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取得的实际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投资者办事更加方便。张浦镇辖区内有3000多家企业,为了向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张浦镇建立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开通了重大项目许可审批“绿色通道”,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先后对中盐以及燃气、安全项目实行联合会审,快事快办,特事特办。随着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下放,从发改委立项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全部流程,工商营业执照领取的前后置环节等均可在张浦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这既避免了企业在县镇来回跑签字盖章,又把流程缩到最简、环节缩到最少、时间缩到最短,有效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比如,开餐馆原来要跑工商、卫生、质监、公安等部门,在县镇之间要七上七下来回往返,至少花1个月才能办结,现只要进张浦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个门”,用1周左右时间就能完成;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审批原由规划、城管等多部门审批,改革后,这一事项由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受理、踏勘、发证,办理时间由原来的8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据统计,2013年1—6月,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办结企业登记、基本建设类业务413200件(次),按时办结率100%。
二是普通民众就近享受更多优质公共服务。随着各种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等项目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据统计,仅社保基金结算、医保IC卡发放挂失补办和换卡、个人参保证明、市民卡口头挂失等4项业务,月办理量过千;公积金“窗口”今年6月办理了1394笔业务(其中,公积金提取238笔,涉及金额260多万元),除张浦镇外,还惠及邻近的玉山镇、千灯镇,减少了群众在县镇之间来回奔波的成本,深受群众好评。改革试点推动镇公共财政向民生工程加大投入,促使基本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交通等)向农村延伸。2012年,张浦镇基础设施投入比2010年增长90.6%,镇建成区面积增加2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集中度提高1.2%,达到77.2%。实行农村、城镇养老并轨体系全覆盖,2012年居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99.99%,推行农民养老保险99.97%,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91.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比2010年增长34.6%。
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对本地更有归属感。改革赋予张浦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了镇党委、镇政府统筹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和实力。张浦镇积极解决外来人口就学、就业、就医、劳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投资3.5亿元新建、扩建多所小学,镇公办小学对“新张浦人”的子女实行“一证入学”(凭房产证或户口簿即可入校就读),4所公办小学共吸纳“新张浦人”子女2416人,约占全镇小学生总数的34.1%。成立“新张浦人”俱乐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吸纳其加入各类协会;广泛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环境卫生、群防群治等公共事务管理,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社区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平等参与、共享实惠,融洽了新老居民之间的关系,不仅提升了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还增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是党政公务人员整体素质更加提升。由于张浦镇承担了上级部门下放的数百项权限,镇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仅像以往只承担有关汇集资料或初审等简单职责,而是要亲身介入现场踏勘、检验检测、复核把关等多个环节,新的职责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全新的体制机制,张浦镇党政公务人员积极应对,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理念,加强知识储备,提升业务技能,完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全国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已成为张浦镇的一张“金字招牌”和“闪亮名片”,不仅提升了张浦镇的知名度和品牌度,还增强了影响力和竞争力,凭借这一名片,张浦镇吸引了500亿的大项目落户。改革为张浦镇带来了高效的管理、贴心的服务、便捷的办事渠道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其经济发展增添了新优势。2012年张浦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同比增长11.1%;服务业增加值48亿元,同比增长23.1%;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3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2.68亿元,同比增长20.07%;完成外贸20.44亿美元。新增上市企业1家,累计孵化上市企业3家,初步形成“张浦上市板块”。德国工业园、德中绿色孵化基地分别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省级孵化器”。
由于张浦镇行政体制改革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它要从以往多层级、分散化的行政模式向扁平化、便捷化的治理模式转变,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
一是决策、执行之间的衔接问题。这次改革形成的“前台”+“后台”的基层治理模式要求重构镇各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在“前台”机构与“后台”机构之间建立制度化的沟通、衔接、协作、配合等规则体系。在实践中,上级政府部门和镇属“后台”机构的决策如何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前台”执行机构,“前台”的执行结果如何及时反馈给“后台”,“后台”对“前台”的政策支持、业务指导、监督问责等如何开展,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规范与完善。
二是部门利益对改革形成了反作用力。这一改革调整了经济发达镇与上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权力利益关系,相应产生了一些现实问题与矛盾。比如,某些镇职能机构与县以上对应部门在对接上不顺畅,上级部门的政策、资源支持难到位;公安、国税、地税、工商、国土等纵向条线部门以分局形式派驻张浦镇,实行双重管理,条块矛盾仍然存在。同时,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以适应改革试点新形势,目前张浦镇域内各条线部门派驻机构的定位不够明确,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工作缺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