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的60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航天科技工业创造辉煌成就

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航天职工的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中国航天科技工业跨越发展,出了成果、出了效益、出了人才、出了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一、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成果丰硕,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导弹装备强军护国 60年来,中国导弹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独立自主发展,已拥有了数十种地地战略战术、地空、海防、空空导弹,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导弹装备系列,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地地导弹,实现了从单级到多级,从液体到固体,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射程从几百千米到上万千米,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导弹武器装备体系。在战略导弹领域,实现从液体到固液兼备、从陆基到陆海兼备的跨越,战略预警、导弹突防、快速反应和生存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在常规地地导弹领域,实现从传统弹道式向机动滑翔式的跨越,在命中精度、突防能力、多种目标毁伤等技术与能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防空反导领域,形成了高、中、低层相匹配,远、中、近程相衔接,满足区域、要地、野战伴随防空等不同情况需要的防空反导装备体系,在复杂战场条件下的抗超低空、临近空间、隐身内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海防导弹领域,形成了岸舰、舰舰、空舰、潜舰等飞航导弹系列,在小型化、高精度、超低空、抗干扰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在历次国庆阅兵,尤其是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中,既有新型液体和固体战略核导弹,也有新一代常规战术地地导弹;既有新型防空反导导弹,也有新一代的各种反舰导弹;既有洲际弹道式导弹,也有最新研制的巡航导弹,展示了中国导弹装备的雄姿风采。中国导弹武器装备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石,是一支强大有效的战略威慑和防御反击力量。

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60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轨到高轨、从发射单星到多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运载火箭方面,中国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16年6月29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十六号卫星02星,长征运载火箭创造了231次发射记录。中国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型谱,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飞船、探测器的能力。此外还研制发射了一型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和一型快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长征运载火箭已有16种,其中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0种,覆盖了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和地月转移轨道的轨道范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1800千克到9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400千克到28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1500千克到5500千克。现在研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3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级。2016年6月25日,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表明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在技术上,实现了从使用常规推进剂到低温高能推进剂、从使用液体燃料到固体燃料、从火箭末级一次启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航天器和月球探测器的跨越,在火箭可靠性、适应性、发射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卫星技术全面推进 截至2016年6月,中国共成功发射国产人造卫星268颗,近13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应用卫星体系健全。其中,通信卫星,中国1984年1月29日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进行了电话、电视和广播等各项通信试验,同年4月8日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承担了部分国内通信任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掌握了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技术以及卫星的定点和通信技术;其后陆续形成了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的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2010年9月5日成功发射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其有效载荷包括24路C波段转发器、8路Ku波段转发器和1路S波段移动通信转发器,波束覆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的通信和广播业务服务。目前正在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将使中国高轨道卫星平台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遥感卫星,中国遥感卫星从返回式卫星发展到传输式卫星,分辨率从10米级发展到亚米级,观测手段从光学发展到红外、多光谱、微波等多种方式。2010年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已成功发射了高分一号、二号、四号卫星,其中,高分一号卫星首次实现中高分辨率和宽幅成像的结合,高分二号卫星使中国民用卫星遥感领域达到亚米级分辨率,高分四号卫星作为中国首颗高轨道凝视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提升了中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在国土资源勘查、地图测绘、防灾减灾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气象卫星,自1988年9月7日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A气象卫星以来,中国研制了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4个系列的气象卫星,覆盖了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实现了可见光、微波、红外、高光谱等多手段探测,使中国气象观测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海洋卫星,主要包括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两个系列卫星,目前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用于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等要素探测,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港湾建设和治理、海洋污染监测和防治、海洋带资源调查和开发,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导航卫星,2000年12月通过双星定位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能力的国家。然后实施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2012年10月建成由16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中国及周边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测速及短报文服务,成为世界第三大卫星导航系统;至2016年3月,又研制发射了6颗全球系统试验卫星,推进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预计2020年左右中国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30颗星的全球服务能力,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商业航天,2007年5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完成第一次整星出口;2012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完成第一颗遥感卫星出口。截至2016年1月,共向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共10颗卫星。自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来,中国累计为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42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卫星48颗,提供10次搭载服务。

载人航天重大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导航控制技术、飞船推进技术、返回再入技术、高可靠和高安全的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员太空出舱技术、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等难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飞船完成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2012年6月24日和2013年6月13日先后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试验飞行到多人多天在太空开展空间实验活动,从载人舱内活动到舱外太空行走,从载人飞船单独飞行到载人交会对接飞行的重大技术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和掌握航天员天地往返技术、出舱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月球探测成果丰硕 嫦娥月球探测工程2004年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努力,攻克了地月轨道设计、远程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2007年10月,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完成了第一步绕月探测任务,并形成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首次获取了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影像,首次从月球轨道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近距离光学成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巡视器在月面上进行探测考察,完成了第二步落月考察任务。2014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自由往返以及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为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的圆满成功和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航天应用效果显著,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60年来,中国自行研制发射成功的各类人造卫星已近300颗。目前在轨运行卫星也有130余颗,已经从试验型转向为业务服务型,形成了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四大类,包括返回式遥感、科学技术试验、广播通信、气象、资源、导航定位、海洋、环境监测等10多个卫星系列。各类应用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资源勘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建成涵盖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及综合应用领域的业务体系。现有12颗自主可控的在轨通信卫星,带宽1万7千余兆,覆盖东起夏威夷、西至非洲全境、南达新西兰、北到俄罗斯的广大陆地、海洋及空域,为用户提供广域数据传输服务;所研制的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位置与导航信息服务;气象卫星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多星并行观测和极轨卫星的组网观测,被纳入了全球气象业务运行;拥有11颗在轨中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全天时、全天候感知地表信息,获取的遥感图像已实现全球陆地覆盖,并向3500余家用户单位分发1200余万景遥感图像产品,成功应用于减灾、环保、水利、地理与资源、测绘等领域。

同时,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方针,依托军品业务多年发展积累的成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大力推进航天动力、航天电子、航天材料和航天制造等优势技术的转化应用和航天产业链的延伸,在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产品等领域,聚集优势资源,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突破和掌握了以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气动脱硫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独具航天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有力推动了流体机械及热能工程产品、石化装备、燃气输配设备、特种车辆等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开发防伪税控系统、奥运亚运世博会安防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地震雪灾应急救援系统、智慧城市、云网建设等重大工程,并形成了增雨防雹火箭、绿色印刷材料、石油火工品等一系列市场占有率领先、具有较突出的行业影响力的“专精特优”业务和产品,牵引和带动了国家相关行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航天队伍锻炼成长,增强了科技发展的力量

随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经过培养、选调、补充、新老交替、在实践中锻炼,建立和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航天人才队伍。60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好、技术精、作风顽强的航天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级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人才,发展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善打硬仗、勇于攀登的高科技队伍和高素质产业大军。

航天工程是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航天人才在大胆使用中成长起来,不仅对那些社会背景复杂的知名老专家,而且对那些有强烈事业心的优秀科技人才,大胆提拔使用,压担子,加任务,在工程实践中快速成长;鼓励具有绝招绝技的老师傅传帮带,培养大批能工巧匠,提高了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事业凝聚人才,实践造就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造就了一批能担当大任的航天领军人物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了一批科研一线的创新性科技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目前,仅两个航天集团公司就拥有两院院士44人,国家级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就有4000多人。

经过航天工程的实践,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航天队伍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几百人到今天的20多万人,先后涌现出一批以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老一代专家为代表的领军人物,一批以孙家栋、王永志、孙敬良、钟山、刘永才、黄瑞松等科技专家为代表的技术带头人,一批以型号和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为代表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一批以罗健夫、王振华、杨敏达为代表的优秀科技人才,一批以魏文举、傅大义、龚鹏、唐建民、高凤林、孔祥斌、徐立平等为代表的优秀技能人才。拥有了一支数以万计的航天科技队伍和20多万航天产业大军。航天各类人才不断地新老交替,形成了梯次,他们“身经万战、百炼千锤、基础扎实、能打硬仗”,胸怀报效祖国的理想,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为推进航天科技工业的腾飞和崛起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航天精神孕育形成,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以发展航天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勇于战胜困难,勤于刻苦创新,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航天精神。

60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时代文明风采,孕育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总结提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召开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又总结提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是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集中地表现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成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集中反映了航天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体现了时代的文明风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科技工业发展中孕育积淀的航天精神,又转化为推动和成就中国航天腾飞和崛起的伟大力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继续发展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