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现代·传统:近30年人文试点及其文学投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文语境发生重大转换,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分明属于两个时代,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80年代意味着某种人文范式的结束,90年代可能是一种新的范式的开始,新世纪正处在这一新范式的延续与发展过程中。这30年发生的重大变迁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的未来影响,学界的估量还远远不够,尚缺少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深入观察。目前有关人文和文学的思潮史研究,大多还是采取具体思潮逐一评述的教材式思路,没有以更为深入的历史视角和更为开阔的全局视野,洞察其间历史与逻辑的内在脉络。本书认为,“人”与“文”(“现代”与“传统”),是把握近30年中国人文进路及其变迁的关键词。70年代末80年代初,非人历史结束后,开始了呼唤“人”、追寻“人”的反思热潮,“人”这个主词,须由“文化”加以阐释,“人”必然要被安放于“文化”,在人道主义热潮中,80年代文化热悄然兴起。由“人”引起的“文化”热,在80年代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文化热”的指向,是以西方现代为方向的现代化,在80年代前期人文知识分子的想象中,文化热是中断了的五四现代启蒙的继续,举凡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都致力于引进、学习西方现代文化思潮;80年代后期,文化热的方向逐渐转向本土传统,寻根思潮是其表现。90年代是在国内与国外时局的巨变后开始的,催生文化热的8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人文意识形态的互动结构,在90年代被政治意识形态与伴随市场兴起的大众通俗文化意识形态的互动结构所取代,人文意识形态边缘化。权力与资本构成90年代文化的巨大引力场,形成普遍的文化本位意识,文化本位意识既包含传统,也指向现实,其实质是国家意识的兴起。人文意识形态在80年代想象性的统一立场,在90年代开始分化,并陷入激烈的纷争,但在看似多元的表象之后,却存在一个潜在的一致性,正是这个一致性,使人文意识形态得以加入90年代以来中国主流文化的合唱。综观30年来由“人”开始的人文历程,可以说,中国当代的人文求索,成为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文化钟摆。

本书的论述,基于对上述整体格局的把握与内在逻辑的梳理,诉诸具体现象与个案的分析,内容涉及人、现代、传统、文学、鲁迅等议题,试图通过在整合背景下对具体对象的深入剖析,呈现近30年人文景观的宏观格局与微观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