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全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霍亨索伦王室的终结者——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继承了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帝国——德意志帝国。他有着旺盛的精力和聪明的头脑,在其全盛时期,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震动世界,在声势显赫如日中天地统治三十年后,却被总参谋部架空,被人民抛弃,最后凄凄惨惨地躲到外国苟延残喘地度过余生。

1888年6月15日,在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加冕典礼,当天,一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戴上了尊贵的皇冠,他就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霍亨索伦王室的终结者——威廉二世。威廉二世于1859年1月出生于波茨坦,是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维多利亚皇后是亚历山德拉皇后的姑妈,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姐姐。威廉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大学毕业后,他按皇家惯例到军队服役,并于1885年被任命为波茨坦第一近卫军团司令,可谓少年得志。但可叹的是威廉二世出生时左臂因病而萎缩,失去了手臂的正常功能,这对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的继承人来说是一个令人烦恼的缺陷。也许是生理上有病所致吧,威廉二世显得过度虚荣和喜欢炫耀自己,他常炫耀自己的数百套军装,高兴的时候一天能换装十几次。有一则在柏林圈子流行的笑话:“他不挂上海军上将徽章就不逛养鱼池,不打扮成英国陆军元帅的样子就不吃葡萄干布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五十多岁的威廉已经统治德国长达二十多年了,可是他仍然保留着一股孩子气。许多人宣誓效忠于他,却觉得他既不成熟也不可靠,这一点都不奇怪。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经常用左手拿着一对手套,让左手看起来长一点。他也喜欢用左手倚在剑或拐杖上,达到比较体面的效果。

德皇威廉二世总是身着军装,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绶带和勋章。

霍亨索伦家族在普法战争后站到了欧洲的巅峰,外表冷漠的德皇威廉一世,做事非常井然有序,柏林人习惯于根据他出现在窗前的时刻调自己的表。他统治着欧洲最强大、最具活力的国家。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格兰维多利亚女王最喜爱的女儿,在她的劝说下,威廉二世的父亲决定在继位后将以英国为榜样把德国改造成一个民主的君主制国家。威廉一世逝世后,威廉二世的父亲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仅几个月便死于咽喉癌,威廉二世继承了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和俾斯麦一样,在年轻时代对自己的母亲充满着敌意,而且事实上,他的母亲的确有一部分的责任。作为一名英国贵族,这位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总是感到自己和普鲁士人格格不入,在她眼中,这些普鲁士人都是野蛮人,因而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使这位未来的皇帝从小就对英国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并可能影响了他后来对英国的态度。威廉二世是霍亨索伦家族中第三个登上德国皇位的人,与哈布斯堡家族不同,霍亨索伦家族在1914年所统治的国家正处于上升时期,而且这个家族表现得更加精力充沛,更加好战。德国的崛起过程并不像哈布斯堡家族那样依靠婚姻,而是依靠武力和机智。不夸张地说,才华横溢的俾斯麦帮助霍亨索伦家族创造出了现代德国。

威廉二世是一个性情冲动、头脑硬化的人,虽然也很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他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一向以一个独裁者自命。即位不久,他就曾经宣布说:“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自己。”母亲的争强好胜和普鲁士人要求未来的国王首先是个战士的思想无形中结合在了一起,尽管威廉的左臂天生太短,完全残废,但他还是要接受很残酷的训练,他要和所有的军官一样,骑马,游泳,击剑,射击,而且他必须还要干得更出色。作为一位年轻的帝王,威廉二世在治国方面还是颇有才能和建树的,然而这些成功也助长了威廉二世的狂妄和自负,并直接导致了他与开国元勋俾斯麦的决裂。

1890年俾斯麦提出了辞呈,德皇在两日后批准,俾斯麦正式下野,自此德国的政权牢牢地掌握在了野心远大于能力的威廉二世手里。他一手把俾斯麦精心构制的外交政策全部拆毁,其政策与俾斯麦相比可谓大相径庭。提到俾斯麦,后人常用一种崇拜的口吻,似乎他的才华震烁欧洲外交政坛,一生纵横捭阖,几近于神。俾斯麦在欧洲外交上合纵连横,建立了“三帝同盟”和“三国同盟”,极大地孤立了与德国仇恨最大的法国,使德国处在一个优势的位置,然而随着他的被罢黜,德国的这种优势地位也就渐渐消逝了。

有关宫廷对威廉二世出生之记录指出,他的脑部可能患过病,以致造成脑部损害。如此的健康问题,可能令他培养了具有野心、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罢黜俾斯麦的事件。虽然威廉在未当皇帝前,也曾很仰慕俾斯麦,但他登位后,马上就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了冲突。其实,这位少年皇帝是不甘受制于人的,他要亲自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于是,他在1890年迫使盛气凌人的俾斯麦去职,任命冯·贝特曼·霍尔维格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贝特曼·霍尔维格的意见,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例如他对普鲁士选举法的改革。

至于俾斯麦,则自信地以为无人能替代他的位置,甚至宣称:“皇帝是一个最能迁就人的主子,无论什么政事他都不敢反对我。”但重要的是,二人在内政外交政策方面出现了巨大分歧,俾斯麦抱怨说:“皇上像只气球,不把线抓紧,就不知道过一会儿他会飞到哪里去。”这一切成为导致他们决裂的主要原因。威廉二世奉行帝国主义,以显示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而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在帝国议会的讲演中,威廉二世以无比热情的口吻说:“俾斯麦推行的欧洲大陆政策十分狭隘,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世界各地都应体现德国政策。”帝国议会为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对外政策由俾斯麦时期的大陆政策转为威廉二世对外扩张的世界政策之后,德国便加入了欧洲国家的造舰比赛的行列,俾斯麦曾告诫德国要以陆上力量为满足,威廉二世则对意大利国王说:“我在位多少年来,我的幕僚们、欧洲的那些君主们总是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要不了多久,有我伟大的海军做后盾,我的话就会有人洗耳恭听了。”

威廉二世刚即位不久时,他的大臣们甚至怀疑他不能胜任工作,不过威廉是个头脑聪敏的人,他善于取悦于人,很快就把这些大臣摆平。可以说,他把母亲的智慧和父亲的耐心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这一点的确吸引了很多人。有人说威廉二世毫无政治才能,那无疑不符合事实,如果威廉二世真的不懂得玩弄政治手腕、操控民意和培植党羽,就不可能在1890年的政治危机中一举搞垮俾斯麦。俾斯麦是德意志的创立者,事实上的民族之父,也是欧洲近代最受尊敬的政治家之一,可是他已经老了,虽然俾斯麦根本没有认真反抗,但威廉二世的胜利仍然是很难得的。由于天生的缺陷,威廉一直都在当演员,他扮演着既敏捷又强健的军人,当参加典礼时,他总是使劲地挥舞右臂以掩饰自己孱弱的左臂。由于担心被人看成弱者,威廉二世一直保持昂首阔步、虚张声势的架势,在几乎1/4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面对世界高谈阔论,这位年轻的统治者行使权力的后果就是将他那神经质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马克斯-韦伯对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政治评价如下:“我觉得我们处在一群疯子的统治之下。”为首的“疯子”就是皇帝本人,在他的脑海中,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企图联合颠覆德意志帝国,用威廉二世的话来说,德国感到他们处于刺刀的包围之中,于是用人们所谓的“愤怒的沙文主义”来作出回应。“当在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结果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付它。”事实上,英国、法国和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使它们很难联手对付德国,但威廉二世的疯狂外交手段居然把它们逼到了一起,真的搞出了一个针对德国的三国协约,而这在俾斯麦当政时是被巧妙避开了的。

1890年德国同俄国的条约即将到期,威廉二世没有成功地继续与俄国结盟。沙皇尼古拉二世曾说过:“威廉是一个没有教养的恶少。”可以看出沙俄对德国新主人的反感和敌意。此后俄国逐渐向法国靠拢,终于在1893年同法国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也许这其中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威廉二世,各国之间的关系原本也是伴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俾斯麦时期,德国国力尚弱,除陆军外无力涉及更多领域,伴随着德国公海舰队的建立和德国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争夺殖民地,英国人于是选择了与法国人结盟来对抗德国。俄国本来是德国盟友,但在巴尔干地区与德国盟友奥匈帝国发生冲突,德国在协调巴尔干问题上不能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终将俄国推向了英法一边,这也是历史的发展使然。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其政治野心就是称霸世界。1895年,他宣称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即建立起所谓的“大德意志帝国”。

1914年,欧洲局势风云变幻,大战一触即发,威廉二世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局势的发展和变化。6月28日,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威廉二世欣喜若狂,极力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在他的煽动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与他预期的相反,战争最终以德国的惨败告终。战败后的德国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当时威廉正在比利时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此时的帝国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就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能劝谕威廉退位。霍亨索伦王朝结束了,退位后的威廉二世流亡到了荷兰,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暗淡的余生。但他并没有忘记德意志,当“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德国打败了英法联军,法国在贡比涅森林中签署了向德国投降书后,闻讯的威廉二世给希特勒发去了热情洋溢的贺电。1941年6月4日,这位曾叱咤一时的战争狂人终于在“德国将征服世界”的美梦中去世了。

威廉二世的遗愿有两个:一个是他死后葬礼上不能出现纳粹标志,但纳粹德国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去做,在威廉二世的葬礼上出现了纳粹党党徽。第二个是王朝不复辟他的遗体就不运回德国安葬,这个遗愿得到了纳粹德国的尊重,直到今天,威廉二世的遗体还安葬在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