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人的盟誓

长久以来,“一诺千金”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人把信义看得很重,诚信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

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确保诚信的制度——盟誓制度,用来约束人们遵守诺言,坚守信义。

盟誓制度起源很早,一般认为盟誓是从原始的诅誓咒语分化出来的。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某个约定,就会一起发誓。后来,氏族与氏族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达成了某个约定,为了取信于对方,也采用这种方式。他们对着神灵做出保证,表示一定会遵守诺言。这样,神灵就成了他们起誓的见证人和监督人。

在没有文字之前,誓约是口头上说的;文字产生以后,誓约就被记录下来,作为凭据,由此形成了正式的盟誓制度。

古代誓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规定不守信用的人将会受到的惩罚,一般是由神灵降下灾难。比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了这样的誓词:“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不和舅舅同心协力,就以这白水中的河神为证,听从河神的惩罚。

古人的盟誓制度还包括一整套隆重的仪式。春秋时期盟誓的礼仪程序一共包括十项,比如写下文字盟书、盟主“执牛耳”、取其血、歃(shà)血等等,所以后世经常说“歃血为盟”,可见古人对盟誓仪式是非常重视和虔诚的。

侯马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