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锦绣山河
我们都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我们更爱生我、养我、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中国。也许她还有很多不足,也许她依然在发展,但她已经凭借非凡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如今,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这片东方的土地,越靠近她,就越能欣赏到她别样的风采。
八方来客
中国,拥有“地大物博”的美誉,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领土,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以及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纷纷前来旅游交流。
其实外国人对中国的关注由来已久。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刮起,外国人开始通过中国游记的插图想象古老东方的模样。鸦片战争后,多位欧洲摄影师来华,他们拍的照片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苦难和抗争,在欧洲产生很大反响。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了纪录片《中国》,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到了今天,不再只有少数摄影师和导演介绍中国。随着与中国交往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不仅记录着中国城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和风情风貌,也真实体验着中国的巨变成就及人民的生存、生活状态。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的发展,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华旅游,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繁荣,更是促进中外文化进一步交流的良好契机。而在这片中外交流的大潮中,涌动着不少感人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魅力黄山
鲍勃夫妇来自芬兰。这对年轻夫妇酷爱旅游,这一次他们又来到了黄山。当随行的外语导游按照习惯询问他们是否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来黄山、都到过哪里时,这对夫妇骄傲地说,这已经是他们第八次来中国旅游,第三次来黄山游玩了。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鲍勃夫妇第一次来到中国。自此以后,他们便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均每年都会来中国两三次。由于工作繁忙,他们每次在中国旅游逗留的时间都不太长,三年之中他们到过了包括黄山在内的不少中国风景名胜区,唯独钟情于“徽之黄山”。
“我原本就很喜欢黄山的这片自然景观,再加上其中悠久的历史文化,那就更好了!”鲍勃夫人言辞质朴,“黄山,Great!”
鲍勃夫妇原本就对东方古国充满了好奇与景仰,“黄山山好,水好,空气新鲜,气候宜人,适宜户外旅游”,他们大抵在黄山找到了梦想中“神奇自然风光与古韵人文文化”的最佳结合地,也许这就是他们总对黄山流连忘返的原因吧。
绵延百年的“中国情结”
来自奥地利的留学生安明已经在中国留学四年了,谈起自己的家族与中国的缘分,她总是和朋友们津津乐道:“当外祖母对我讲起曾外祖父的中国之旅时,一个愿望便在我心中涌起了,总有一天我也要亲历中国!”安明介绍自己的曾外祖父时格外骄傲,因为她的曾外祖父曾在20世纪20年代到访过中国。
如今,小时候的愿望成为现实,这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已到过中国很多地方。“我知道中国有万里长城,现在我走过的路程远远超过了一万里。”安明自豪地说。
安明说,自己曾以为中国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样子,随着探索的深入,这个古老国度不再神秘。“当北大老师给我们吟诵古典诗词时,我惊喜地发现一些诗句早已深入我心,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我已能感受那份中国式的愁绪。”
“外祖母说100年前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读书。”安明说。
如今,安明已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开始读研究生。谈起自己将来的打算,安明显然早有主张:“我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今后做国际交往的使者。”
神秘的西藏
从日出到日落,凉爽的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煨桑的气味,围绕着大昭寺转经的朝圣人群络绎不绝。每一天,他们围绕着拉萨最神圣的神殿转圈以求来世的福祉,因为依据藏传佛教的教义,今生的一切皆是前世注定的。
西藏,就是这么一块透着神秘和美丽的地方。
弗洛伦斯是位法国艺术家。她来中国之前,曾是路易威登的产品设计师。2003年她来到中国定居;2007年,她在拉萨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旨在促进西藏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播,也致力于促进外国人对西藏的了解。
谈到在西藏的经历,她细致地描述了刚到西藏看到蓝天时的情景:“我头一次知道天可以那么蓝,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她又说到在拉萨人们生活的场景,“有穿着民族服装转着经筒的人,也有许多年轻的藏族人烫了头发,穿着牛仔裤。”
在拉萨的一家小饭馆里,一对外国中年夫妇在点菜时由于语言不通遇到了麻烦。正在那里就餐的一位小伙子连忙走上前,用英语帮他们点菜。这对夫妇拿出钱送给小伙子要表示感谢,小伙子顿时面露尴尬,连忙摇手谢绝。像这样的场景你在西藏经常可以看到。在当地夏日的公园草坪上,经常有许多藏族人在用布围起的一块块小天地里野餐。如果外人无意中闯进去,热情好客的藏族人就会端起青稞酒为他敬酒、唱劝酒歌。
维基是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游客,谈起她对西藏之行的看法,她感慨道:“我对西藏的人最感兴趣。我总是在想,究竟是什么使他们这么友善。他们是我看到过的最友善的人。”
与热情好客相比,藏族人对宗教的虔诚更让外国人惊叹。在拉萨街头、在布达拉宫脚下、在背靠雪山的公路上,到处都可以看见磕长头的信徒。他们神情专注,一步一拜,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他们中有的是从几百公里之外一步一拜到达拉萨的,有的还带来了他们毕生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寺庙。
对于藏族人的宗教虔诚,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斯蒂凡妮认为:“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宗教信仰的极度虔诚。这对一个外国人来说非常具有震撼性,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宗教,令人肃然起敬。对一件事这么虔诚的人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就像斯蒂凡妮所说的那样,在外国的游客看来,令人感触最深的是宗教在这里所有人的生活里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似乎生活里每件事都跟宗教有关。
像很多外国游客一样,来自英国伦敦的塔玛拉·赫尔曼对藏传佛教也有着特殊的兴趣。她说,能亲眼看看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过的地方很有意思,但同时她也有点儿被弄糊涂了,因为那里有很多达赖喇嘛,她分不清谁是谁。布达拉宫里的装饰和唐卡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她将来会再来西藏参观的。
除了布达拉宫外,拉萨的几座著名寺庙,包括大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等,也是游人必到之地。在西藏的外国人,除了游客外,还有一些在西藏经商的商人和长期在藏工作的专家。
德国人约翰·尼斯1995年从西藏大学毕业后,在拉萨投资兴办了一家商贸公司。
“近年来到西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于是我开了一家以生产和经营工艺品为主的公司”约翰·尼斯说。
约翰·尼斯的公司业务发展很快,职员已由当初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24人。他还追加了3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
“西藏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市场潜力也很大。”约翰·尼斯说,“我准备再开办一家销售计算机和太阳能设备的公司。”
现在,约翰·尼斯把妻子和两个儿子也接到了拉萨,他的孩子正在拉萨上小学。
利维乌·斯托伊卡是罗马尼亚籍的水电专家,他为中国与德国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工作,主要参与维修西藏农村地区的小水电站。他在西藏的工作合同本来签了一年,但来了之后,他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所以他已经在西藏工作了两年,并准备再续签三年合同。作为长期在这里工作的人,他看到了一般游客看不到的变化。他说:“我认为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每年都有提高,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人的身上,也发生在整个城市、整个西藏。它发展很快,我休假三个月回来时,有一些地方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
外国留学生做志愿者的美好记忆
正当每年5月14日“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在玉渊潭公园西侧的中央电视塔入口内,四位景区志愿者正在为游客发放宣传资料。他们都佩戴着由多种语言印着“世界城市北京欢迎您”字样的肩章,与众不同的是,他们都是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外国留学生。
这四位志愿者年纪都在20岁左右,一身休闲装,对进来的每一位游客用中文说着“你好”“欢迎”。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着不同的专业,但是听说中央电视塔在招募留学生志愿者参与节假日的迎宾活动,他们就都主动报名了。志愿者们很享受周末在电视塔的时光,与形形色色的游客打交道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汉语能力,而且比待在学校更有趣。
“这里有来自中国各地的人。我才知道中国各地方言如此之多,我发现我经常听不懂游客间的对话,虽然他们都在说中国话,但是我觉得和普通话差别太大了。”一位叫郁素普的哈萨克斯坦小伙子说。
“许多中国游客都很含蓄。”来自保加利亚的姑娘波洋说。郁素普也这么认为:“对,有一次,一位游客想向艾贝贝咨询。”说着,他指向身旁的一位意大利女孩,“那位游客想问个问题,当艾贝贝转过身时,那这位游客才发现她是个外国人。之后这位游客说了句‘sorry’就转过来问我,可能是因为我有张亚洲面孔。或许他们以为语言不通,也就不好意思问下去了吧。”
安迪是哥伦比亚人,他接着谈论他们的经历:“他们对于我们都能说中文感到十分惊讶,还要求和我们一起合影,会问我们许多问题。比如‘家在哪个国家’‘来中国多久了’‘来这习惯吗’这一类的问题,他们都很热情。”
谈及到中央电视塔做志愿者的初衷,四位年轻人的想法很一致。“为了了解中国,学习她的语言,仅仅待在学校里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接触更多的人,去做社会实践,去交朋友,去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而中央电视塔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安迪说着,其他几位志愿者频频点头。
艾贝贝说:“我去过中国的许多城市,最喜欢的是北京。我认为这个城市能够代表中国。北京是个很开放的城市,像我们一样的外国人有很多;这里也有很多意大利餐厅,我总能找到像家一样的地方。”
除了这些,让艾贝贝这位意大利姑娘记忆犹新的是中央电视塔的午餐:“西红柿炒鸡蛋,还有汤,非常美味,我一直担心我会吃太多。”郁素普不忘补充:“还有宫保鸡丁,我很喜欢。”
谈起自己对志愿者工作的感受,郁素普同样感慨道:“中央电视塔是北京的窗口,站在上面你能看到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桥梁、街道,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中人们那颗热情的心。从这里你能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很多内容。这段志愿者的经历会让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因为在我们的努力下,外国人不再是游客或者学生等这类被服务人群;我们是服务的提供者,我们也是主人。”
牛车赶海 陈东摄