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召南对他书的考证之误辨疑
《礼记注疏考证》在对《礼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也涉及他书的相关问题,间或存在可商榷之处。今举考证《毛诗》郑笺一则,可见一斑。
卷三十四《大传》:《诗》云:“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注:言文王之德不显乎?不承成先人之业乎?云云。疏:《诗》笺云云。
考证:臣召南按:《清庙》之诗,周公所作,以歌咏文王之德也。此注言文王之德甚显甚承,于义甚确。《诗》笺乃云周公祭清庙是光明文王之德,承顺文王之志。则周公作诗乃以自赞,有是理乎?郑笺《诗》虽在注礼之后,然其说不及此注远矣。
按:齐氏以为“不显”二句是周公称赞文王品德高尚,且能继承先代之志。《诗》笺则认为周公自称能光明文王之德,承顺文王之志,意在赞美周公。而周公断无作诗以自夸的行为。因此,《诗》笺注解有误。按照郑玄对《礼记》的注解,则“不显不承”是两个反义疑问句,用反问的形式来表达对文王的称赞。这种解释的确比《诗》笺更合理,但也并不准确。
戴震曰:
古字“丕”通作“不”。据《洛诰》,是为成王七年(夹注:壬辰岁)周正之十二月戊辰,在新邑烝祭文武之诗。周公相成王朝诸侯后,故咸至庙助祭。诗中“丕显”颂文王,“丕承”颂武王甚明。盖同一丕显耳,以后承前,则谓之丕承。此诗先言助祭者之致敬,而推本先王之丕显于前,丕承于后,是以人心自无或厌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与《诗》通。[57]
“不显不承”即“丕显丕承”,王引之以为是。又曰:“但谓‘丕承’为‘以后承前’,则犹未当。夫古人属辞,各从其类。‘丕显’、‘丕承’连文,俱是盛大之辞。”[58]
齐氏认为《诗》笺不如《礼记》注是正确的,但由于文字训诂造诣的缺乏,没有进一步做出正确的解释。杨天宇即认为“不,通‘丕’,大”[59]。王文锦译为“不断地发扬光大,不断地启后承前”[60],把“不”解作“不断地”,则有增字为训之嫌,亦欠稳妥。
《礼记注疏考证》代表了清代前期经书校勘的实况,也是乾隆初年官本考证的一大特色。刊刻《十三经注疏》附有校勘记,殿本有开创之功,这也是武英殿刻书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但通过以上各例,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理学之风盛行,校勘、考证之功均未达到高峰,所以殿本《考证》的结论略显粗疏。许多问题经过乾嘉学者的重新探讨,往往对《考证》的成果有所修正。对《礼记注疏·考证》的讹误或不尽完善之处一一辨析、厘正,是研究清初学术史及清代《礼记》学史的重要任务。
[1]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
[2] 关于《礼记注疏考证》的编纂、版本、贡献及特点,笔者有专文论述,此不赘言。
[3] (清)齐召南《礼记注疏考证跋语》,清乾隆间武英殿刻《礼记注疏》附。
[4] (清)齐召南《礼记注疏考证跋语》。
[5] 《汉书》卷三〇,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2页。
[6] 据《中国基本古籍库》图像,卷三九第22页a、b。
[7] (宋)王应麟《玉海》,南京、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刻本,1987年,《出版说明》。
[8] 《十三经注疏正字》八一卷,(清)浦镗撰。《四库全书》误作“沈廷芳”撰。下文引《荟要》本提要,江庆柏先生未及辩证。
[9] (清)浦镗《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2册第573页。
[10] 今按:《四库全书考证》的编撰具有选择性,不是每条校记都收,所以此处不能说《四库全书考证》有漏校。且《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礼记》:“明北监本以‘皇侃’为‘皇甫侃’,以‘熊安生’为‘熊安’,二人姓名并误,足征校刊之疏。”可知校勘《四库全书》本,并非不知此处有误。(清)王太岳、王燕绪等辑《四库全书考证》一〇〇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影印清内府抄本,第242页。
[11] 《礼记注疏》,影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本,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提要,第6页。
[12] (清)阮元等《礼记注疏校勘记》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81册第560页。
[13] 《魏书》卷八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5页。
[14] 《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江庆柏整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82页。
[15] 张帅、丁鼎《礼记正义二次征引礼记旧疏探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5月第3期,第96页。
[16] 《礼记注疏》卷二,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本,第32页a。
[17]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元刊本(据《中国基本古籍库》图像),第18页b。
[18] 《仪礼注疏》卷二四,《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第2321页。
[19] “也”字,殿本原阙,据阮本补。
[20] 《礼记注疏》卷五,第13页a。
[21] 据《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北京文物局藏本,卷五第11页a。
[22] (清)阮元等《礼记注疏校勘记》卷五,第181册第592页。
[23] 据《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本,卷七第10页a。
[24] 据《古逸丛书三編》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本,卷一第24页a。
[25] 〔日〕山井鼎撰,〔日〕物观补遗《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礼记》卷五,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第120册,第785页。
[26] (宋)毛居正《六经正误》卷四,清康熙间昆山徐氏刻《通志堂经解》本,第3页a。
[27] (清)顾广圻《抚本礼记郑注考异》卷上,清道光间刻《皇清经解》本,第3页a、b。
[28] [日]乔秀岩《〈礼记〉版本杂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43卷第5期,第104页。
[29] (清)阮元等《礼记注疏校勘记》卷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81册第592页。
[30] 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卷一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13页。
[31] (汉)何休撰,(清)王谟辑《左氏膏肓》,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11年据清嘉庆三年金溪王氏刻本影印《汉魏遗书钞·增订汉魏丛书》本,第6册第467页。
[32]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619页。
[33] (元)陈澔《礼记集说》,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378页。
[34] 《礼记注疏》卷四九,第2页b。
[35] 《礼记注疏》,卷四八,第5页a。
[36] 《毛诗注疏》卷一五,第1065页。
[37] 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07页。
[38]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2页、177页。
[39] (元)陈澔《礼记集说》,第414页。
[40] 《礼记注疏》卷五四,第1页a。
[41]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97页。
[42] 《礼记注疏》卷四五,第13页a。
[43] 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731页。
[44] 《礼记注疏》卷四二,第18页b。
[45] 《礼记注疏》,卷五七,第11页a、b。
[46] 《礼记注疏》,卷一三,第23页b。
[47]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六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2册第450页。
[48] (清)黄以周撰,王文锦点校《礼书通故》卷一〇,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38页。
[49]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六二,第142册第450页。
[50] (清)于鬯《香草校书》卷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40页。
[51] (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3页。
[52]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24页。
[53] 公,原作“王”。据注文改。
[54] 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7页。
[55] (元)陈澔《礼记集说》卷二,第81页。
[56] (清)朱彬撰,沈文倬、水渭松校点《礼记训纂》卷四,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3页。
[57] (清)戴震《毛郑诗考正》卷四,清乾隆四十二年微波榭刻《戴氏遗书》本,第1页a、b。
[58]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据清道光七年寿藤书屋刻本影印《高邮王氏四种》本,1985年,第171页。
[59] 杨天宇《礼记译注》,第434页。
[60] 王文锦《礼记译解》,第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