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西游记》与中国志怪小说
理性意志约束自由意志的文学范例,在《西游记》描写的孙悟空身上也同样可以看到。孙悟空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作为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则是显而易见的。在小说中,孙悟空就其身份而言,是由花果山上的一个石卵进化而来,是一只富有灵性的石猴,一只食松果的猢狲,并不是人的形象。他不懂伦理,不辨善恶,即没有伦理意识。在参仙访道的过程中,他学人礼、学人话,开始有了伦理意识的萌芽。祖师将猢狲中的“狲”字去了兽旁,取姓为孙,赐名悟空,他才有了姓名。直到他学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驾雾的本领,掌握了生存的技能,他才真正完成生物性选择的过程,变兽为人。
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伦理选择,孙悟空是缺乏理性意志的。他的自由意志得到充分释放后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他扰乱蟠桃会,大闹天宫,触犯天条,玉皇大帝派出天兵天将,仍无法将他擒拿,最后借助如来的法力,才把他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被唐僧救下,收为徒弟,让他护驾前往西天取经。由于他生性凶顽,不受教诲,不辨善恶,不服管教,胡乱伤人,竟弃唐僧而去。为了约束孙悟空的自由意志,观音让唐僧引诱孙悟空穿上衣服,戴上带金箍的帽子,并授唐僧紧箍咒语(定心真言)。如果孙悟空违背伦理,唐僧只要念动咒语,孙悟空就可以得到管束。孙悟空的头脑代表自由意志,他头上的帽子代表理性意志。每当孙悟空任凭自由意志行事,破坏了伦理,唐僧就念动咒语,让他服从管教。唐僧通过带金箍的帽子和咒语约束孙悟空的自由意志,带着他前往西天取经。孙悟空历经八十一难,完成了伦理选择,终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成佛的孙悟空可以借助理性意志自律,约束自己,外在的紧箍咒已经失去作用,因此头上戴的金箍自然脱落。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同《俄狄浦斯王》中的斯芬克斯类似,它虽然冥顽未开,但是已经有了认知的能力,产生了追求智慧的欲望,因此它的猴头类似于斯芬克斯的人头。它的猴子的身体同斯芬克斯的狮子的身体是一样的,也长着尾巴,这说明它还处于从兽向人的转化过程中。孙悟空从猴到人的过程经历了数万年,它身后的猴子尾巴就是它还没有最终完成进化的标志。孙悟空的猴尾,体现的是兽性因子。孙悟空进化为人的过程比斯芬克斯还要慢,因为他的猴头表明,他还没有完全获得人的形式。它的猴头不是人性因子的标志。为了解决孙悟空人性因子的问题,使之获得人的形式,变得像人一样有理性和能够控制自由意志,如来佛的办法就是给孙悟空的猴头戴上金箍。用金箍代表具有理性的人头,是如来的重要发明。如果孙悟空的自由意志泛滥,唐僧只要念动紧箍咒语,就可以使孙悟空的自由意志得到控制。但是,金箍毕竟是如来强加的,不是孙悟空自觉戴上的,因此并不表示孙悟空真正具有了理性,因此还需要唐僧念动紧箍咒,理性意志才能表现出来。
在孙悟空同唐僧取经的旅程中,唐僧通过紧箍咒控制孙悟空的非理性意志,使它符合唐僧信奉的伦理。因此在唐僧与孙悟空的关系中,唐僧始终发挥着人的作用,即理性意志的作用。唐僧是一个清心寡欲的和尚,也是克制肉欲的理性意志的象征。正因为如此,只有他念动咒语,才能控制恶根未尽的猴头,使之归于理性。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妖魔鬼怪试图引诱和吃掉的对象。所有的妖怪都有吃掉唐僧的理由,那就是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可以祛除魔性,成道成仙。如果从目的和愿望看,妖怪想吃唐僧肉(吸收理性)在本质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理性,使自己脱魔成仙。《西游记》中的妖怪,大多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修炼,才修得人形,能够变为人身。妖怪们一心修炼,历经千百年而不悔,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做人。他们修成了人形,但是他们发现纵然修得了人形,但还不是人,而只是妖,只是怪。他们认识到自己缺少人的最本质的东西:理性。对于他们而言,唐僧是理性的象征,因此妖怪吃唐僧,实则是它们追求理性,渴望把自己真正变成人的一种努力。
中国的志怪小说,如《聊斋志异》,描述了兽变人的艰难修行过程。修行是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人借助修行抑制自由意志,以便祛除恶和净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德行高深的人,达到至善。善是修行追求的目标,也是修行要达到的结果。在人的崇高理想中,人修行可以得道成仙,兽修行可以脱胎换骨。同人相比,兽修行的难度更大,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修行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需要有极大的毅力才能做到恶根尽除。一旦得道,即可以得到最大幸福。一般而言,中国兽类的修行,其目标大多是实现做人的愿望。兽类(包括植物)经过年长月久的修炼,可以修得人形,完成自然选择。修得人形既是兽类修行获得的最初成果,也是兽类继续修炼以便变成人的基础。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伦理选择,修得人形的妖仍然不能真正变成人,偶尔也会本相显露。
修行对于人类或是兽类,都是为了追求最高境界,做一个有德行或是有道行的人。这是他们追求的共同目标。不过,兽通过修行使自己能够变化为人,只是为他们真正变成人提供了一种可能,或是指出了兽类如何摆脱兽而进入生灵高级阶段的途径,实际上很少有兽达到它们的目标。但无论如何,兽修行的最大愿望,还是祛恶存善,以便做人。这种类似修行的方式,也出现在西方文学中,例如美人鱼的形象。同斯芬克斯一样,美人鱼尽管拥有美丽的人头,但是她的身体仍然是鱼尾,即兽的身体,体现的是兽性因子。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爱上了王子,想嫁给王子,但人兽殊途,她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变成人,小美人鱼喝下女巫的魔药,不仅承担了鱼的尾巴分裂成双腿的巨大痛苦,还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小美人鱼的遭遇表明,无论是人还是兽,在追求做人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无论西方的文学,还是中国的文学,大量的文学文本给我们提供了斯芬克斯因子不同组合与变化的范例,证明斯芬克斯因子对于理解文学的价值。斯芬克斯因子是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构成的,并通过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发挥作用。两种意志之间的力量消长,导致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分析理性意志如何抑制和约束自由意志的同时,我们还发现非理性意志的存在。这是一种希望摆脱道德约束的意志。它的产生并非源于本能,而是来自错误的判断或是犯罪的欲望,往往受情感的驱动。非理性意志是受情感驱动的非道德力量,不受理性意志的控制,是理性意志的反向意志。自然意志渗透在人的伦理意识中,一旦摆脱理性意志的控制,它就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同理性意志发生冲突,形成文学作品的伦理结构。
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由人性和兽性因子组合而成的斯芬克斯因子通过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既决定着人类的伦理选择在社会历史和个性发展中的价值,也决定着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因此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需要从斯芬克斯因子的分析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对作品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挖掘其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