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孩子的情绪管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解读孩子的情绪,关注行为中隐藏的深层问题(1)

1.愤怒的外表下,是孩子受伤的心

凡是与小孩子打过交道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小孩的情绪实在是太善变了,经常上一秒还是惹人爱的小天使,下一秒就变成了张牙舞爪的小恶魔,喜怒哀乐随机切换,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尤其是对于新手父母来说,这种体验实在是太令人崩溃了。

孩子的情绪真的是凭空出现的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原因。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特别爱哭,别人都拿他束手无策,但我总是一眼就能看出他闹脾气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饿了、累了、困了,需要补充能量;有时候是因为换了环境不适应,需要大人的安慰;还有的时候是因为玩得太高兴了,只需要给他时间缓冲一下情绪,过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恢复过来。

我们要想找到这些情绪的源头,只有张开怀抱,向孩子伸开双手,用心观察他们的言行,才能听到他们隐藏在情绪之下的那些没有说出的话,才能对他们的情绪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小志是邻居佩佩的孩子,在他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空管他,我就成了他的“临时监护人”。我也很乐意担任这一角色,毕竟这孩子实在是太省心了,放学回家知道主动写作业,妈妈回来得晚也不吵不闹,走的时候还会自己收拾书包,因为“妈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有一次,小志考试成绩不理想,连班级前十名都没进。但他的妈妈说,“好孩子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于是,他就努力在功课上下功夫,别的小朋友下课去玩,小志则自己主动改错题;别的小朋友假期去游乐场,他就拉着妈妈泡图书馆……尽管很多事情小志都解释不清楚,但是他真的在努力做一个不让妈妈生气的孩子。

因此,每次跟佩佩聊到小志的懂事,我都忍不住流露出羡慕之情:遇上这样的孩子,简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啊!

佩佩对这样的夸奖也已经习以为常,骄傲地说:“以前小志也淘气,后来我生了一场病,病好以后,只要他一闹,我就说‘你要是让妈妈生气,妈妈就会死’,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只要我一生气,他就会特别听话。”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隐隐闪过一丝不安,似乎对小志平时的习惯有了一些理解,例如他从来不反抗妈妈说的每一句话;他性格温和,从来不和人产生争执,哪怕别人的话让他不高兴,他最多低头不再说话;即使被同学欺负了,他也只是掸掸身上的土,然后告诉旁人,不要告诉他妈妈。

然而,即便小志克制自己的情绪,也还是有爆发的一天。

小志升上高年级之后,为了方便与他联系,佩佩特意给他买了一台手机,说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用来听英语,小志便收下了。

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小志都要把手机装到衣袋里,然后戴上耳机听英语阅读。有一天,小志出门没有戴耳机,佩佩奇怪地问:“你不听英语了吗?”小志一边弯腰穿鞋子,一边说:“出门再戴。”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佩佩有些怀疑了。有一天,小志放学回家后,她直接走到他面前,说:“你的手机呢?拿出来给我。”

小志一下子愣住了,支吾了半天才说:“手机落在学校了。”

佩佩一眼就看出小志没说实话,继续说道:“那我和你回学校去拿。”

小志抿了抿嘴唇,第一次没有顺从妈妈的提议,抗拒地说道:“放学了,学校不让进,我明天带回来。”

佩佩坚持:“没事,我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会让进去的。”

突然,小志猛地抬起头来,脸到脖子都变得通红,目光中充满了挑衅、愤怒、不屑等复杂的情绪。佩佩从来没有看过儿子用这种目光注视自己,她一字一顿地说:“你要干什么?你要气死妈妈吗?”这句话就像一个按钮,立刻把小志的怒气阀关闭了,小志低下了头。

佩佩又乘胜追击:“走!去学校拿手机。”话语中带着绝对的权威,没有丝毫商量的意味。

小志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默默表达着抗议。这个举动把佩佩惹火了,她用手拉起儿子,再次坚定地说:“走啊!”

小志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您别问了,行吗?”而一向被儿子敬重的妈妈,却不肯放过孩子的求饶,坚持要去学校查清真相。

小志突然像疯了一样,抬手用力把妈妈推向一边,闭着眼睛大喊:“我说了,别问了,别问了!你还要问!”一边说,一边哭着用力捶打自己。

佩佩被儿子这突然的行为吓坏了,赶紧上前制止小志的自残行为,但怎么也不能让他停手。从来没有见过儿子有这表现的佩佩,一下子惊慌失措起来,她不明白,一向听话的儿子怎么会突然像中了邪一样,简直是疯了。

等小志冷静下来后,他主动请求妈妈的原谅,并告诉妈妈手机被自己摔坏了,他不想让妈妈生气,但是不知道怎么和妈妈说,所以才一直隐瞒。

佩佩怕儿子再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也就没再深究,却在私下里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给我讲了一遍,然后充满疑惑地问我:“小志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心理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这种情绪失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短路”,它就像电路会短路一样,情绪也会有短时间的失控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平时善良温顺的人,被激怒后会性情大变的原因。之所以会造成情绪短路,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情绪容易被牵制和主导。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现情绪短路现象,比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有人不慎撞到了他,有的人会选择宽容;有的人则会立刻张嘴大骂;还有的人平时素养很高,但是也会不依不饶。后两种人都是情绪短路的表现。这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它很容易受外因的主导。

小志就是受到了妈妈这一外因的干扰,出现了情绪短路,导致情绪失控。所以,并不是小志自身出了问题,促使小志情绪短路的妈妈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小志从小到大都在严格管束自己的情绪,秉持着不让妈妈生气的原则,而他也知道自己把手机弄坏这一事件会惹妈妈生气。在手机坏的一刹那,他的情绪已经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而佩佩作为母亲,没有尊重孩子的情绪,反而处处压制,就像一座积蓄着无数能量的火山一样,一味地堵只能让孩子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迟早会有喷发的一天。

通过观察小志的行为,可以看到他情绪产生的几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行为上的改变,他回家不爱说话了,这说明他正处在某种心理压力之下;第二阶段,妈妈的强硬触发了孩子的对抗情绪,他这时的行为已经脱离了正常状态,但仍然是可控的;第三阶段,妈妈质问小志,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下降,情绪开始积蓄、发泄;第四阶段,妈妈继续逼问,小志情绪失控,开始转向攻击自身。

听完我的分析,佩佩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非常自责地说:“是我太粗心,忽视了对孩子情绪的认识,没想到孩子的压力这么大。那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减轻他的压力呢?”

我告诉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情绪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谈几次话就能解决的,而需要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就小志而言,把情绪发泄出来,对他反而是一件好事,这可以给他一定的时间做自我情绪的调整。等他情绪稳定了,愿意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再与他进行沟通。

除此之外,也可以趁机做一个自我反省,告诉孩子,即使做错了事情,妈妈也有心理承受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爱是相互的,宽容也是相互的,不能因为自己是家长就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

愤怒是哭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多时候,在孩子愤怒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受伤的心。对聪明的父母来说,当孩子情绪失控时,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可以帮助孩子明白如何对自己负责,获得情绪上的成长。

父母课堂

当孩子出现反常行为时,应该如何应对?

1.父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犯了错误,最忧心如焚的自然是最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着急只会让自己失去方向,只有冷静地思考,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才可以帮到孩子。如果父母情绪不可控,只会让孩子因为紧张、害怕、担忧等心理活动而更加抵触、防备父母。

2.学会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孩子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的社会阅历太少,看问题缺乏判断力。而父母看孩子却不同,他们已经经过很多历练,往往能够对孩子经历的事情感同身受,所以换位思考更容易理解孩子。

当孩子出现反常行为时,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发生了什么?孩子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案才可以解决问题?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孩子能够接受的?在换位的过程中,可以给双方冷静的时间,从而让双方更好地处理问题。

3.做一个能够测量孩子情绪的情绪表,学会情绪的软处理

父母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做一个能够测量孩子情绪的情绪表,发现孩子的情绪产生变化时,要想办法给孩子降温,而不是和孩子较量谁的情绪温度更高;可以选择软处理的方式,缓解自己与孩子的情绪。一味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反而让孩子的情绪表更加升高。

2.恐惧,来自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在学校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带过很多届学生。在这些学生中,有的会从入学一直待到毕业,有的会因为种种原因转学离开,也有的会从别的地方转到我的班级里来。

对于大人来说,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换个工作,换个新环境生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大人那样良好的适应能力,学习环境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更,都可能让他们的情绪产生波动,甚至出现恐惧心理。

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天泽时,他刚刚跟随父母从南方搬到北京。他虽然是北京人,但他从来没有在北京生活过。这次转学,也是因为面临着小升初的问题,他才转回北京读书。

天泽的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天泽也遗传了父母的良好基因,伶俐聪明,情商也高。一般班里来了转学生,都是需要我重点照顾的对象,但天泽跟一般的转学生不一样——刚入学一周,他就和班里的同学打成一片,一点都不怕生。爸爸妈妈看天泽如此开心,对于他转学会有不适的顾虑也全部打消了。

很快,天泽到这儿来已经一个月了。最近,一向开朗的他突然有了一个神秘的举动——每天都要到传达室问有没有他的信件或快递。班上有同学很热心,也会一天几次去帮他问。可是大家问他在等什么,他却一言不发。越是这样神秘,越是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天泽取快递的事情居然成了班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终于有一天,传达室的师傅交给了天泽一个快递,他高兴极了,抱着盒子回到班里,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大家都好奇地问天泽盒子里是什么,他却笑而不语,过了一节课,他才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

距离近的同学探着脑袋,看到里边是各色的信封,一共有好几十封,对于从来没有收到过信件的本地学生,一下子看傻了眼,大家眼巴巴地问:“这是什么呀?”“这是谁寄的信啊?”天泽没有搭腔,只是一封又一封地拿起来,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信上边只写了天泽的名字,但是字迹各不相同,大家猜想一定是不同的人写的,可到底是谁写的呢?信里又写了什么呢?大家都好奇极了有的同学就说:“天泽,打开看看吧!”而天泽却没有打开的意思。

一上午,天泽格外开心,有时间就摸摸信,看看盒子,但是始终没有打开一封信。大家的心里都想着这些信,一点儿上课的心思都没有。

下午体育课结束后,大家从操场上课回来,只听天泽一声大叫,紧接着就是失声痛哭,所有人都被吓坏了。反应快的同学一眼就看到天泽盒子里五彩的信封被一一拆开了。大家都愣住了,异口同声地问:“这是谁干的?”

天泽剧烈的哭声把同学们吓坏了,有同学赶紧来办公室向我报告。我赶到的时候,看到天泽还在号啕大哭。为了不打扰任课老师,我把天泽连同他抱着的盒子一起带到了办公室,劝了好久才让他停止了哭泣。

第二天,天泽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平时弯成月牙儿一样的笑眼也消失了。他不再和班上的人说话,上课的时候也不举手,下课的时候就自己低头写作业,放学了则径直回家,似乎和整个班里的同学都结了仇。

后来,通过和她妈妈的沟通,我才知道,原来,那一箱子信件是从他原来班级里寄来的。当初,他离开原学校的时候,心里非常不舍,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不断地告诉他,新的学校也会有关心、喜欢他的同学,只要他表示出善意,所有的同学会回报他更多的喜爱。为了让他安心,原来的老师同学和他还有一个约定,在他离开后的第一个生日,每个同学都会写一封信寄给他。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同学的来信,对于天泽来说,那就是每个同学的心,所以他如获至宝,不忍心轻易打开,这说明天泽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而班里的同学仅仅出于好奇心,就把这些他最珍贵的礼物破坏了,他难以接受,从而对所有的同学都表现出排斥。在他眼里,这是一个伤害他的群体,这些同学都不是善良友爱的人。

在这件事情上,天泽之所以会爆发出如此强烈的情绪,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他生活环境的改变。

不管是搬家、转学、升学、住宿等,孩子都要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适应。这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面对环境的改变,如果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就会表现出快乐、积极的情绪,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会表现出胆怯、害怕。

对于天泽来说,他来到新的环境,表现得很积极,说明他的父母在前期给予了他很多帮助,让他在心理上有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他才可以很快乐地面对新的环境。但是,任何准备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父母没有考虑到每个环境都是不同的,忽略了孩子生存环境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特殊性。在面对种种不友善的行为时,天泽应该怎样去面对,家长在前期并没有给予指导,所以天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才出现了情绪变化。

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适应一个环境,不是适应和以往环境相同部分,而是适应不同的部分。面对一个新的环境,这些不同表现在哪里,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做好预设。

就比如天泽,父母不仅要告诉天泽有友善的同学,同时也有不友善的同学;面对不友善的同学时,天泽应该怎么办。他们只告诉了天泽好的一面,却没有引导他去适应不好的一面,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天泽的内心没有解决的方案,所以情绪才会发生变化。

每个人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情绪也特别容易出现波动,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现象。我们作为父母,只有对孩子的这一阶段做好心理准备,才能在孩子出现适应不良等情绪波动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或情感上的支持。

父母课堂

当孩子因环境变化出现情绪波动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度过,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

家长的人生阅历比孩子丰富得多,人的阅历的来源一方面是自己亲身经历,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得的;另一方面源于间接的经历。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阅历就是他们最好的阅历来源。所以在交流过程中,父母更容易把自己的一些看法、观点分享给孩子,同时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孩子的问题。

2.提前预设很有必要

环境改变了,要提前告诉孩子,告诉孩子新的环境中好的一面,也要引导孩子懂得如何去处理新的问题。孩子在情感上有了思想准备,才不会出现情绪的紊乱。

3.创造机会让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人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环境其实就是适应人,这需要通过交往、活动等来实现,所以父母在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多和新环境的人接触,在活动中发现每个人的特点,从而让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4.要不断观察和调整孩子的情绪

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自己情绪不断调整的过程,肯定会伴随着高兴、伤心、快乐、不满等情绪的出现。父母有义务随时帮助孩子调整各种情绪,而不是让孩子独立面对一个生疏的环境。发现问题时,及时帮助孩子加以改变,这是一个费神费力的过程,需要用良好的耐心去应对。

3.低落与崩溃,是压力下的不知所措

每次寒暑假开学前后,都是老师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的高峰期。很多父母会通过微信给我留言,讲述自己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