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商周断代工程各课题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涉及的学科很多,各个学科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取得了重要进展,有的还有重大突破。
我是学考古的,当然最熟悉考古学。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考古学是支柱学科,与考古学有关的专题有16个。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五年的努力,特别是顶尖专家们汇聚一堂,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基本取得共识或形成了趋向性意见,从而为建立夏商周考古学分期标尺和14C年代框架奠定了科学基础。这些具有突破意义的成果,我认为至少可以列出五项:
1.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确认
二里头文化是主要分布于豫西晋南地区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晚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自发现以来,学术界对其文化性质和族属一直存在争论,主要的分歧是,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均属夏文化,另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或一期及早于它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为夏文化,三、四期或二、三、四期为商文化。经补充发掘,重新分期和深入研究讨论,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2.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始建是夏、商文化分界界标的确立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是新中国建立后商前期考古的两项重大发现,但对于二者的性质和孰早孰晚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以邹衡先生为代表,主张郑州商城是商汤亳都,偃师商城是太甲桐宫或亳之陪都或震慑夏遗民的军事重镇,前者早于后者。另一种意见以安金槐先生为代表,主张偃师商城为亳都,郑州商城为仲丁隞都,郑州商城晚于偃师商城。“工程”经过重新分期和对比研究及14C年代测定,认为二者基本同时,均属二里岗下层早商文化时期,二者的始建均可作为区分夏商文化的界标。
3.商前期亳都的确定和隞都、相都、邢都考古线索的提出与商前期考古分期标尺的构建
中国古籍记载,商汤建国之后,曾经五迁其都,即汤居亳、仲丁迁隞(嚣),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即在今河南安阳之小屯)。殷墟从1928年至今,田野工作不断,出土有青铜器、宫殿基址与商王陵墓,其为商代最后一个王都,早已为学术界所公认。至于商代前期几个都城遗址,通过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工程”启动后各专题组的辛勤工作,除南庚所迁的奄,其他数都均已有线索可寻。其中商汤所居的亳都,虽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之争,但根据二者基本同时的情况,郑州商城是亳都,偃师商城是陪都当是接近实际的结论。而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北商城和邢台早商遗址的发掘,根据其主要堆积的时代,已有学者研究推断,其可能分别是仲丁所迁之隞都,河亶甲所迁之相都和祖乙所迁之邢都。当然目前要对其作出肯定的结论尚不成熟,但从考古学文化分期角度考察,这几个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的发现确为建立商前期的考古分期标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考古学上商周分界界标的确定与武王伐纣年代范围的缩小
确定商周分界有不同的途径。从考古学来说,就是要找到典型的文化层叠压关系并对其所含测年标本进行年代测定。“工程”组织的西安沣西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组从先周直到西周中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关系,其中位于最底层的是灰坑H18,叠压H18的是T1第四层。经分析,H18是先周文化最晚期单位,T1第四层是西周最早期单位。这就从考古学上构成划分商(先周)、周界限的界标。经对其所含测年标本测定,从商(先周)最晚期到西周早期的转变发生的年代范围应该就是武王伐纣的年代范围。
5.沣西、琉璃河、天马—曲村、周原遗址的发掘与西周考古分期标尺的细化
沣西位于西安市西南的长安县,是西周时期宗周所在地。琉璃河位于北京房山县,是西周燕国早期的都城。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曲沃县与翼城县交界处,是西周晋国早期都邑,此地发现了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进入西周以后,仍然是高等贵族聚居之所。通过以上几处西周都邑和大型遗址的发掘,使原来已经建立起的考古分期标尺更为精细和科学。
将考古学上这五项重大突破加以综合,夏商周考古分期标尺就比较完整的树立起来了。而这一成果的取得,就为与14C测年相结合,通过对依分期和单位采集的含碳样品的14C年代测定与拟合,建立夏商周14C年代分期标尺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除考古学上的重大突破,我们还可以举出14C测年技术、天文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
运用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方法发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其基本原理是,生物体中含的14C和大气中所含的14C一般情况下处在平衡状态,但生物体一旦死亡,其14C含量即按照5730年衰减一半的规律递减。按照这一规律,只要知道已逝生物体如木质、骨头、种子等所含的14C的量,就能求出其具体的死亡年代。14C测年一般只用于史前时期的遗存,因为其测量精度的问题,很少用来测定历史时期遗存的年代。“工程”启动之后,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了设备的改造和调试,使其误差由原来的1%降低到了0.3%—0.5%,一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还对骨质样品制备作了专题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对殷墟出土甲骨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天文学方面的突破,可以举出“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专题组1997年3月9日组织的塔城日全食观测。通过天文学家的实地观测,证明在3月9日早晨发生的日全食的确会给人有天亮两次的感觉,证实《竹书纪年》所记的“懿王元年天再旦”现象的确是天亮时分发生的一次日全食。而进行天文学回推计算的结果,这一天应是公元前899年4月21日,从而成为推定西周列王年代的一个重要定点。
古文字学方面的突破,可以举出甲骨文武丁五次月食排序的研究。古代发生的月食的时间是可以回推计算出来的,但如果不了解月食发生的大致年代范围,或者五次月食的先后次序排得不同,计算出来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工程”组织有关专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重新对五次月食甲骨进行排序研究,特别是裘锡圭先生对“己未夕皿庚申月食”两个日干中间那个“皿”字应为向义的解释,证明此为由己未日晚到庚申日开始时段上发生的一次月食,从而科学地排定了五次月食的先后关系。通过天文计算,表明在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只有这一组既符合卜辞干支,又符合月食顺序。它们发生的时间分别是:
癸未夕月食公元前1201年
甲午夕月食公元前1198年
己未皿(向)庚申月食公元前1192年
壬申夕月食公元前1189年
乙酉夕月食公元前11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