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噎膈
一、概述
噎膈是指饮食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病证。噎,指吞咽时梗噎不顺;膈,指饮食格拒不入,或食入即吐。噎证可单独出现,亦可为膈证之前驱,故往往噎膈并称。
膈证之名首见于《内经》,经云:“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隋·巢元方将该病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忧、恚、气、寒、热五膈。宋·张锐《鸡峰普济方》认为噎膈为“神思间病”,强调其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关于治则,张景岳强调证治重在脾肾等。
二、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因:忧思则气结,津液不得输布,凝聚成痰,气痰交阻。或因恣食辛辣燥热之品,津伤血燥,以致食道干涩,食物难入;或房劳过度,肾精亏耗,阴损及阳,命门火衰,脾胃失其温煦,运化无力,痰瘀互结,阻于食道而成噎膈。
三、辨证施治 (一)痰气交阻 【主证】
吞咽梗阻,胸膈痞满,嗳气呃逆吞酸,口干咽燥,大便艰涩。
【治则】
开郁行气,化痰畅膈。
【处方】
膻中
【手法】
灸膻中。
【方义】
因气痰交阻,闭塞胸膈,食道不利则吞咽梗阻。方取一穴膻中,该穴属任脉,是全身八会穴之一。气会,别名上气海,故具有理气宽胸畅膈之效。该穴又为任脉与足太阴、足少阴、手少阳、手太阳四脉之会穴,故用之可调整脾肾功能,调整全身水气通道,运化水湿,祛除聚积之痰饮。尤施以灸法,可散上焦之郁结,达到宽胸启膈、降气和中之目的。
【歌赋】
《胜玉歌》“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
(二)津亏热结 【主证】
吞咽梗涩而痛,饮水可下,食物难进,口干咽燥,欲饮凉水。
【治则】
益阴泄热散结。
【处方】
下廉。
【手法】
泻法。
【方义】
热毒伤阴,食道失于濡润,故现上症。下廉为手阳明经经穴。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又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同名经相互连接,经气相通。故针泻下廉可调整胃肠功能,对津亏热结之证可具有益助阴液,清泄胃热,散除痰结之效果。
【歌赋】
《杂病歌》“胃热不食下廉穴。”
(三)痰瘀内结 【主证】
胸膈疼痛、食不能下,大便坚硬如羊屎,腰胯疼痛。
【治则】
祛瘀破结。
【处方】
足三里。
【手法】
泻法。
【方义】
痰瘀内结、阻于食道,甚则闭塞不通故胸膈疼痛、阴伤肠燥故大便干结、瘀热伤络故腰胯疼痛。方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该经属胃络脾,足三里又为胃之下合穴,故足三里可通调脾胃、健运中焦、行气化痰;又因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心主血脉,故泻足三里可助心气推动气血运行,祛除瘀结之血,故用足三里一穴可起到祛除瘀血,运化痰湿而达到破结的作用。
【歌赋】
《席弘赋》“腰连胯痛大便急,必于三里攻其隘,
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住。”
(四)气虚阳微 【主证】
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色 白,精神疲倦,形寒气短。
【治则】
益气回阳。
【处方】
气海。
【手法】
艾灸气海。
【方义】
脾肾阳微、饮食无以受纳和运化,浊气上逆故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针灸气海可益气回阳。正如《医经理解》所云:“气海……生气之海”,说明气海有益元气的作用。气海为任脉穴,足太阳脾经多次交会于任脉,故灸气海,回肾阳益脾阳,补益先后天之本,气血充盛,中焦健运,则顽疾消除。
【歌赋】
《席弘赋》“噎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
(五)其他歌赋
《杂病穴法歌》“呕噎阴交不可饶”。
《杂病歌》“噎食不下治劳宫,少商太白公孙同,三里中脘中魁穴,膈俞心俞胃俞中,三焦俞兮大肠俞。”“若不嗜食治中封,然谷内庭历兑中,隐白阴陵泉上穴,脾俞胃俞小肠同。”“不能食兮治胃俞。”
附:反胃(翻胃)
《席弘赋》“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
《玉龙歌》“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玉龙赋》“中魁理翻胃而即瘥。”
《杂病歌》“翻胃下脘取之先,后取三里泻宜然,胃俞脾俞及中脘,膈俞百壮患者安。”
四、医案 《中国针灸治疗学》
“淡安治锡城李佩秋君之夫人胃脘胀痛,食不得入,水饮尚可容纳少许,病经年余,体瘦面黑,脉细舌芒,脐旁动气筑筑,水饮不能下七日余。势极危殆,为刺脾俞、中脘、足三里三穴并灸之,经十余次之灸治,病竟全愈。”
《针灸资生经》
王叔权曰,有人久患反胃,饮食至晚即吐出,见其气绕脐而转,予为点水分、气海并夹脐旁两穴,他医久灸水分气海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