其的胜仗,后来被称为“土耳其之父”的凯末尔在这场战役中崭露头角。

第二条战线是在高加索地区与土耳其的世仇俄国人开打的。俄国人早就对土耳其的领土垂涎三尺,战争开始后,乘土耳其忙于其他战线,在高加索地区对土耳其发起了进攻。战争之初俄国人取得了胜利,但在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后,俄国因为战争而崩溃,土耳其军趁机打下整个高加索,甚至进军南俄草原,这次算土耳其获胜,但其自身离灭亡也没有多少日子了。第三条战线是在中东地区,一战时的中东地区形势异常复杂,当地的阿拉伯人要求独立,而英法又在介入,在这条战线上土耳其军初期取得了许多胜利,但到1918年圣城耶路撒冷丢失后,土耳其军在中东一败涂地。“一战”结束后,土耳其彻底失去了它对中东地区的统治权。到1918年10月,“一战”已进入末期,随着保加利亚退出战争以及英国军队在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战线转入反攻,恩维尔不得不放弃他的大突厥斯坦的梦想,同年10月30日,土耳其被迫签订了《摩德洛斯停战协定》,这标志着青年土耳其党人政权的终结,11月4日统一进步党举行非常大会,决定自行解散,恩维尔此后流亡国外。

德皇威廉二世在战列巡洋舰“戈本”号上会见土耳其战争部长恩维尔·帕夏。

流亡国外期间,恩维尔出版了自己的战争回忆录《的黎波里》,流亡中的恩维尔在政治上一直很活跃,开始时企图与凯末尔争夺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在凯末尔地位稳固以后,恩维尔先是投靠苏共,但不久又投入了反布尔什维克活动,开展泛伊斯兰运动,1922年8月在帕米尔高原被苏联红军击毙,终年40岁。被击毙后的恩维尔被埋在当地,直到1996年,土耳其政府才把他的遗骸从塔吉克斯坦运回国。8月4日,在恩维尔死亡74周年之日为他举行了国葬,恩维尔的遗骸被安葬在伊斯坦布尔的烈士陵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