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从12世纪初开始,成吉思汗剽悍的蒙古鞑靼大军远征西亚和东欧,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蒙古人极其凶狠和残酷,他们常常将俄罗斯人的头颅砍下来当作饮酒的杯子。由于基辅罗斯内部的分裂,各个小公国的王公贵族们忙于内部争权夺利,无力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到1240年,基辅罗斯的都城——基辅就被攻陷。他们在伏尔河下游驻留下来,在原基辅罗斯的领土上建立了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定国都于伏尔河畔的萨莱。从此东斯拉夫人各民族开始了长达200 余年的蒙古鞑靼人的统治。金帐汗国每年派出大量的武装征税队,向各地的俄罗斯人征收重税。武装征税队唱着小调让人听了就不寒而栗,“哪个没有钱,就要他的女儿。哪个没有女儿,就要他的妻。哪个连妻子也没有,就把他的脑袋留下吧。”

金帐汗国的历代汗对于东斯拉夫人采取了两手统治策略,一方面坚决镇压一切反抗压迫和争取独立的举动,另一方面采取怀柔和安抚政策,保留各个小公国的王公的特权和地位,要求他们效忠金帐汗的政权,从金帐汗那里取得“册封书”,才得以在其公国内继续行使统治权力,条件是每年必须向金帐汗交纳大量的贡赋和战时无条件提供兵源及辎重。为了分化俄罗斯人的团结和便于对俄罗斯人各部的统治,金帐汗国从俄罗斯的王公中间选择一人,将他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授权他代替金帐汗国统治俄罗斯各部,下令俄罗斯人服从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统治。

莫斯科最初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里公国的一个小村镇,属弗拉基米尔大公“长手”尤里·多尔戈鲁津的名下。这位大公在对外征战中曾被敌人砍去左手,然后他命令铁匠打制了一只假手,装在胳膊上,以后尤里便以凶狠、残暴闻名四方,只要提起“铁手尤里”,对手就望风披靡。

莫斯科的得名是一个谜,有人说它得名于流经城边的莫斯科河,有人说它得名于城里最大的桥的名字,在俄文中,“桥”的音译为“莫斯特”(Мост)。在俄罗斯的编年史中,最早提到“莫斯科”的时间是1147年。莫斯科最初在东北罗斯各公国中并不是实力最强盛的国家,但是由于它处于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上并且得到金帐汗国的扶植,使它在较短时期内发展起来。莫斯科位于东北罗斯各公国的中央地区,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以莫斯科为起点的沃洛季米尔大道经过库里科沃原野。有一条把契尔尼戈夫、基辅地区与佩列亚斯拉夫尔、罗斯托夫、弗拉基米尔联系起来的道路从洛帕斯纳通到莫斯科。这些古老的道路都是商队的必经之处。莫斯科成为东北罗斯以及东欧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向来往客商征收过境商品贸易关税。关税成为莫斯科公国重要的收入。处于中心位置的莫斯科不容易受到金帐汗国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侵扰,因此它吸引了大批逃难的俄罗斯人,使它的人口大大增加。

莫斯科公国崛起于伊凡·丹尼洛维奇·卡里达(史称伊凡一世)统治时期(1325—1341)。伊凡·卡里达是一个善于翻云覆雨的俄罗斯王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此人非常贪婪,他善于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聚财敛金,扩大自己的腰包和莫斯科的国库,因此他获得了“钱袋”(“卡里达”Клита的俄文意思接近“钱袋”Кашелёк)的绰号。卡里达将大量的黄金和珠宝贡献给金帐汗,以博得金帐汗的信任。

卡里达派出大量人员,定期游说金帐汗的妻妾和子女,秘密送给她们金银财宝,以便让她们影响金帐汗。他还以巨额钱财在莫斯科为东正教大主教修建豪华的驻节地——大主教公署,使得俄罗斯希腊正教大主教彼得于1332年将大主教公署由基辅迁到莫斯科,使莫斯科公国成为俄罗斯人的信仰和精神中心,从而获得了东正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东正教会利用其控制的精神工具和宣传武器为莫斯科大公大肆鼓噪,从而为莫斯科在未来领导东北罗斯各公国反抗蒙古鞑靼人的金帐汗国的统治、重新统一俄罗斯增添了神圣的光彩。

1327年,莫斯科公国的邻国——特维尔公国发生了反抗金帐汗国统治的起义,伊凡·卡里达大公主动向金帐汗请命镇压特维尔,将特维尔大公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赶出特维尔(后因伊凡·卡里达的谗言被金帐汗处死),从而一举消灭了他有力的竞争对手。1328年,伊凡·卡里达获得了金帐汗册封的“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同时授权他代理金帐汗国征收全俄罗斯的贡赋,从此他成为众俄罗斯大公中的第一人。这样伊凡·卡里达一方面可以堂而皇之地假借平定叛乱为名兼并俄罗斯土地,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职权截留大量的贡赋为己所用。伊凡·卡里达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的版图大大地增加,其经济和军事力量也达到鼎盛,未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已基本形成,金帐汗国对莫斯科公国也不敢小视。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于1359年继承莫斯科大公,这一年他仅10岁。年幼的大公即立下大志,一定要领导俄罗斯人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使自己成为全罗斯的最高统治者。他开始积蓄力量,四处张榜,以高官厚禄广纳贤士,吸引一些强大、富有的领主带着众多的仆从、仆役、家丁聚集到莫斯科。他同时命令马不停蹄地建造莫斯科石头城,四周很快就筑起了又厚又高的石墙,并建有塔楼、碉堡、炮门和铁门。

1380年夏天,金帐汗国的马麦汗率20万大军越过伏尔加河,同时派出使节游说俄罗斯的敌人——立陶宛与金帐汗国结盟,联合出兵。两国军队商定于9月1日会师,共同进击莫斯科,瓜分莫斯科大公统治下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

在得知马麦汗出兵的消息后,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立即向各地发出命令:命令8月15日紧急集合军队。这一天前来参战的除了莫斯科政府军队外,还有周围地区的民兵。季米特里大公站在他的高头大马上,他左手持“弗拉基米尔大公权杖”,右手举起闪闪发光的长剑,向在场的15万人喊道:“俄罗斯的兄弟们!马麦汗的大军正在逼近我们,他们要抢去俄罗斯王公的称号,他们要焚烧我们的城市,他们要抢走我们的粮食,他们要抢走你们的妻子和女儿。让我们冲上去吧!为家乡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的辽阔的牧场、为我们家庭、女人和田地,为了自己的荣誉而不惜流血牺牲吧!”话音刚落,15万将士齐声高呼:“乌拉!乌拉!”声音响彻云霄。随后,俄罗斯大军开始进发,王公们率领着自己的武士队,有战斗经验的士兵们行进在最前面。俄罗斯的长剑、宽大矛头、阿拉伯的弯刀和致命毒箭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可怕的青光。沉重的圆锤和六叶锤悬挂在皮带上,民兵们身上穿着缝有铁块、铜块的衬衣、皮袄和用绳子及木板铠甲制成的环甲的服装,手里拿着斧子、猎熊矛、长木棒和短锤。

1380年9月8日中午12时,在库里科沃,金帐汗国军队与莫斯科公国军队的激战开始了。蒙古军人剽悍的骑兵能够在疾驰的马上准确地使用弓箭,他们是最危险的敌人。他们训练有素,在作战时可以迅速地变换几种队列,分成前锋、主力和侧翼。远远望去,蒙古大军的长矛连成一片,好像新种的柞树林一样。士兵的沉重步伐、隆隆的车轮声和马蹄声汇集成强大响声,由远而近,向俄罗斯军队逼来。

马麦汗指挥蒙古骑兵进攻俄罗斯的“先锋团队”,由于蒙古骑兵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很大优势,尽管“先锋团队”顽强抵抗,但最终“先锋团队”的士兵几乎全部被杀死。接着,蒙古骑兵开始攻击季米特里大公亲自指挥的“大团队”,骑兵冲击俄罗斯军队的阵中,惊天动地的肉搏战开始了。狭小的场地内蒙古骑兵与俄罗斯士兵挤在一起,不少俄罗斯士兵被马踏死,被杀死的人甚至都倒不下来,四溅的鲜血挡住了双方士兵的眼睛,血腥味让人难以喘过气来。面对面地肉搏厮杀,武器撞击的叮当声、铿锵声,喊叫声,伤员和垂死者的呻吟声,马的鼾声——这一切声音混合在一起,直冲云霄。

后人所写的《季米特里大公大战马麦汗的故事》中对战斗做了这样的描述:“镀金的头盔叮铃作响,深红色的盾咚咚响。宝剑呼啸,锐利的军刀在好汉们的头旁闪烁,勇士的鲜血沿着包铁皮的马鞍流淌,镀金的头盔在马蹄旁滚动。”[1]

库里科沃大决战结束了。在战斗中幸存的俄罗斯的光荣的勇士们,满身血污疲惫不堪地穿着揉皱的甲胄集合在大旗下。胜利的“乌拉”声在库里科沃原野响起。

俄罗斯一方战死6万人,金帐汗国一方战死7万人。马麦汗后来因金帐汗国内部争斗,被脱脱迷失汗杀死。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全国上下尊称为“顿河王”(Донской,俄语意即顿河的主人)。

库里科沃大决战是俄罗斯人民争取自己独立自主斗争中的历史关键。顿河王季米特里大公宣布把金帐汗封给他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作为自己的“世袭领地”来支配,他可以不经金帐汗的同意就把弗拉基米尔传给自己的继承人。季米特里大公在遗嘱中告诉儿子瓦西里:“上帝将使金帐汗国发生变化,我的子孙将不再向金帐汗国缴纳贡赋。”

随着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东北罗斯,原来的各公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大大地加强了,而且由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前提条件已经形成,而阻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俄罗斯国家建立的唯一障碍就是金帐汗国的统治了。1477年,莫斯科公国在兼并了诺夫哥罗德公国后,就停止向金帐汗国交纳贡赋。阿合马汗在金帐汗国内部分裂的情况下,仍然控制住东北罗斯和莫斯科公国,因此对于莫斯科公园大公伊凡三世的不逊态度大为恼火,于1480年与莫斯科公国的对手立陶宛大公卡齐米尔四世结成军事联盟,相约联合进军莫斯科公国,讨伐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早就准备与金帐汗国军队进行决战,并且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与克里米亚汗国达成协议,由克里米亚汗率军截击卡齐米尔四世军队。由伊凡三世长子伊凡·伊凡诺维奇率领的俄罗斯军队在阿合马汗军队必经的奥卡河左岸支流乌格拉河严阵以待。正当莫斯科准备迎出蒙古军队时,大公夫人索菲娅·帕列奥洛格却不相信俄罗斯军队的力量,竟然离开首都,并把宫廷迁到白湖。这在军队中引起很大的混乱。伊凡三世作为军事统帅也非常胆怯,甚至准备与阿合马汗议和。消息传到莫斯科,老百姓群情鼎沸。1480年9月,从前线跑回来的伊凡三世回到莫斯科,愤怒的老百姓将他团团围住,质问他为什么抛弃士兵而临阵退缩,坚持要求伊凡三世回到前线,继续指挥俄罗斯大军。罗斯托夫大主教瓦西安在《致乌格拉书》中呼吁伊凡三世保卫莫斯科,并用顿河王季米特里的故事来鼓励他。伊凡三世害怕群众反对他,便移居红村。过了几周后,他还坚持召回前线领兵的王子伊凡·伊凡诺维奇,但王子坚决地拒绝了他的命令,表示:“我宁愿在乌格拉河战死,也不愿像乌龟一样缩回莫斯科。”在莫斯科群众的强烈呼吁下和王子的鼓励下,伊凡三世振作精神,终于回到前线乌格拉河畔。伊凡三世的行动鼓舞了前方的将士,俄罗斯军队的士气为之大振。

1480年11月,俄罗斯军队和金帐汗国军队在河的冰面上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最后双方退守两岸,展开对峙。在凛冽的寒风中,衣衫单薄、劳师远征的金帐汗国士兵因饥饿和寒冷而不断减员,俄罗斯军队的士气却日渐高涨。最后阿合马汗同意求和,但条件是莫斯科公国继续向金帐汗国交纳贡赋。罗斯托夫主教瓦西安写信给伊凡三世,在信中再次呼吁他坚定对抗蒙古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要理会那些劝他妥协甚至叛国的懦夫们。11月11日,俄罗斯军队从侧面向金帐汗国军队发起进攻,阿合马汗只得率领残部仓皇逃走,俄罗斯军队一路追击,在伏尔加河下游打死金帐汗阿合马。

乌格拉河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俄国从此彻底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和金帐汗国长达200余年的统治。1505年,在位43年的伊凡三世去世,其子瓦西里三世继位,到1533年瓦西里三世去世时,俄国面积已达280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欧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533年瓦西里三世之子伊凡四世即位,但其时年仅三岁,由舒伊斯基公爵摄政。1547年,18岁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莫斯科公国正式改称俄罗斯。

1584年3月18日,沙皇伊凡四世病逝,由皇太子费多尔继承了沙皇皇位。费多尔生性懦弱、才智平庸。国家大权逐渐被费多尔的妻兄鲍里斯·费多罗维奇·戈东诺夫把持。鲍里斯·戈东诺夫是鞑靼人的后裔,出身显贵,善使计谋。1598年1月7日,沙皇费多尔病逝,由于他没有子女,其弟季米特里也于早年因意外事件丧命,留里克王朝到此终止。戈东诺夫操纵他所控制的缙绅会议选举自己为新沙皇。

1603年,在欧洲出现自称是“未死”的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俄国历史上称他为伪季米特里一世,在波兰国王的支持下,伪季米特里一世率兵攻打俄国。1605年4月13日,沙皇戈东诺夫突然死去,他16岁的儿子费多尔继位,宫中官兵杀死费多尔,投靠伪季米特里一世。1605年7月21日,伪季米特里一世在圣母升天大教堂正式加冕为沙皇,皇太后玛丽娅·纳加娅也当着百官的面承认伪季米特里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伪季米特里一世是靠波兰贵族和波兰军队夺取皇位的,因此他对波兰人大加封赏,引起了俄国贵族和广大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1606年5月17日,莫斯科市民以钟声为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者冲进宫廷,伪季米特里一世当场被乱刃砍死。起义者愤怒将他的尸体拖到广场上示众,然后焚烧,再把骨灰装进炮筒里,朝着他来的方向——波兰发射,以警告波兰贵族和国王企图兼并俄国的野心。

1606年5月19日早晨,在克里姆林宫广场召开紧急会议,由缙绅会议推举最有权势的世袭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继任沙皇。

1607年6月,在俄国南部又出现了一个自称是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历史称他为伪季米特里二世。波兰国王西吉斯蒙三世安排他与“伪季米特里一世”的“皇后”玛琳娜结婚,又给他大量的军队和装备。伪季米特里二世率领波兰军队向莫斯科进军,沿途有许多被蒙骗的农民和哥萨克加入他的队伍,一些宫中贵族和官吏也转而支持伪季米特里二世,试图利用他的力量推翻沙皇舒伊斯基的统治。1608年6月,伪季米特里二世的率领的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1610年7月17日,沙皇舒伊斯基在宫中贵族的逼迫下退位,政权转归领主杜马。在莫斯科城内的叛乱贵族的配合下,波兰军队占领了莫斯科,波兰国王准备自立为沙皇。

波兰军队的入侵激起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下诺夫哥罗德的商人库茨明·米宁建立了“全国会议”,并以农民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了国民义勇军,由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担任国民义勇军总司令。波扎尔斯基将自己的财产捐献了三分之一,并且提议工商业者将自己的财产捐献五分之一,用于武装军队。国民义勇军从下诺夫哥罗德出发,沿途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1612年10月26日,国民义勇军终于解放了被波兰军队占领两年多的首都莫斯科。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开幕,50个城市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各等级代表总数为700人之多,决定选出新沙皇。会议首先否决了由波兰国王和瑞典国王担任俄国沙皇的提议,最后选举与伊凡四世的儿子费多尔沙皇有姻亲关系的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候选人。1613年2月27日,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在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正式加冕为沙皇,从此开始了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1] 诺索夫主编: 《苏联简史》,第1卷,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年,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