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心”出一份“力”做一名光荣的航天人
□马景来
时至今日,我在航天系统已经工作了44年,亲身经历了航天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感受着祖国航天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看到自己加工的产品,成为捍卫祖国国防的钢铁长城,由衷地感到是航天事业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做航天人无悔,做航天人光荣。
一、从“航天小兵”到“航天老兵”
(一)成为一名航天人,一切从“学徒工”开始
1971年9月,年满17岁的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七机部二院,很荣幸成为一名航天人。要进入航天大院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政治审查十分严格。我是一名工人子弟,家庭背景简单,政审顺利通过。当时,也有几个毕业生因政审没通过,未能录取。
与我一同进入大院的71届毕业生共50余人。刚到单位报到,就进入了“集训队”,开展为期8个月的培训。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主要学习生产理论、工艺制图等知识,还要参加劳动和拉练。一切都是按照军事化模式进行管理,生活单调但也很充实。我也得益于这8个月的学习,能够快速转换角色,由学生转变为工厂的一名车工。
当时的生产车间在西院,厂房由食堂改建而成,各类仪器设备也都是四五十年代购入,机器非常老旧。我还是一名“学徒工”,型号生产任务很少,但我的师父从没有因此放松对我的培养。师父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生产经验、具有7级工资格(最高8级)的老工人,在学徒培养方面很有想法。为了不让我荒废手艺,在没有生产任务的时候,他要求我为车间的钳工加工“锤子”,为焊工加工“样冲”等一些生产辅助性工具。别看这些小工件不起眼,加工起来需要结合“圆弧”“角度”“切槽”及“滚花”等技巧,对个人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也是在这些小加工“任务”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后续自身技能的提高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练就一身本领,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并时常想起以此告诫自己的一件事,就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接到的一个需要独立完成的加工任务。那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加工四个零部件。还在学徒期的我心情异常兴奋,心想终于可以将前期学到的“功夫”大展拳脚了。于是,我信心满满地动手干了起来。启动车床,调整刀具,听着轰隆的走刀声,我心存喜悦。但结果出乎意外。第一件零件生产出来,尺寸超差;第二件出来还是超差;第三件、第四件都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面对师父我十分羞愧,虽然师父并没有过多地责备,但对于年轻的我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苦练基本功。
车外沿、打孔……每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我都要用心去研究,将技术吃透。老师傅们干活的时候,我就在后面看着,自己去琢磨,在与同行们聊天的时候也不忘学习。
改革开放后,二院正处在一个“百业待举”的局面,型号立项研制进程加快,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型号生产任务逐年增加,也是在此时我接触到了小批量的生产任务。根据不同任务要求,我需要熟悉并掌握大、中、小型各类普通车床的操作;也得益于任务的安排,我能够全面了解到不同车床的特性,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技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车间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数控设备。我也在此时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从普通车床操作转变为数控加工,这个转变对于已经40岁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我有多年的普通机床加工经验,但数控加工在当时是一个陌生的加工方式,而且当时的数控车床都是国外进口,操作系统都是外文,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我,面对那些从未见过的单词确实犯了难。为此,厂里派我到俄罗斯参加了数控知识培训班,又先后自学了《数控机床基本原理》《数控机床编程、调试技术》等专业书籍,同时买来英文、德文的字典,对照着说明书一点一点地啃字词。
回国后,我利用培训得来的知识和实践中的经验,运用各种工艺方法和工装设计解决了重点预研型号中最大零件的加工难题;充分利用机床的车铣功能避免了二次装夹,提高了基准加工精度;攻克了国家级重点军品项目的工艺难关。我自身的技能也在一次次项目攻关中得到快速提高,逐步总结出一些薄壁加工方面的经验,为型号生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参加庆典游行,航天技能工人的自豪
2009年10月1日,这是我倍感荣耀的一天。这一天,我身穿代表一线工人的蓝色工作服,肩披“全国劳模”字样的红色绸带,站在“艰苦创业”号彩车上,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我作为一名航天普通工人的最高荣誉。同时,看到我们的型号产品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也非常自豪,因为,许多产品上的零部件都是由我亲手加工出来的。我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荣耀,仅凭一己之力,怎能承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我代表的是成千上万名航天一线工作者站在那里,感受着祖国的富强和国防力量的壮大。
我深知,能够站在那里,是多少年来航天系统重视技能人才发展,大力推进技能人才成长的结果。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我也深有体会。二院和283厂均建立了一套很有航天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成为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强力推手。院厂两级利用内部师资、内部设备开展内训,聘请行业知名专家、租用外部设备开展外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竞赛培训基地。我也曾作为老师傅,开展过类似的培训,为新入厂的年轻工人授课。
我所在的283厂实施了“三结合”的培养模式,即竞赛与培训相结合、竞赛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技术进步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竞赛结果体现“四个挂钩”,更是极大激活了全厂技能人才参加各级各类职业竞赛的热情:竞赛结果与岗位系数工资挂钩,与技术等级考核挂钩,与技术职务评审挂钩,短期合同人员参赛的竞赛结果与转正机制挂钩。
同时,283厂在引进技能人才时,也有着极为“严苛”的高标准要求。在技能人才招聘上,283厂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这些年,厂里从各省区技能竞赛脱颖而出的选手中招聘了大量优秀人才。我所在的车间,几乎每相邻的3至5个机床中间就有一名“省状元”。良好的技术基础实力、科学系统的培养手段、加上强烈的快速成长升级愿望,为高技能人才的“井喷”打下了良好基础。我所在车间的职工在2013年集团公司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钳工组第一名,数铣组第二名和第三名,在2014年夺得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三金两银”的好成绩。
企业看重技能竞赛,不仅是能为企业打出好的名声,更是看重了竞赛能够为一线技能人员提供一条快速成长发展的“快车道”。
在我的身后,有着一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正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日夜奋战着。毫不夸张地说,国家的繁荣稳定有他们一份力,国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他们一份力。
二、从“马景来班组”到“马景来工作室”
(一)把好的“手艺”传下去,比给多少荣誉都重要
2008年,我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厂党委以我的名字命名了“马景来班组”,我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个人不仅要完成好各项型号攻关任务,还要将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人,因为班组是一个集体,要干成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
因为数控加工的工作性质,基本上每个车床工位上都要配备两名职工,分配到我所在数控车床的年轻人,自然就成了我的徒弟。我常常会想起,当年我的师父教我学技能的点点滴滴,一些好的做法,我也运用到现在自己带徒弟上来。其他年轻人遇到问题,我也会尽心尽力地去教。我认为,自己学到的一点本领是大家在长期的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应该我一个人独享。好的方法和技巧传播开来,得到大家的广泛应用,这才是一项技能“活”的体现。不仅是我自己,班组里的老同志都以能带出好徒弟为荣,徒弟们的第一次出征、第一次获奖,都是班组喜庆的日子。这种好的氛围促进了班组的和谐,也是班组生产力的有利保证。
班组在新员工培养培训方面总结出“三驾马车”的模式,就是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对新员工进行传、帮、带,使其快速达到岗位的各种要求;大力支持一线工人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开展岗位练兵,迅速提升技能水平;定期开展“工人技术进步奖”评优,把工人师傅在平时干活中形成的绝技绝活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提高生产率。
经过多年的培养,班组可谓人才济济。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二院中青年技术接班人。班组成员还曾获得全国数控比赛第二名、北京市第一名、第二名等诸多荣誉。
班组里人人都有一技之长。有擅长设计工装、装夹定位、加工超大型零件的组员,有在刀具刃磨、复杂型腔零件加工方面具有优势的组员,还有在五轴加工、高速加工、计算机编程方面大展身手的组员。在日常的型号科研生产工作中,大家各自发挥优势,为单位的发展创效益。
(二)要不断革新创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随着二院的科研生产任务量激增,我们班组的生产任务量也是每年都在刷新最高纪录。这么大的任务量,这么严峻的生产形势,班组的困难重重,压力也很大。作为一个“高技能型”班组,平时车间里“急、难、险、重”的车、铣任务绝大部分由我们班组来完成。面对困难,自然要勇于承担,勇挑重担。要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降本增效是一大法宝。班组开展了“三个转化”的工作,即优秀班组管理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先进设备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优异竞赛成绩转化为务实的生产技能。
班组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认识到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取决于新型机床和先进刀具,同时也取决于编程人员的经验。班组专业发展方向,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工程师团队,不但能够培训新员工,还要使老员工熟悉最新的工艺和技术,甚至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新产品的工艺内容。在小批量的加工中不断优化工艺,这项措施可以显著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单件成本,为后续批产做准备。同时,团队成员还善于对加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持续不断地评估和改进加工策略、优化切削参数、采用现代化的夹具及装夹方案,积累连续加工的经验,通过开发新的加工循环程序或进行参数优化,实现了加工时间的缩短,发挥出机床的最大潜力,这些努力的宗旨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刀具成本在加工成本中所占比率很大,班组针对不同的生产任务分别有一套自己降低刀具成本的办法。针对批产的刀具,班组成员利用数控磨刀机,在进行下一批次生产准备时,提前把上一批次的所有刀具进行翻新重磨,并对翻新后的刀具进行试切,通过模拟批产加工各种切削参数,对翻新的刀具能否满足该项任务的生产进行确认。不能满足批产要求的再订购新的刀具,仅此一项举措每年就能为厂里节省数十万的刀具成本。
(三)年过50再起航,立足工作室强创新
成立“马景来工作室”,对我而言又是一次大的转变。由于长期在生产一线,年过50岁,我身体上大毛病、小毛病都找上了门,面对现场的生产加工任务明显有些“力不从心”。组建工作室,让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攻关和工艺创新上来。
厂里给“马景来工作室”有个明确的定位,就是以服务企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双赢为目标,提升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科学发展。通过组建一个团队,创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地聚焦生产现场,服务生产现场,引领专业发展。在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厂里和车间还专门协调开辟了一间4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工作室办公场所,调配机加专业各优势工种特级技师、高级技师作为工作室的核心团队成员。
在院、厂两级领导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工作室成立三年以来,已经建立起了系统、完善的工作室制度与职能,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培养制度、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制度已纳入工作室章程。
工作室配合指导工艺人员进行工艺验证和优化、工艺改进和固化。先后指导多个批次产品的工艺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对预研、研制产品的众多关键零件,经常性地开展技术攻关、工艺评审、流程优化、装夹方法及工装设计、加工方法及设备分配等工作,为预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参与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引进和验收,对设备使用、保养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年,工作室积极参与设备引进,先后引进世界一流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五轴超声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等重要设备,为283厂生产能力的提升确确实实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几十年身在航天,我的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是我的生活都与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路走来,有磕磕绊绊但依然不断向前,有起起伏伏但仍然持续攀登。航天事业的蓬勃腾飞,给了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我会继续发挥一名老航天人、老党员的作用,以毕生所学奉献航天。
(马景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