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赋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针灸临床之精华
自秦汉开始,针灸疗法已广为运用。但直到宋代的许叔微,才出现针灸歌赋形式,可见歌赋的形成需要临床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医家为更好的将有效经验流传后世,结合自己诊治心得,将针灸理论与实践中较为幽微、深奥、隐晦之处,用歌赋的体裁,综合阐述,彰而明之,如窦汉卿之《标幽赋》即是如此。但大多数的歌赋又都是医家显效经验的综合,如《玉龙歌》是元代王国瑞收集他以前诸多医家的针法、腧穴、处方之精萃见解而写成。所以大多数歌赋处方非一人一时之经验,而是长期积累行之有效,验之显著之精华部分。并且现代研究也证明针灸歌赋在临床上确实有效。如《通玄指要赋》中“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胜玉歌》中”“阴交针入下胎衣。”杨继洲注曰:“文伯止曰:医请针之,于是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其胎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今言妊妇不可针此穴。又曰:昔文伯见一妇人临产症危,视之,乃子死在腹中,刺足三阴交二穴,又泻足太冲二穴,其子随手而下。”现代研究补合谷,泻三阴交,留针30分钟,在妊娠初期和后期使孕妇子宫收缩而达到催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