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门(总第三十五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he Thought of Nirvāṇa in Hane. 271 Yiji collected by Xingyu Book House of Japan

Zhang Kai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nirvāṇa in Hane. 271 Yiji collected by Xingyu Book House of Japan complied by Xiao Ziliang during Qi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ill be studied logicall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ord “Niepan” Nirvāṇa), “Da”(Great)and characteristics of nirvāṇa in this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ttention to “Niepansande”(The Three Virtues of Nirvāṇa)could be shown from the definition of nirvā ṇ a, the division between nirvāṇa of Hīnayāna and Mahāyāna,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nature of “Niepansande”, which shows the high consistency with Chinese monks’ statements in Daban Niepanjing Jijie and reflects their effective efforts to seek thought resources for solving the theoretical problem of change between the emptiness of prajñā and existence of nirvāṇa,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true outcome wonderfully in Chinese Buddhism.

Key Words: Xingyu Book Hous; Yiji; The Three Virtues of Nirvāṇa, Daban Niepanjing Jijie

[1] 本文属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16NDJC108YB)、宁波大学校级研究院项目(ZYJYG1502)的阶段性成果。

[2] 张凯,1986年生,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

[3] 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编:《敦煌秘笈》(全九册及目录册),大阪:武田科学振兴财团,2009 ——2013年。

[4] 关于《义记》的研究成果,可参考池田将则:《杏雨書屋所藏敦煌文獻〈義記〉(羽271)の基礎的研究》,《东亚佛教文化》16,2013年;张文良:《南朝十地学の一側面——法安の十地義解釈を中心とする》,《印度学佛教学研究》62(2),2014年;西域文化研究会編:《擬南斉竟陵文宣王所持の〈雜義記〉残簡——〈敦煌秘笈〉羽二七一録文研究》,《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52,2014年;张雪松:《〈义记〉残卷中的南朝净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1日第3版;以及如下拙稿:《中国南朝の法身思想に関する一考察——特に〈敦煌秘笈〉羽二七一〈不知題仏経義記〉をめぐって》,《武藏野大学人間科学研究所年報》3,2013年;《〈敦煌秘笈〉羽二七一〈不知题佛经义记〉的基础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5年第2期转载;《〈不知题佛经义记〉的法身思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4日第4版;《〈不知题佛经义记〉的一乘思想》,杭州佛学院编:《吴越佛教》,第十一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日本杏雨书屋藏〈敦煌秘笈〉羽271〈义记〉的三宝思想》,《第四届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主办,2016年11月。关于《义记》性质与成立时间的考证,详见拙稿《〈敦煌秘笈〉羽二七一〈不知题佛经义记〉的基础研究》。

[5] 船山徹:《从六朝佛典的汉译与编辑看佛教中国化问题》,方立天主编:《宗教研究》(2009),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第116—117页。

[6] 《高僧传》卷八,CBETA,T50,no.2059,p.375,c25-c26。

[7] 《续高僧传》卷六,CBETA,T50,no.2060,p.468,c22-c24。

[8] 《名僧传抄》CBETA,X77,no.1523,p.348,b8。

[9] 布施浩岳:《涅槃宗之研究》后篇,东京:丛文阁,1942年,第207—214页。

[10] 关于《集解》诸师注释条数的统计,参见菅野博史:《〈大般涅槃経集解〉の基礎的研究》,《東洋文化》66,1986年;后收入氏著:《南北朝・隋代の中国仏教思想研究》,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2012年。

[11] 关于佛教涅槃思想历史演变的梳理,可参考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二编第六章“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单正齐:《佛教的涅槃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此外,关于涅槃思想的专题研究,还可参考布施浩岳:《涅槃宗之研究》(前·后篇),东京:丛文阁,1942年;张曼涛:《涅槃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舍尔巴茨基:《大乘佛教——佛教的涅槃概念》,立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服部弘瑞:《原始仏教に於ける涅槃の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2011年。

[12]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云:“慧朗述法瑶曰:此言寂灭,谓即心识不可得之名也。又述昙纤曰:此言无累。”(CBETA,T37,no.1763,p.380,b19-b20)

[13] 庐山慧远将“冥神绝境”的状态称为涅槃,将涅槃理解为生灭神冥,形尽神存的境界。(详见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14] 详见布施浩岳:《涅槃宗之研究》(后篇),第322—326页。

[15] 详见拙稿《〈大般涅槃经集解〉诸师的法身观》,学愚主编:《佛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研究》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16] 详见拙稿《〈大般涅槃经集解〉诸师的法身观》。

[17]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哀叹品》云:“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酰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CBETA,T12,no.0375,p.616,b10-b17)又,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四《四相品》云:“因缘义者,声闻缘觉不解如是甚深之义,不闻伊字三点而成解脱涅槃,摩诃般若成秘密藏。我今于此阐扬分别,为诸声闻开发慧眼。”(CBETA,T12,no.0375,p.627,b10-b13)

[18]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CBETA,T12,no.0375,p.746,a23-a25。

[19]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CBETA,T12,no.0375,p.625,a15-a20。

[20] 道生说:“既云大矣,所以为常。”(《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CBETA,T37,no.1763,p.377,b15)僧亮说:“大者明其常故,亦以大我大乐大净故。”(《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CBETA,T37,no.1763,p.377,c5-c6)

[21]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第154页。

[22] 道祭说:“既此一体,有彼三义,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三以目义,一以语体。”(羽271-5,[15]—[16])

[23]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CBETA,T37,no.1763,p.378,c12-c13。

[24]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CBETA,T37,no.1763,p.378,b13-b14。

[25] 详见拙稿:《〈大般涅槃经集解〉诸师的法身观》。

[26] 僧亮说:“面上三目者,般若居上,身及解脱,二无胜故,并列在下。”(《大般涅槃经集解》,卷六,CBETA,T37,no.1763,p.401,c22-c24)

[27] 布施浩岳:《涅槃宗之研究》(后篇),第329、333—334页。

[28] 《义记》卷一首部残存部分主要讨论了生因与了因,生了二因与佛性思想关系密切,因此该组义解为“解佛性义”的可能性较大。(详见拙稿:《〈敦煌秘笈〉羽二七一〈不知题佛经义记〉的基础研究》)

[29] 据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编:《敦煌秘笈影片册》(四)(大阪:武田科学振兴财团,2011年)影印图片录出。

[30]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云:“明骏案:虽无正翻译,而非众德之都名,乃是无累之总称也。何者?下文曰:般涅言不,亦言无。槃那言生,亦言灭。于是具列无累之名,以为训释也。”(CBETA,T37,no.1763,p.380,b26-b29)

[31] “点”,底本原作“照”,后改为“沾”,据文意及南本《大般涅槃经》(CBETA,T12,no.0375,p.616,b11)改。下同。

[32] “简”,底本作“蕳”,据文意改。下同。

[33] 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如八大河,悉归大海。”(CBETA,T12,no.0375,p.624-625,c29-a1)

[34] “乎”,底本作“于”,据文意改。

[35] “事”,底本作“是”,据文意改。

[36] “自”,底本作“目”,据文意改。

[37] “得”,底本作“德”,据文意改。

[38] “形”,底本作“刑”,据文意改。

[39] “故是”,底本作“是故”,据倒乙符及文意改。

[40] “只”,底本作“旨”,据文意改。

[41] “治”,底本作“治”,当为“冶”之误。下同。关于“冶城寺”之由来,《南朝佛寺志》云:“冶城寺在城西北,本吴冶铸之地。晋徙冶于石头城外,遂为王导西园。太元十五年,丞相会稽王司马道子为竺僧法建寺于此,因以冶城名之。”(《中国佛寺史志集刊》第一辑第2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第89—90页)《高僧传》卷十二《法相传》云:“时有竺昙盖、竺僧法,并苦行通感。盖能神咒请雨,为扬州刺史司马元显所敬。法亦善神咒,晋丞相会稽王司马道子,为起冶城寺焉。”(CBETA,T50,no.2059,p.406,c17-c20)

[42] 据文意“谓”字疑衍。

[43] “涧”,底本作“间”,当为“涧”之误。下同。关于“南涧寺”之由来,《南朝佛寺志》云:“南涧寺在何尚之宅畔,尚之宅临南涧,又谓之落马涧,寺居其间,即以‘南涧’为名焉。”(《中国佛寺史志集刊》第一辑第2册,第174页)王琰《冥祥记》云:“(道)冏以(元嘉)七年(430),与同学来游京师。时司空何尚之,始构南涧精舍,冏寓居焉。”(道世:《法苑珠林》卷十七,CBETA,T53,no.2122,p.409,a10-a12)

[44] “反”,底本作“及”,据文意改。

[45] “惑”,底本作“或”,据文意改。

[46] “湛”,底本作“怗”,据文意改。

[47] “惑”,底本作“感”,据文意改。

[48] “乎”,底本作“于”,据文意改。

[49] “乎”,底本作“于”,据文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