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2013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科学济人道 杏林花初发

北京协和医学院 徐鲁斌

徐鲁斌,女,汉族,出生于1991年6月8日,共青团员,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综合奖学金、多伦多大学DTL学生成就奖;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方阵优秀队员等荣誉称号。

从清华园的两年半预科,到多伦多大学的半年交换,再到协和医学院的医学课程,不知不觉,八年的学医生活已经过半。有过懵懂迷茫,更在不断尝试,渐渐摸索着前行的方向。

认真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初入清华,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一下子把人吸了进去。可让我对勤奋学习感触最深的,竟是从这漩涡里拔腿出来,去大洋对面的多伦多交换的时候。

大三上学期,我去多伦多大学交换,对新环境新朋友的好奇很快被课业的压力冲淡了。当初本着多体验、多学习的想法,“不知深浅”地选了一堆三年级、四年级的专业课,开学第一周就一连吃了几个下马威。仗着清华专业课英文教学的底子,读教材、听课都还能对付,可听和说就糟糕了。偏偏多大高年级的专业课强调表达与交流,有一门代号为CSB428的进阶细胞生物学,每周指定两篇论文供学生精读,然后上课的全部内容就是大家轮流回答教授关于这两篇论文的提问并讨论。另一门代号为MGY432的微生物与分子实验,课程设计模拟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过程,从申请基金的proposal一直到最后呈现实验结果的论文,笔头的作业比实验操作还多。于是,CSB428的课堂上,第一次轮到我发言时,我试图张开嘴巴,却发现不知道那些专业名词的发音。整个班级渐渐静下来,我只得把自己当作一个语音合成器,一个词一个词地挤出来。于是,为了MGY432的作业,我枯坐在电脑前,打了删,删了打,一坐就是一天。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周围那些很厉害的多大同学之所以能驾轻就熟,是因为他们在低年级的课程中就受到了读文献、做报告、写综述、进行学术讨论的训练,而我,要想不被甩得太远,就只能把他们两三年的努力压缩到半年中完成。

一个学期“扎硬寨,打死仗”式的挣扎之后,我的成绩竟然不错。回国半年,突然接到多大的邮件,说我因为在MGY432课程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多伦多大学DTL学生成就奖。当奖牌和奖金漂洋过海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既惊讶,又欣慰。那个玩命学习的学期教会我一个道理:对于真正下了决心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可翻越的壁垒。

探索求知 兴趣为舵勤奋为帆

清华的两年半预科,给了我一大片海洋,让人感到迷茫,也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我一直对神经系统很感兴趣,选修了相关的计算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课程。大一下学期,我加入了李兆平老师的计算神经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里有工程、数学、物理、生物等不同背景的同学,与他们一起切磋,我的视野渐渐开阔起来,对神经科学研究的各种思路都有了些了解,完成了科研的启蒙。

到协和后,我加入了马超老师的实验室,进行关于瘙痒神经机理的研究。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一项大学生创新计划课题,建立小鼠过敏性结膜炎的瘙痒模型,为进一步验证免疫复合物直接激活神经元上的Fc受体产生瘙痒这一假说提供了基础。这是我第一次负责一个课题,买试剂、订老鼠等各种琐碎的事情都要操心,老鼠生病等各种意外情况都要处理,跟同组同学相互鼓励着挤出时间做实验,一年的努力让我收获良多。

积极实践 了解社会回馈社会

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老协和校训“science for humanity”时刻提醒着我,真正的医者要去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我曾任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团委实践组组长,自己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2010年暑假,我作为支队长,组织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校友访谈支队,通过访谈了解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与感悟。2011年暑假,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物理系赴青海贵德支教支队,两周的支教,能带给孩子们的其实有限,与其说我们给孩子们带来了外面的精彩,倒不如说我们通过孩子们了解了山里的生活。同年我又参加了TECC赴河北阳原支队,希望通过给中学教师提供计算机和英语培训,为可持续地改善当地教育尽一分力量。

到协和之后,行走在青砖绿瓦之间,常常会感觉有一种责任感在敲打。2013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卫生院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在乡镇卫生院的见习,感受基层的医疗现状,通过访谈了解村医一体化之后村医的生存状态。我们为新农合给村民带来的实惠感到欣慰,为基层公共卫生项目的前景感到激动。实践期间,在流行病学系许群老师的指导下,我组织了姜山镇农村居民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调查。不仅给自己和队友创造一个训练机会,也通过了解当地居民对于高血压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当地开展的健康宣教提供参考。尽管我们能力有限但这次实践至少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或许将来的某个时候,这颗种子会发芽,引导我去关注基层,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八年的学医生活才刚刚过半,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好医生更是要用一生去磨砺去奉献。前面的路依旧漫长而曲折,唯有带着坚忍继续前行。

[师长点评]

从徐鲁斌同学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可以清晰地看到协和学子的深刻变化,她不仅学习刻苦,工作认真,而且逐渐承担起社会责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严谨博精创新奉献”,不仅是协和的精神,更是协和学子的追求,相信徐鲁斌同学会更加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林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