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周易》作为卜筮之书,其卦爻辞中多有占筮语。表示肯定意义的有吉、亨、利、喜、誉、祥、休、得、有功、无悔、无不利等,表示否定意义的有凶、厉、忧、险、迷、丧、吝、有悔等。这些占验辞的所指非常明确,吉凶判然二分,独“无咎”不同。《系辞》中即分而言之:“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这里是说,大的得与失言“吉凶”,小的得与失言“悔吝”,无咎则有劝人“补过”之意。“无咎”本身有肯定之意,却并不定言吉凶,而是要求占者要有善应,否则将会“有咎”。孔颖达《周易正义》云:“诸称无咎者,若不有善应则有咎,若有善应则无咎,此亦不定言吉凶者也。”[17]正是此意。耿南仲《周易新讲义》“自序”云:“易之道有要,在‘无咎’而已。要在‘无咎’者何?善补过之谓也。”[18]耿氏认为《周易》的核心价值在于教人“补过”,而卦爻辞中的“无咎”正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故我们以“无咎”为切入点來系统地考察程朱对《周易》的传解。
《周易》卦爻辞中“咎”字共出现一百次,以“无咎”形式出现九十四次[19],以“无大咎”形式出现二次,以“何其咎”(《小畜》初九)、“匪咎”(《大有》初九)、“何咎”(《随》九四)、“往何咎”(《睽》六五)、“不胜为咎”(《夬》初九)诸形式出现共五次。卦辞中出现“无咎”的共有八次,分别是:《师》《比》《随》《复》《恒》《损》《困》《艮》。爻辞中共出现“无咎”八十六次,从诸爻来看:初爻共出现“咎”字二十五次,其中“无咎”出现二十一次;二爻共出现“无咎”十一次;三爻共出现“无咎”十三次;四爻共出现“咎”二十次,其中“无咎”十九次;五爻共出现“咎”十次,其中“无咎”出现九次;上爻中出现“无咎”十三次。《周易》六十四卦中,“无咎”一共见于五十卦之中,其中《萃》六爻辞皆有“无咎”,《噬嗑》和《睽》中均有四爻的爻辞中有“无咎”,有三爻中有“无咎”的有《师》《损》《大有》《临》《观》《大过》《夬》《姤》八个卦,有二爻出现“无咎”的有《乾》《小畜》《蛊》《坎》《离》《晋》《益》《升》《艮》《渐》《丰》《涣》《节》《中孚》《小过》十五卦;有一爻中出现“无咎”的有《坤》《需》《比》《履》《泰》《否》《同人》《豫》《随》《复》《贲》《剥》《无妄》《颐》《解》《井》《困》《革》《鼎》《巽》《既济》《未济》二十三卦,只有卦辞中有“无咎”的独《恒》一卦。
单就爻辞中“无咎”的分布来看,初爻和四爻分别为二十一次和十九次,二爻和五爻分别为十一次和十次(算上“往何咎”一次),三爻和六爻均为十三次。这种分布的对称性,使易学研究者极易考虑到爻辞和爻位应当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由于相信卦爻辞和卦爻象之间这种必然联系的存在,因此,从《易传》开始历代易学家都试图建构自己的解释系统来条贯这种联系。其中用力最勤者当为焦循[20],但焦氏易学多本象数,与我们这里的讨论关系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