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背诵篇目及课外读物的建议[1]

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深入浅出,引发兴趣。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而读书习惯的养成,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底子的事情,所以课标对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很重视,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对小学与初中九年的阅读量也专门做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所有学校都应当而且能够达到,只能增加,不要再减少。为了方便老师们制定阅读教学包括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计划,课标提供这样一份“优秀诗文推荐背诵篇目”。

其实,各个学段到底应当指导学生读什么书、哪些作品,应当由教科书编者经过认真的研究来定,老师可以围绕教科书的相关内容以及班级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并建议课外阅读篇目。“优秀诗文推荐背诵篇目”中推荐的篇目,主要作为举例,“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

课标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0篇。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应当注意,课标例举和建议背诵的优秀诗文,都是古代的,其实还应当有现代与外国的。老师们可以自主选择一些现代与外国的优秀诗文,供学生背诵或者熟读。

这份“推荐背诵篇目”的确定,曾多次征询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意见,提出一个备选范围,又在一些中小学做过调查,并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篇目的选定主要考虑教学需要,而不是文学史的选目。

从所选古诗文篇目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历代传诵的经典作品,经典性是入选的第一标准。第二,是比较优美、好读、上口,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背诵。第三,是思想情感也比较健康,适合中小学生接受。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从文学史角度看,并非李的代表作,李的另外一些表现凄清情绪的“婉约词”更出名,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还是选择了《夏日绝句》。

小学初中阶段的儿童少年,大脑处在发育期,对语言比较敏感,记忆力强,多读特别是多背诵一些诗文,对语言能力和情感、审美能力的发展大有好处。传统的语文教育很重视诵读与背诵。按照古人的经验,十来岁的孩子最好能背诵百来首(篇)诗文。如果要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则至少要背诵熟读一二百篇古文。有这些诗文打底子,整个语文表达能力就可能提升一层次。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不无道理。背诵和诵读都是一种浸润式学习,反复诵读文质兼美的诗文,无形中就会沉浸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也会增强语感。

再说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是基本的要求,不能再减少。课外阅读应当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到初中,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应当更大一些。所以课标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阅读什么篇目,而只是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一些作品,并提出阅读建议。

建议中所例举的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等。都是举例,且都是文学史有定论,而作者又已经过世的作品。当代文学包括儿童文学,而儿童文学中也不乏优秀之作,课标未能列举,不等于忽视。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则最好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向学生推荐阅读的,最好是经典作品。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中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一些经典,也是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打底子。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多种多样,但经典阅读应当占较大的比重。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的功夫也要下在经典阅读上。

学生不喜欢读经典并不奇怪,这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因为他们与经典有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有隔膜,当然也有年龄因素,生活经验和理解力限制了对经典的了解。加上年轻人比较好奇,有叛逆性,学校与老师越是要求他们阅读“分内”要读的经典,他们就可能越不喜欢,反而青睐那些“恶搞”的“无厘头式”作品。特别是在网上,自由发表不受拘束,调侃、嘲弄和颠覆的言论方式可以大行其是;视频技术的出现,更使得“糟改”和“恶搞”经典作品成为时髦的风尚。这些也都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思维与表达。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新事物新情况,才能应对新的问题。如何拉近学生和经典的距离,让他们能以某种更加生动亲切的方式(包括网络和影视等等)来接近经典,是教育者包括负责任的媒体与文化商家应当考虑的课题。

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深入浅出,引发兴趣。同样读鲁迅的一篇作品,小学和初中应当有不同的要求。

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现在那种颠覆经典的东西太多,包围了许多青少年学生,他们不可能靠这些文化快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除了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接触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那种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位也败坏了,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所以教师要面对现实,想办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经典。

经典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含义可能始终在“流动”,不同时代人们对经典的理解和阐释会有变化。我们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这也是经典能够生生不息传世的原因。正因为经典能不断注入不同时代人们的阐释,所以能成为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显示某种文化价值的存在。经典都是在某一特定时代产生的,会带有特定的时代烙印,甚至可能有局限性,有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成分。引导学生接受经典,教师自己也要读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当然可以采取批判的眼光,但那也是同情的理解,我们主要是吸纳经典中那些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

2011年12月

[1] 本文系笔者与巢宗祺合作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