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大学子讲海淀治违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城市病

来北京之前,在我的脑海里,“北京”与“首都”是两个等价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我心目中的“科研圣地”。读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想做科研,你们就要去北京”,也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我来到了这里。

来到这里,我才发现,这里有太多和我有着同样想法的追梦者。在我所在的校园中,基本上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小门店经营者都不是这座城市的本地居民,京城高校复印店的老板就基本上来自湖南小城双峰。他们中的很多人来到这座城市的时间都已经很长,有的已经有十几年了。一方面象牙塔里面的学子们享受着他们所带来的更为便捷、价格更为优惠的服务,另一方面学子们也在抱怨着越来越拥挤的校园,一到饭点就需要抢座的学校食堂。这种难以协调的矛盾焦虑就像一座心灵的“跷跷板”,在象牙塔之子的内心中每天上演。

校园只是城市的一个微观单位,但却与所在的这座城市具有“同构性”。不仅校园,首都北京的不少居民也有着类似的情绪,“大城市病”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特大型城市盘亘已久。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从来不变的内心追求,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90亿,城市化率预计可以达到70%,这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城市化是提高全球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动力。根据这一推测,如果未来20—30年中国实现70%左右的城市化,意味着将有10亿人成为城市居民。

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大量非城市居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通常这也会考验一座城市的承载、负荷能力,伴随着城市“宜居性”怎样相协调的问题。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深入人心,如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不再停留于概念和口号,而演变成了一种城市居民的内在需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 21世纪最让人期待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欧美发达国家用200年的时间完成了10亿人的城市化,中国将在未来30年完成同等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刚刚拉开帷幕。国家领导人对此做了一系列调研。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的城市建设管理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揪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聚了过多的人口和功能,经济社会各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词。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与规模扩大,转变为对“宜居”的重视、对居住其间的人的感受的重视。

配合上面的这一治理“大城市病”的理念“药方”,北京市人民政府自2016年来开展一场史上最全面、最严厉的整治“开墙打洞”行动, 2017年,“严厉打击开墙打洞”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当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2020年)的实施意见》(2017年)提出,坚决遏制全市新增违法建设,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发挥集中连片拆除违法建设对人口调控的带动效应。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城六区中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占道经营违法行为,确保存量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大幅下降,并严禁新增无证无照经营行为。集中整治临街房屋“开墙打洞”行为,清理违法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