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4.悬饮
武某,女,42岁,农民。2009年7月15日初诊。
因渗出性胸膜炎而住院治疗已七天。刻诊:胸胁胀痛,气短,呼吸不利,时有发热,B超提示胸腔仍有大量积液,纳差腹胀,尿少,舌白滑,脉沉弦。证属悬饮。饮停胁下,升降受阻,肝络失和。治宜逐饮通络。拟桔枳二陈汤加味:
药用:
桔梗9g、枳壳9g、陈皮6g、姜半夏9g、茯苓12g、甘草6g、杏仁6g、白芥子9g、猪牙皂6g、旋覆花9g、茜草12g、青葱管六寸(切)。三剂,水煎服,一日一剂,食后服。
二诊:
药后疗效不明显,诸症依旧,视其体质尚好,宗仲景“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之训,遂改用十枣汤以峻逐饮邪。
药用:
大戟3g、芫花3g、甘遂3g、大枣(肥者)十枚。
炮制方法:
将前三味醋炒研末,分3包备用;再将大枣去核后煎煮。
服药方法:
早上5点多钟,用上药末一包纳于温热大枣水中,顿服。
疗效观察:
服药后不久,自觉腹痛欲便,即可泻下大量稀便,随即吃热粥一碗即可。若未泻,次晨如法再服,以泻为度。
据患者自述服药一次即泻下大量稀便。令糜粥自养一日,翌日再议。
三诊:
昨日服十枣汤一次,今觉胸胁胀痛明显好转,呼吸亦较顺畅,腹胀消失,知饥。说明饮邪去之大半,穷寇勿追,改用陈夏六君汤培土制饮。
药用:
党参9g、白术9g、茯苓12g、甘草6g、陈皮6g、姜半夏6g、熟地20g、桔梗9g、枳壳9g、旋覆花9g、茜草12g、青葱管六寸(切)。五剂,水煎服,一日一剂,食后服。
四诊:
胸胁偶感刺痛,B超示胸腔仍有少量积液,纳寐尚可。拟血府逐瘀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药用:
柴胡9g、枳壳9g、川牛膝9g、桔梗9g、当归9g、川芎6g、赤芍9g、生地12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葶苈子15g、大枣5枚。五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五诊:
胸胁已无刺痛感。B超示:胸腔积液消失;轻度胸膜粘连。拟培土生金,益肾蠲饮,活血疏络以善其后。
药用:
党参9g、白术9g、茯苓12g、甘草6g、熟地20g、山茱萸15g、山药15g、丹皮9g、泽泻9g、炮附片6g、桂枝9g、桔梗9g、枳壳9g、陈皮6g、当归9g、瓜蒌15g、杏仁6g、旋覆花9g、茜草12g、丝瓜络9g、全蝎6g、橘络9g、芡实15g、扁豆15g、薏苡仁15g、鸡内金9g。5剂,共为细末,每服6g,用开水入黄酒一汤匙送服,一日三次,感冒勿服。
一月后随访痊愈。
按: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这里仲景简明扼要的点出了悬饮的病因、病位及临床症状。本例悬饮初按常法投以桔枳二陈汤合旋覆花汤不效,显然病重药轻、杯水车薪。二诊遂改投悬饮主方十枣汤取得显著疗效。考十枣汤由甘遂、大戟、芫花、大枣四药组成,甘遂、大戟、芫花味苦峻下、直捣饮臼,破积逐水;而大枣甘温安中、调和诸药,使下不伤正。现代药理认为甘遂、大戟有毒且不溶于水,所以醋炒可减低毒性,为末冲服利于药效发挥,这与仲景的服药方法不谋而合。另外对悬饮的治疗应以肝肺为肯綮,以脾肾为根本;所以当症情一旦缓解,温脾补肾应紧随其后,因为仲景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之旨。另外当胸水吸收以后出现胸膜增厚或粘连,这种情况的治疗应加强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等药物的使用,缓以为功,以修复受伤的胸膜,恢复胸膜的功能,促使疾病彻底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