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通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丛书序言

“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研究与出版计划“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的分支之一,拟汇聚北大艺术学科的学术力量,荟萃出版北大艺术学科教师的新的原创性艺术学研究成果,以弘扬北大艺术学科的传统,展现其新近研究实绩、研究水平和学术特色。

北大艺术学科,从蔡元培于1917年1月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并锐意开创现代艺术专业教育及美育算起,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一批批著名的艺术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先后在此弘文励教,著书立说,在艺术教育、艺术理论研究及艺术批评等领域位居全国艺术学科同行的前列。近三十年来,北大艺术学科历经1986年建立艺术教研室、1997年创建艺术学系、2006年扩建为艺术学院等关键时刻,逐步发展和壮大。到2011年国家设立艺术学科门类时,已建立起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牵引和以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两翼的三门学科协同发展的结构,而音乐与舞蹈学的教师队伍也有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积累。

如今,按我的初步理解,植根于百年深厚学术传统中的北大艺术学人,正面临新的机遇:既可以按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交融的要求,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等学科分支去纵横开垦;也可以在各艺术门类所独有的田园上持续耕耘;还可以在艺术创作、表演、展映、教育等方面形成经验总结、理性概括或理论提炼……但无论如何,都应将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奉献出来,并烙上自己作为北大艺术学科群体中之一员的清晰标记,也即被冯友兰在《论大学教育》里称为一所大学的代代相传的精神“特性”的那种“徽章”。我想,假如真的存在一种作为北大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或艺术学人的总的“徽章”的独特气质,那或许就应当是做有思想的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或艺术学人了。不仅徐悲鸿、陈师曾、萧友梅、刘天华、沈尹默等艺术家的艺术探索,总是诞生新的艺术思想乃至开启新的艺术变革,而且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及“意象”论、宗白华的“有生命的节奏”及“意境”观、冯友兰的艺术即“心赏”说、叶朗的“美在意象”论等原创性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为照亮中国艺术理论及美学前行的醒目路标。北大艺术学研究成果应当出自那些始终自觉地致力于原创思想或新思想探寻的艺术学者,是他们长期寂寞耕耘而收获的新果实、创生的新观念,最终成为体现北大艺术学科群自己的学术个性或学术品牌的象征。

带着这样的憧憬,我对北大艺术学科的学术前景充满期待。入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分支之一的“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中的学术著作,理应是北大艺术学科研究成果中的佼佼者,否则又如何配得上这个特殊身份呢!如此,我个人对这套即将遴选出来分期分批出版的图书的学术建树及其品质,有着一些预想或展望:自觉传承北大人文学科传统以及生长于其中的艺术学学统,烙上严谨治学而又勇于开拓的北大学术精神的深切印记,成为植根于这片人文沃土上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全力绽放艺术学新思想之花,结出艺术学新学说之果,引领艺术学科前行的脚步;志在“为新”,开拓新的艺术领域,解答新的审美与艺术问题,或成为新兴艺术创作、表演、展映、教育等的摇篮。总之,它们终将共同树立起北大艺术学科群的独立学术个性。

当然,它们自身也应懂得,即便自己多么独特和与众不同,也不过是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而已。重要的不是争春,而是报春。与其孤芳自赏,不如群芳互赏。在难以臻于“美美与共”时,何妨珍惜“美美异和”之境!不同的美或美感之间虽彼此有异,但毕竟也可相互尊重、和谐共存!

写这篇序言时,恰逢艺术学院将整体搬入位于燕园的心灵地带的博雅塔下、未名湖边的红楼新院址:这里绿树掩映,花草吐芳,曲径通幽,古建流韵,可饱吸一塔一湖之百年灵气,灌注于“自己的园地”的深耕细作之中,想必正是驰骋艺术学之思、产出艺术学硕果的既优且美之所吧!

是为序。

王一川
2016年5月18日完稿于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